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重病申请救助被骗20余万元

   3名20岁左右女青年,假借“某天使基金会”名义,骗取身患重疾急需用钱的受害人信任,用其身份信息实施网贷和狂刷信用卡。记者昨日获悉,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民警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经过50余天艰苦的侦破工作,一举打掉了一个冒充“某某天使”基金会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犯罪集团,案值20余万元。



  身患重疾急需筹钱成诈骗对象

  2月22日,临淄公安分局辛店派出所辖区小紫(化名)报警称:其因重大疾病在网上申请救助时信用卡被诈骗20余万元。接报警后,办案民警立即展开侦查工作,从小紫名下的信用卡入手,一家一家银行查询,通过对多家银行70多页的银行账单进行一笔笔地认真梳理,从中寻找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案民警从跨行汇款、跨行取现、信用卡支付、支付宝网上支付等众多款项名目中终于发现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其中有笔资金是通过支付宝转到了一个叫“阿昔”(化名)的个人账户。由于嫌疑人“阿昔”的姓氏和名字都比较特殊,民警快速地掌握了嫌疑人的情况,确认照片上的女子曾以“某某天使”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张群”(化名)的身份上门为身患重症的她办理援助服务。

  民警听闻,感觉此案大有蹊跷。后通过调查专访,确定了阿昔的活动轨迹,并于4月15日将其抓获归案。随后通过多方做工作,案件另外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阿楠(化名)、阿音(化名)迫于压力,先后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揭开“天使”面纱罪恶骗局浮出水面

  随着对3名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一场披着“天使”面纱的罪恶骗局被揭开。原来阿昔与阿楠认识,2019年,阿昔以做生意投资等名义,通过阿楠及其朋友阿音借款和贷款8万余元,而阿楠也并非有钱之人,迫于房贷等压力,自身也负债不少。

  去年年底,因为债主们催得急,两人就商量着赚点钱救急,但又觉得靠正儿八经的工作钱不好挣,于是动起了歪脑筋,想过借高利贷,也想过网贷,但是都因年龄小也没有正式工作,还有贷款记录,没能达成心愿。后来还甚至想到了找路上的流浪汉和智障人用他们的“纯白户”身份办理信贷,但最终也因没找到合适的人选而“泡汤”。

  想来想去,两人忽然觉得“缺钱的才好骗”,于是就在网站上从申请过“某某筹”援助服务的人中进行物色,但又因为没查到申请人的详细地址,计划也就此搁浅。

  就在两人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去年11月的一天,阿楠在微信朋友圈刷到小紫的“某某筹”链接,知道她身患重症并且家庭困难也急需用钱。于是两人经过办理“工作证”、租赁办公室、租赁汽车等一通包装后,摇身一变,为自己披上了“某某天使”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外衣,打着“援助”的幌子上门“提供服务”。


  扮演“众筹援助”身份假借受害人名义实施网贷

  经过一番“精彩”的表演,阿楠和阿昔等人很快便骗取了小紫的信任,在骗得其个人相关信息资料后,便假借小紫的名义实施网贷和信用卡刷卡等犯罪行为,并以办理援助款的名义骗取小紫完成本人签字、刷脸等网贷手续,先后通过信用卡刷卡等方式获得骗款27万余元。

  而在整个骗局中,还少不了另一位参与其中的“天使”阿音的表演,阿音在明知阿楠和阿昔的罪恶勾当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之为伍。她们在付给孙女士3万余元的“援助款”后,将其余的20余万元骗款据为己有,用于还贷和挥霍。

  3名犯罪嫌疑人均为20岁左右女孩,但却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干起了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勾当。20多万元的网贷和信用卡欠款对于身患重症、本就贫困的小紫家庭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民警的审讯,3人都对自己的罪恶行为供认不讳。但是,缺钱不是她们进行诈骗的理由。阿昔称因为自己身负重债,本想利用骗小紫的钱先救救急、补补漏洞,缓一缓,自己再挣钱慢慢还回去。阿楠悔于本该在小紫寻求援助的时候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却为了所谓的“天使”投井下石,将小紫陷于祸不单行的境地。犯罪嫌疑人阿音在得知阿昔和阿楠的骗局后,也基于“帮朋友”的面子,非但不加以制止,而且还助纣为虐。等待她们的不仅是法律的制裁,还有人性的拷问。


  (记者 刘琳 通讯员 邢允宝 常美香)

        责任编辑 刘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