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4月6日,胡润研究院今日发布《疫情两个月后全球企业家财富变化特别报告》,全球百强企业家近两月财富损失2.6万亿人民币。

百强中只有9人的财富在过去两个月里有所增长。在这9人里我们看到被粉丝和业界誉为“中国乔布斯”“IT劳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雷军。

而4月6日这一天恰好是中国手机行业头部企业“小米科技”(以下简称小米)的十周年生日,雷军用十年时间带领小米以8%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第四,其成功的秘诀有三:天赋、热爱和勤奋。

如果将视野宽度延长到30年的轴距,你会发现小米的诞生承载着,雷军 “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雷军在互联网行业勤勤恳恳干了整整30年,同样也是这份勤奋,一度阻碍着雷军实现梦想的脚步。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9位财富增长企业家名单

-01-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 我特别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我就追不上,我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我会先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目的是不让自己陷入逆境。我是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的人。” --雷军

雷军是一个危机感很重的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知识分子对荣誉的看重,让雷军有着比同龄人更强的危机感,而他消解危机感的出口就是“勤奋”。


1、乔布斯点燃了他心里的一团火,伟大的梦想让勤奋者更加勤奋。


从小到大雷军都很勤奋。高考时,他以超出清华、北大分数线的高分考入武汉大学,而他高中的同桌却以比他低的分数进入了清华。

不甘落后的雷军,大学入学第一天就跑去上晚自习。每天早上七点钟去教室占座位听课。他喜欢周末看电影,通常是自习到九十点钟然后去看电影。原本有午睡习惯的他,害怕同学中午多学知识,于是咬牙改掉习惯。

大二的时候,雷军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名为《硅谷之火》的书,书里乔布斯的创业故事,在他的心里点燃了一团雄雄燃烧的火。

雷军后来回忆说:“看完书以后,整个人热血沸腾,在武大的操场上,激动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从那时起,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梦想:要像乔布斯那样,建立一个伟大的公司。“

雷军为了早日实现梦想,用两年时间修完四年全部课程。用节省出来的两年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大二开始他便泡在武汉电子一条街里,帮别人装系统、修电脑和编程序,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2、因梦想而生,第一家“草创公司”的速生速死。


1989年的2月,雷军在电子一条街结识了王国全,两个一起开发“黄玫瑰小组”的硬盘加密软件,成为雷军第一个成名产品。大四的时候,雷军和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共同成立了“三色公司”,开始第一次创业。

他们租下了珞瑜饭店103室,白天跑市场,晚上搞开发。 五六个人挤在狭隘的屋子里,实在躺不下,就起来干活。

开张不久就有了第一单生意,赚了4千块钱,公司的启动资金有了,他们开始扩张,员工最多时,有14个人。

三色公司一开始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卖过电脑、搞过印刷,最后他们决定仿造汉卡。

汉卡是在计算机上使用汉字系统的辅助工具,当年史玉柱就是靠汉卡起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很快,三色公司的汉卡就开发出来,市场前景很广阔,雷军四人信心满满。

可是,他们的汉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人破解仿造。三色汉卡卖800块一套,别人只要200块,而由于三色本来也是仿造金山汉卡,没有版权,告状无门。

而此时,团队内部常常为了谁当领导发生内斗。雷军当时还在读书,经常被王全国和李儒雄从自习室拉出来开会。公司领导层每两个月就换一次,让人身心俱疲。

不久,三色公司散伙。散伙的第二天,走在阳光明媚的武汉大学樱花路上,雷军感叹:“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真轻松啊!梦魇般的日子过去了,迎来的是新的生活。”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3、草创公司短暂的生命,源于对商业世界生态系统的一无所知。


雷军第一次创业就此结束,对于有创业想法却没有经历过的人,创业更像虚拟世界里的游戏战场,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即使输了也会赋予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直到一头扎进去,才发现创业其实是真实世界的血腥战场。

想要在这个战场活下去,创业者必须清楚自己企业所在的生态位,处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什么位置?也就是战场里面都有谁?你在哪里?对手在哪里?

生态位是传统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指在生态系统里,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

你小区附近很多餐厅都是今天开,明天关,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批。是不是也有那么一两家餐厅,能长期地扎在这里?这就说明它在这个社区,拥有自己的一个生态位。

你观察每个公司,能长期呆下去的人,是不是都有他自己的一个生态位,系统需要他,所以会保护他。

无论哪个生态位,都依附于生态系统生存,生态系统是丰盛还是贫瘠,是正在发展还是正在消失,其实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进退生死。

商业世界的生态就像一个江湖,江湖多“草莽“。起于民间,没有背景,靠抓住一个机会崭露头角。大部分人的创业都是这么开始的。

大多数草莽企业并不清楚,战场里面都有谁?自己在哪里?对手在哪里?所以90%的草莽死的不明不白,这一批死掉下一批又冲进来。

美团《中国餐饮行业报告》里有一个数据,2018年北京有20.4万家餐馆,全年关门11.4万家,新开张8.5万家。中国一个城市的餐馆,一年将近一半关门,再开新的,然后再关,再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中国草莽创业的真实写照。雷军参与的三色公司就是茫茫草莽中的一员,年少轻狂,一无所知。

就像雷军总结的:三色公司解散的原因主要有两条,我们自以为有雄心伟略,对所有的权威都不屑一顾,街上老板的吹捧也助长了我们的虚荣心,弄得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了。再就是资金缺乏。

对生态系统的无知,几乎是所有草莽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很多人特别勤奋却拿不到相要结果的根本原因。当年的雷军过于相信勤奋能改变一切创造一切,这让他后来进入“金山”之后,用整整16年才带领金山成功上市。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02-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991年,22岁的雷军应金山总裁求伯君邀请加入金山,出任北京金山开发部经理

1993年,出任珠海金山的常务副总;

1994年,出任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军25岁;

1998年,联想注资后出任金山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管理、研发、产品销售及市场战略规划,雷军29岁;

2000年,底公司股份制改组后,出任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裁,雷军31岁;

2007年,出任金山软件副董事长,同年金山在香港上市,这一年雷军38岁。

2007年底,雷军辞职,离开金山。


1、 卷土重来,金山成功上市,市值仅53亿港元,16年勤奋付出换来不成正比的结果。


从1999年起,雷军就开始筹备金山上市。当时金山在行业里属于工资低工作量大,其它公司同职位的工资是金山员工的2-3倍。员工能留下来的重要原因就是雷军许诺的股权。

为了尽早实现自己的承诺,他自己拼命努力,也带着金山的员工拼命努力,期待超越常人的付出能换来相应的回报

可是,无论他如何挤压自己和员工,金山的发展,始终达不到上市的要求。他把自己压榨到极致,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拼命工作,仍然无济于事。

2005年,成立仅5年的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39.58亿美元。无论是雷军还是金山员工内心充满焦虑与嫉妒。他说:“我每天给大家打气,给大家画饼,画到后来你发现负债累累,如果不上市你这一辈子都还不清。”

雷军曾带领金山4次冲击上市,转战香港创业板、深圳创业板、美国纳斯达克和深圳主板,都无果而终。直到2007年10月,在网络游戏业务的加持下,金山终于艰难地登上了香港主板。

这一年,离1988年金山创立已经过去19年,离金山开始筹备上市,已过去整整8年。这是中国IT企业最艰难的一次上市。

但是尽管上市成功,金山和雷军却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金山的市值只有53亿港元。而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市值798亿港元;同年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超过1600亿港元。

与这些后起之秀相比,金山黯然失色。市值的巨大差距再一次给“勤奋“的雷军当头一棒。

我们常说,勤奋终有回报。雷军的经历,再次证明勤奋不一定得到你想要的回报。太多励志的鸡汤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就可以获得成功。但是成功是无数因素的综合结果。

曾经有人问篮球巨星科比为什么如此卓越?科比说: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无数的人被这个故事感动,但这个故事充满了误导。

科比的成功,是他天生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头脑智商和个人勤奋的综合结果。

勤奋只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它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即使每天凌晨3点起床练球,大概率下也不会成为第二个科比。

2007年底,雷军身心俱疲,离开金山。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2、金山与微软霸主之战,单纯依靠勤奋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更打不赢一场战争。


金山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中国IT生态系统里,位于 “腰部“生态位的企业,向”头部企业“进化的过程。但是金山的这条路走的异常艰辛。

1992年前后,金山这个民族IT企业的霸主,迎头撞上全球IT霸主微软。一场”腰部企业“与”头部企业“的战争即将打响。

1988年到 1996年之间,金山的WPS就是电脑软件的代名词,在国内办公软件的市场份额高达90%以上。

创建于1975年的微软,在1996年时的状况是:员工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0多名发展到1.6万名,资产近200亿美元,其营业额可同拥有30万名员工的IBM相媲美。

微软一进入中国市场时就盯上了金山。1996年,微软希望与金山WPS在文档格式上兼容。当时金山并没有觉得WPS的格式是一个多大的秘密,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都通过自己软件的中间层RTF格式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

这份协议意味着,原先的WPS用户可以使用微软Word打开、编辑WPS格式文档。就这样,金山将自己的“具有天然垄断性的”WPS格式“友好地”向微软开放了。

1996年8月,微软发布操作系统Windows97,全球电脑操作系统从DOS时代向Windows时代过渡,以DOS系统为基础的WPS用户也逐渐转移到了微软Word旗下。一纸协议,成为WPS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凭借Windows 的垄断优势,微软办公软件在全球范围内所向无敌。最终,Office95中文版成为了DOS版WPS的终结者,这一结局被雷军形容为“WPS在微软Word面前死了一回”。

中国软件霸主WPS,也无法逃脱“微软之下,寸草不生”的魔咒。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3、这场的战争的本质,是“头部企业”对“腰部企业”的不对等打击。


有人说,如果金山当初没有签署“协议“,今天的中国软件行业会是另一种景象?

显然,这种景象不会出现,因为金山WPS是DOS时代的产物,它阻挡不了微软Windows系统在全球的普及和垄断之势。

微软做为全球IT”头部企业“从一开始就打算终结全球IT战争,而金山只是全球IT生态系统里的一个”腰部企业“。这场战争的结局,从微软进入中国的那一刻就已注定。

这场 “腰部”与“头部“企业的典型战争,展现了不同生态位企业之间的差距,布局和打法。

什么是“腰部企业”和“头部企业”?它们的差距在哪里?

梁宁老师曾对两者有非常清晰的定义:

腰部企业,指一家初创公司在一个系统生态,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主动投入,构建价值增量,从而扎下根来。它的核心动作是“扎根”。

头部企业的定义是:有能力终结一场战争。它考虑的是,我如何抢到制高点,终结这场战争。它的核心动作是“收”。

怎么找到制高点呢?源于自世界版图的差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的世界里,没有珠穆朗玛峰,所以他的世界版图里,世界的第一高峰就是泰山。

金山的版图里只有中国软件市场,而微软的版图里是全球IT市场。微软的Windows系统占据了全球IT软件的制高点,它进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终结全球IT行业之争。

这个制高点本身超出了金山的维度和认知,就像三维空间的人可以轻易的干掉一只二维空间的蚂蚁,但蚂蚁对人这种存在一无所知。

这就是腰部企业和头部企业的差距,腰部企业其实只是想找个生态位,精耕细作地活下来。

头部企业考虑的是,我如何抢到制高点,终结这场战争。大家的动机不一样,作战版图不一样,对资源的配置不一样,入局的打法更不一样。

用雷军自己的话说:在一家改良导向的公司里,他是做不成革命者的,就像康有为永远成不了孙中山一样。

这句话同样预示了,两年后雷军创立的“小米科技“将以王者的姿态强势归来。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0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0年4月6日,北京银谷大厦807房,小米公司正式开张。雷军亲手给每人盛了一碗小米粥,大家拍照留念后,一饮而尽,开工。

2010年12月,小米手机正式开售,30万台小米手机5分钟抢光。

2012年3月,小米手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全年销售790万台。

2013年,小米推出了799元红米手机,终结中国山寨手机。

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全国第一。获得E轮融资11亿美元,成为人类商业史上最快达到450亿美元估值的公司。

2017年,小米发布澎湃 S1 芯片,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智能手机终端与手机SoC 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手机厂商。并建成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IoT 平台,并至今保持了领军者地位。

2018年,小米手机达到1.19亿台。同时电视、充电宝、平衡车、空气净化器等也相继成为市场第一。

同年5月,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公开招股书,两个月之后,小米成功上市,股票代码1810。

2019 年,小米以 1789 亿元营收入选《财富》世界 500 强,从创办到首登榜单,小米仅用了9年,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500强。

2020 年 3 月,小米集团发布2019年财报,全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1、雷军顿悟,小米站上风口,国产手机头部企业强势登场。


小米成功的原因众所周知,因为雷军的顿悟,把小米送上了风口。

离开金山之后,雷军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顿悟了一个真理:凡事要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他认为,自己在金山的岁月,就像是推着石头上山,不光自己累,还容易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到。为什么不能先上山,再踢着石头下去呢?

他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20年前被《硅谷之火》点燃的理想,再次浮现在雷军的心头。金山上市和天使投资的成功,早已让他实现了财富自由,但那个“想要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的梦想,却依然那么遥不可及。

未来再做什么?这个问题成为那段时间雷军每天思考的重点。

到2009年下半年,雷军终于思考明白:未来最大的势,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雷军决定做手机。蛰伏三年之后再次出手,尽显王者风范。

小米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它在全球手机生态系统里将占据头部位置,雷军距离“建立一家伟大公司”的梦想再进一步。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2、小米与华为的手机之战,看似同等生态位之下的战争,本质是头部企业与顶级企业的较量。


然而,前进道路上还有三星、苹果和华为这样的对手。2019年3月6日,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

报告显示,当季度苹果以1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三星与之持平,华为以1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小米则以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2019年,小米与华为,成为国产手机行业唯二登上世界500强榜单的企业。

他们一家依靠互联网模式成长起来,一家以通信设备起家、从B端走向C端。他们起点不同、模式不同,业务并非完全相似,但却因为手机,成了彼此不敢轻视的对手。

过去的2019年,小米处于变革频发期,多轮人事调整、换将风波不断、股价腰斩,都让这家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如履薄冰。

2019年小米年会上,雷军说:“冬天已经来了,2019年我们即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没有一丝一毫盲目乐观的余地。”

为了应对严峻局势,小米在国外市场多点开花,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业务,并在42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市场前五的好成绩。

同时,2019年小米在印度市场实现了连续10个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在西欧市场,小米在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15.4%。

而华为在2019年的处境也极为艰难。美国的封锁让其在海外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从消费者业务到运营商业务,备受压力。华为不得不将市场重心转移至国内,原有的市场格局迅速被重构。

IDC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当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约为9890万台,同比减少3.6%。但在头部企业中,华为逆势增长,同比增长64.6%,国内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2%,稳居国内第一手机品牌宝座。

而Canalys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在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分布中,华为以24.9%位列第一,vivo、OPPO分别以22.6%、21.1%位列其后,小米则以13.1%居于第四。仅仅一年的时间,华为便将国内的市场份额提升了近20%。

从2019年两家发布的财报来看,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1.25亿台,实现营收1221亿元,同比增长7.3%;华为在全球的手机出货量为2.4亿台,营收4673亿元,同比增长34%。

财报数据反应出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质上在于生态位不同。

梁宁老师曾在她的课程里对小米和华为做出过非常精准的分析,她是这样说的:

其实,华为早些年没打算进入手机市场,但2014年选择进入,有两个原因:

第一、小米的崛起,为华为点了灯。小米为国产手机提供了整个商业范式、用户体验样本,和市场接受度的验证。大家都知道这么干有市场。

第二、因为战略。华为这家企业几十年远征,从模拟通讯、数字通讯到互联网到移动终端再到云。华为的战略是,一直选择在最重要的信息枢纽上重仓屯兵。

未来是智能时代,数据是智能时代的血液,是智能时代的黄金。而手机,是数据采集前端。华为重仓云,也必然重仓手机。

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之下,小米与华为双方投入力量是多少呢?

2016年,小米手机直接参与的开发人员大概是200人。华为直接参与手机开发人员是1.2万人,两者之间60倍的差距。

在这样的投入前提下,华为是直奔最后的大决战,它准备终结这场全球手机之战。

华为从1987年走到今天,横跨通讯与互联网的几个时代,交手的对手从阿尔卡特、朗讯、北电到CISCO、诺基亚,他一路和世界顶级企业过招,见过无数产业周期,他知道周期运作的规律是什么。

一个产业的周期开始启动,草莽涌现万物并作,接着进入产业成熟,最后顶层整合。在世界范围内,最后的产业整合阶段,产业收官、头部对决,这种大会战,它参加过太多次。

那谁会在这一场手机大会战里呢?有4家肯定在:安卓、苹果、三星、ARM。这四家,每家都至少抢了一个制高点。而华为从决定做手机开始就知道,它就要拥有对这4家推牌的实力。

2019年,因为中美贸易战,华为的海思、鸿蒙浮出海面,预示华为已经具备了与全球顶级企业开战的实力。

现在华为手机上放了多少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的部门现在有6万人。

美国为什么会以一国之力去打击一家公司,因为很难想象有哪一家企业能按住华为。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3、头部企业依靠占领制高点赢得战争,顶级企业依靠对周期的观察和利用赢得历史。


这就是小米的对手,华为。仿佛又看到了1994年金山与微软的影子,历史总会在不同的背景下,以相同的方式演绎。

今天的小米和华为同为手机行业的“头部企业”,但从跨越行业周期的能力上比较,华为优势巨大。

经过30年的发展,华为从模拟通讯到架设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数字时代的云计算。一次次抓住机会,一次次跨越周期,到今天华为已经站在了生态系统最顶端的位置。

小米依靠占领智能硬件的制高点赢得战争,而华为依靠的是不断跨越周期所沉淀下来历史观。在历史的面前,任何的一个周期的制高点都会失去意义。


什么是历史观?

有一次,基辛格去开会,有人问:“基辛格先生,您可以解释一下昨天波斯尼亚所发生的事件吗?”基辛格先生回答:“哦,是这样的。这要从1722年谈起。”

为什么基辛格要扯那么久远的事?

因为历史是一串连锁反应的事件,要想理解后来发生的事情,必须理解由一连串历史事件所形成的背景。

华为是活在周期里的企业,他们一直在观察周期,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利用周期,一直在为跨越周期作准备。大成靠周期,大毁也是因为周期。

技术周期、产业周期、市场周期、用户生命周期、政治周期、历史周期、企业家个人的人生周期。周期无始无终,永远波动震荡。

曾经,金山、暴风、迅雷都是一个产业周期的赢家,创始人彪悍无比,能把一个机会吃干净。但是当这个产业周期开始衰落,从表象来看,是企业股价跌了90%,背后的原因是企业未能为下一个周期作准备。

显然,雷军很清楚这一点,在小米的招股书中,这样写到:一家真正实现世界级效率的公司,将拥有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抓住行业涌现的新机会和长久保持优秀运营表现的能力。

小米从创立之初便明确了技术立业的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小米研发投入达到了75亿元,在此前连续三年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同比再增30%。2020年,小米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100亿元。

同时,小米也在积极引入全球顶尖的研发人才,2019年成功邀请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Daniel Povey加入小米。并且,小米专门设立了小米技术奖,向全年度技术成就最高项目的核心研发人员颁发100万美元奖金。

2017年小米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IoT 平台,并至今保持了领军者地位。

2020年,小米更是明确了“5G+AI+IoT 下一代超级互联网”的战略方向。

就像雷军在文章里说的:““5G+AIoT”是贯穿小米集团全产品、全平台、全场景的服务能力,是小米互联网基因在新时代全面爆发的“题眼”,是我们真正为用户带来智能科技美好生活的关键。去年初,我们提出All in AIoT,5年投入100亿,经过这一年的实践充分验证了战略方向的可行性、正确性和战略投入的必要性。今年初,我们已决定在此领域中继续加大投入,未来5年将至少投入500亿元,彻底确立在智能生活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

雷军一直在为小米跨越周期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期待。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04-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019年12月19日,是雷军50岁的生日,从20岁到50岁,整整30年的时间,雷军怀揣着“建立一家伟大公司”的梦想,坚定的走在创业路上。

他用自己的创业经历,为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们证明了一条真理: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依靠的不仅仅是勤奋,而是考验企业和企业家们能不能闯过,从“草莽“到”腰部“到”头部“到”顶级“的企业增长之路。

雷军在30年创业历程里,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下一个十年会怎样,我们不知道,但只要雷军还在,增长之路必然要走下去,建立一家伟大公司的梦想不会熄灭。

就像他在文章里说的:

回想十年历程,感慨万千。十年前,我们十来个人,就在中关村银谷大厦一个很小的办公室,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始创业。我们当时没有任何硬件研发和制造经验,居然敢说“要做最好的手机,卖一半的价钱,推动智能手机在全球普及”,居然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并愿意一起干!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开始!

那时的我们,朝气蓬勃,希望用互联网思维来改变中国制造业,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崛起。我们相信,立足中国强大的制造实力,中国品牌一定可以做好!

那时的我们,意气风发,希望建立商家和用户之间朋友式的关系,我们还希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做出“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就能和用户成为真正的朋友。

当然,创新、品质和效率,向前跨出的每一步,我们付出的心血和代价,都远远超出了当初的想像。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激烈的竞争,各种误解和各种诋毁,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十年过去了......

我很欣慰,小米没有被困难击败,反而在挫折中越来越强大!小米模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强大,认同我们的用户越来越多。我们最初的梦想在小米和所有同行的努力下,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世界手机行业前六的企业就有四家是中国公司,中国手机企业已经雄踞全球;小米成为了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的名片,世界各地都有小米的粉丝;我们还用生态链把小米模式复制到了100多个行业,改变了很多领域。我们和很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一起正在不断改变世界。

小米,加油!

雷军│中国互联网初代企业家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反思与成长

【参考资料】

《雷军: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小米10年再出发!》

《小米2019年报发布,雷军致投资人公开信》

《金山WPS与微软Office20年之争》

《雷军:风中跳舞的猪》

《雷军: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从小米、华为2019年财报中,我们看到一场精彩的攻防战》

《梁宁,增长思维30讲》

《雷军公众号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