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大宗消费,唱好拉动内需“重头戏”

“六问”一季度经济形势(3)

本报记者 王彩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

“一季度消费大体符合市场预期。”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整体向好以及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已奠定了较好基础,预计二季度消费市场会逐步企稳回升。在线消费将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新业态或将激活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更为关键的是,要多举措提振大宗消费唱好“重头戏”。

一季度消费大体符合市场预期

“居家隔离、限流、禁止群聚等政策一段时间内对消费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但是这些影响随着疫情的完全结束、政策的调整将逐渐消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当前消费市场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公众收入预期不稳定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达3.9%。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明显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2.5%。

“居民的消费能力从根本上受限于可支配收入。居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才敢放开消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有为建议,鼓励和支持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继续推动“无接触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消费新模式,积极拓展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覆盖率,大力推进餐饮、住宿、旅游、休闲娱乐、生鲜零售、到店综合等行业的线上化发展。

“对于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各种政策之间的衔接仍存在问题。”苏剑举例称,虽然多地为刺激餐饮消费出现领导带头下馆子,但鼓励市民进店消费的同时又禁止聚会,这是矛盾的。对于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消费还有待于疫情的过去,生产生活的彻底恢复。否则,即便出台各种刺激措施,聚集性的风险也会对消费大打折扣。

数据显示,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在线办公、在线会议、在线教育、新零售等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运转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线消费将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新业态或将激活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

“松绑”大宗消费唱好重头戏

过往经验表明,刺激汽车等大宗消费拉动经济往往立竿见影。因此,在疫情之下,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被寄予厚望。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日前表示,促进汽车消费需要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着眼,要在生产、流通、消费三端发力。“将推动有关地方放宽或取消限购措施;进一步推动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广州、佛山、杭州、宁波、南昌、珠海、长沙、长春等10余个城市推出了鼓励汽车消费政策,尤其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放开限购”的呼声时有响起。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要对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政策进行动态化调整,进而全面解放消费力或是购买力。同时,也能够倒逼地方政府加快提升治理水平。”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看来,刺激消费要在大宗消费方面多下功夫做好文章。“汽车和房地产就是扩大内需两个非常好的突破口,但是目前这两个领域行政干预举措过多,要进一步‘松绑’。比如汽车限购政策本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应该长时间地持续下去,更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健全交通治理的长效机制等。”

苏剑建议,降低汽车使用成本以促进汽车消费:一是降低汽车购置税;二是加大小区、商场等停车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车主的停车成本;三是降低高速路、桥等收费减少开车出行成本。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就拉动汽车消费日前建议,放开各地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购;延长对新能源汽车的国家财政补贴时间,加大补贴力度;调动政府资源加大充电桩的安装力度;继续推动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步伐;把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纳入公交体系,调动社会资源给予支持等。

“当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份额较大的、近年来增长迅速的、可能被压制的需求这三部分对症下药采取举措加大刺激的,主要是居住、交通、通信等。”周清杰分析称,被压制的消费需求,其释放潜力不可低估。

激发消费潜力

二季度消费走势如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流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认为,二季度消费单就环比会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同比不容乐观。

在周清杰看来,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各地复工复产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了较好基础。“前期压抑的一些消费行为在后疫情阶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补,消费会逐步企稳回升。”

随着生产生活的进一步复原,苏剑预判,二季度消费降幅应出现明显收窄。“对于传说中的报复性消费反弹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现极端的大规模刺激,而这对经济是不利的。”

“刺激消费通常都会有不良后果,建立稳定的信任更为重要。”漆云兰说。

如何更好地激发消费潜力?周清杰强调,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持续向好,各地应科学管控,尽快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和风险程度逐步放开管控限制,减少和避免出现过度防疫的情况,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的环境。“当前消费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提升,要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多措并举营造安心消费环境,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逐步恢复居民消费信心,促进生活服务业消费的复苏。”来有为建议,一是出台生活服务各行业复工复产防疫指南,辅以相关指导和培训,联合美团、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展示放心店、安心店,增强居民消费安全感,恢复消费者信心,引导居民外出消费。二是积极规划发展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通过提高节假日及夜间的生活服务的供给、提升生活服务发展质量、试行2.5天假期制度增加消费机会等方式激发相关的消费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