#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前言

我在《经济学人·罕见的非洲中产阶级》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基本上,非洲人要么富有,要么贫穷,以前我不太理解,因为那时候按照我们中国的国情来说,除了穷人和富人,还有我们所谓的“中产阶级”,为何非洲就不存在中间阶层呢?回想起自己在非洲工作生活的所见所闻,好像真的是这样,富人越来越富,穷人一代穷过一代。

(01)黑人司机Katima,生活只是为了活着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公司司机

我们公司的位于Windhoek west,公司的前身是英国大使馆,使馆撤出后,几经周折,老板买下了那块地皮,作为非洲公司的总部,公司项目多时中国人加当地人一共大约800人,其中总部有30几个中国人,10来个当地黑人,例如当地HR部门和8个黑人司机。我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涉外事务,只要是项目需要和中国人之外的人事物沟通接触,我都要负责,事无巨细无大小,从购买一颗钉子到项目千万费用的谈判,说是项目的保姆也不为过。

2014年9月3号,是我到达温得和克公司的一天,接我司机是Palous,他和我之间也发生过很有趣的事情,如有机会我再书写。这里,我想写一写Katima,这个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司机,也是第一个让我接近他了解他的生活的司机。Katima的家在离温得几百公里的纳米比亚北部Rundu,每次来回开车不停歇,也得开大约20几个小时。他第一次和我谈起他的生活是在我们去郊外农场别墅项目的高速公路上,我很多天看到他吃饭都是吃面包,那种面包在当地9.9纳比一大袋,一袋有20片,虽然我们不熟悉,但是好奇心驱使我尝试着用英语和他交谈。我问,Katima为什么你每天只吃都是吃面包呢?别的司机都有肉呀。他转过头看了一眼问道,Grace你每个月的工资多少呢?我回答后他又说,他每个月的工资大约6000纳币(折合人民币3000),勉强可以养家糊后,因为他有4个女儿,2个儿子,还有3个老婆,家里一个,外面两个,还有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哥哥表哥等,他每个月都会寄回4000,还剩2000,尽管住在卡图图拉贫民窟种,还是要交房租每月600,加上电话交通费水电、等等,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支持他每天吃肉呢?一周有一天有一顿吃肉就已经很幸福了。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司机之一

Katima告诉我,目前他是家里唯一在挣钱拿工资的人,因为他哥哥开车出了意外,导致瘫痪在家,而弟弟又因为裁员丢失了司机的工作,家里的女儿们都在上学,老婆们父母也都需要赡养费,重任全部都在他的肩上……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很多,从此我最喜欢和他一起去项目,因为每次都会有很多话聊,不会觉得无趣,也让我知道了很多当地人的习俗家庭生活方式和心酸无奈。我想,Katima就算经历哪怕一个月不拿工资的事情,那么他的家就难以维持下去,活着说的在小一点,哪怕家里的女儿多要一点零花钱想买一件衣服一双鞋,每个老婆多拿点赡养费,或者父母弟弟哥哥任意一个家人生病了,Katima就将经历一次经济危机,就算不至于这么严重,那么其中的开支费用也是他一天只吃一顿面包,喝公司的矿泉水省出来的,或者早出晚归加班换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第一次知道,生活是这样的艰难,一个人是这么的脆弱,甚至一点小小的意外都能让人感到绝望。于Katima而言,生活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远方,只有家庭负担和生活的苟且,他就只能为了活着而活着。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贫民窟


(02) 贫民窟叫卡图图拉

从首都温得和克公司出发去别墅项目的路上,可以看到高速公路旁边稀稀疏疏的灌木小山丘,山丘两边都能看到非常密集的铁皮盒子,周围的环境很脏很差,每次车经过的时候,总有当地的小孩朝着把头伸出窗外的我挥手示意,冲着我笑的很甜,有男孩也有女孩,他们会大声喊着Hello how are you! Katima说,他租房也是这样,一个铁皮盒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冬冷夏热,可没办法,他租不起还一点的房子:他说,他租的地方在另一边,那里叫卡图图拉, 他说那里是“纳米比亚最大的居民区” ,那里拥挤污浊、杂乱不堪、那里小偷很多,那里也是所谓的贫民窟。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2014年9月,去非洲的第一个月,贫民窟就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卡图图拉这个地方更让我惧怕和生畏。有一天周日,我们休息,Katima说,Grace要我带你去卡图图拉看看吗?我赶紧摇头了,thanks, but I am afraid of going there. Katima 劝说嘲笑了我一番。

2015年,因为下班后寂寞无聊,网络又不好,也不能出门瞎逛,所以公司的同事要么加班要么打麻将,而我们不会麻将的人,就组了扑克局,从此,打扑克成了我们很多小年轻和廖叔几个项目经理的娱乐。满满地,我们混的很熟的时候,组队打升级,输了的一方请客出去吃饭,其中有一次,廖叔提议去黑人区的一个餐厅吃手撕鸡。我心里还是有点怕怕的,因为觉得不安全,但是又想,有几个大男人同行,还是开车去,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情,也就放心的去了。那一次,也仅仅是去餐厅吃饭,鸡很好吃,吃完就回去了。现在想想还是挺遗憾的。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03)深入贫民窟遇见Mary一家

2014年到2016年,身在非洲国家纳米比亚的温得和克,我真的没有踏足过贫民窟,不能不也敢,我害怕自己的安全收到威胁,害怕看到电视里出现的那种到处都是疟疾,脏乱,抢劫等悲惨画面。一直到2017年的时候,在司机和小伙伴的陪同下,第一次深入贫民窟,那个距离公司8km的卡图图拉。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第一次深入卡图图拉的一户铁皮屋内,刚踏进门,就只有一片黑暗。Mary说,sorry no power. 我拿出手机,打点手电筒功能,引入眼前的是一片空荡荡的地,没有电视,没有冰箱,甚至没有床,仅仅矗立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最便宜粗糙的面包和一瓶5L的水,还有一张席子。Mary说,那就是他们家4口人的床,我,两个儿女和一个女儿,弟弟正在外面喝水。我走出去看了一下,喝水的儿子是在隔壁邻居家喝水管出来的自来水。他们都很瘦弱也很瘦小,Mary走到我旁边继续说道,因为他们家连水都没有,所以只能每个月给邻居拿200纳比,从他家借水。我拍拍Mary的肩膀,问到,那你们吃什么呢?她带着我又走进她的房门口,拿出一个长板凳,我俩并排坐着,她望向儿子,并用手指指在另一边的玩耍的儿子和女儿,缓缓说道,我们一家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孩子们经常饿肚子,为了不让他们饿生病,所以我经常一天不吃饭,实在饿了就出去翻翻垃圾堆看是否能找到吃的。我非常震惊地朝她喊了出来,那小孩们的爸爸呢?她苦笑到,三个孩子的爸爸都不一样,可是每一个在我怀孕的时候就离开了,不知所踪,所以家里只能靠我 偶尔出去打个临工挣点钱,还必须交房租。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就在这时,她的小女孩看到了我,欢快的快步跑向外面,停到我面前时,把玩泥土的手在裤子上抹了几把,光着脚的小脚丫上有一道伤口流过血,血迹还未干。我站起来让她坐在板凳上,掏出装在身上的湿巾蹲下去把她脚上的血迹搽掉,然后用湿巾包了包,抬头望着她的小脸,脸上脏兮兮地,还有泥巴留在脸上。她羞羞答答的say hello, 然后亮出八颗牙齿,冲我笑起来说,thanks you,Mary把她抱在怀里,用手抚摸着女儿的脸,用头碰触女儿的头,笑着安慰女儿说,Baby没事儿,一会儿就不疼了,随后望向我感激地说,Grace, thank you so much, you are so kind. Our God will bless you.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一个月后的一个周末,Katima带我又去了贫民窟,去看望了Mary,她的女儿看到我飞快的跑过来抱着我的大腿说,Grace, Long time no see, I miss you so much. Mary 也走过来拿过我在超市买的牛奶面包饼干和一点牛肉蔬菜,全部递给Mary后,我抱起了她的女儿走向她们的家。随后Katima把我拿给她们的衣服裙子裤子拿过来了,那些都是我不穿或者不想穿的衣物,Mary拿到后拉起我的手,激动地说着谢谢,几声道谢后,声音哽咽,泪流满面,她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只希望你每天都健康快乐,我会为你祈祷。我笑着说,没关系的,没关系的,这些对我来说真的一点也不重要,对你们也只是绵薄之力而已,就是不知道我155cm的身高,140斤的胖纸的衣服你们能不能穿。在我们说话期间,Mary 两个儿子围过来,他们拿着饼干,吃的很开心,哥哥双手合十弯下腰说,thanks so much, 弟弟学着哥哥做了同样的动作,我问哥哥,你从哪里学来的礼仪呀?哥哥说,看到教堂的教父在谢主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我想谢谢你,就学他了。我摸摸他的头说,不需要弯腰,说谢谢就够了。

Mary邀请我和Katima在她家吃饭,我们谢绝了,给他们买的东西本就不多,留我们吃一顿肯定就没了。道别后,我们就离开准备开车去中国城吃午饭……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04)珍惜当下,感恩拥有

遇到Mary一家,是我第一次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感受到人间的悲凉,鼻子酸的不行,想哭却哭不出;那一刻我发现,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穷的地方,原来生活真的有如此残酷的一面,原来现实中真的存在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明亮的眼睛和灿烂的笑容;也是那一刻,我发现,生在中国,原来我是如此的幸运,因为哪怕再穷,我们也有土房,可以遮风避雨,有土地,不用忍饥挨饿;也是那一刻,让我懂得,我应该感恩自己拥有的所有,感恩遇到的所有人和所有事,因为我所拥有的,是他们这类人一生都无法触碰,甚至都无法想象出的东西。

因此,人生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呢,又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至少我永远都比他们幸福和幸运,因为他们在贫民窟出生,有些连爸爸都不知道是谁,一出生就面临饥寒交迫,可他们甚至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的妈妈或者父母和他们一样,要搭建白铁皮屋都还必须交房租,基本生存都不能保证,因为连土地都只能是富人的,更别说接受教育之类的了,从一开始,就没有一扇门或者一扇窗为他们开启过。我们去过贫民窟的集市,教堂,“商业街”,餐厅,酒吧,学校,医院等等,然后我越来越能理解,什么叫不去非洲,不知道原来我如此爱国,油然而生地是那种深深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恩我出生在中国,感恩我是中国人,感恩我的爸爸妈妈,感恩生活让我仍然很健康,原以为自己吃了很多苦,可还是比很多很多个Katima或者Mary一家幸福快乐,至少我现在不愁吃穿不是吗?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如果有机会,我想Mary肯定想留下孩子外出打工,因为这样至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饿肚子,不是吗?这和我小时候,爸爸妈妈留下我外出打工,让我吃穿不愁,让我有钱上学,让我健康长大,有什么不同吗?我想没有的,如果可以选择,那一定是先满足填饱肚子的需求才能有更多的追求,不是吗?相较于中国的小孩,Mary孩子可以从小和妈妈一起生活,Mary在他们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从未缺席,可是,他们都在忍饥挨饿,受寒受冻,求助无门啊;可是,他们连一个争取过生活的权利和机会都没有啊;可是,他们一辈子都与学校与读书无缘啊。如果幸运,Mary的孩子可以长大,如果不幸甚至都有饿死的困难,你说,作为中国的小孩,哪怕是“留守儿童”,我们是不是幸福的呢?

也许有人说,没有那个条件就不要生小孩,可是,类似Mary这样的女孩,她们的父母没有教过她们也有选择不结婚不生的权利,她们不知道女人可以为自己活着,她们不知道没有钱就不要生小孩,她们只是沿袭着上一代的活法,上一代的理念和方式,她们不知道啊。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从那以后,我感觉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变得积极,阳光,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有点小期待,偶尔也会阴云密布,负能量爆棚,但是也能很快的调节过来,恢复到正常状态,不骄不躁,任凭外界风云变动,我也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我已经拥有这么多了,还抱怨什么呢?我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感恩拥有。

#驻外非洲故事 # 第一章 深入贫民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