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助中國收復大片土地,進入中國後,中國工業資源被一掃而空

整個二戰期間,蘇聯和日本的關係是最奇怪的。日本發動全面侵華以後,蘇聯一方面大力援助中國政府抗日,一方面卻儘量與日本保持和平。即使是張鼓峰、諾門坎發生兩次衝突,也沒有使蘇日兩國進入戰爭狀態。

1941年4月,兩國締結條約,互不侵犯,使蘇日兩國分別得以全力對付德國、美國。一個反法西斯的主要盟國、一個法西斯帝國,竟然和平共處了整整四年。直到原子彈在日本炸響,蘇聯才匆匆忙忙地出兵中國東北,消滅了日本關東軍。

俄國和日本之間的恩怨要從19世紀後半葉說起,蘇聯雖然是推翻沙俄建立的蘇維埃共和國,但繼承了沙俄的大部分對外政策。在遠東勢力範圍的爭奪中,俄國/蘇聯的主要對手一直是日本。

一國,助中國收復大片土地,進入中國後,中國工業資源被一掃而空


甲午戰爭後,日本想吞併遼東半島,俄國聯合其他列強逼日本縮了回去。這不是俄國人好心,而是準備將來自己奪取。事實上,俄國也差點成功了,旅順都變成俄國軍港,俄軍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北。

1904年,日本人發動日俄戰爭,把俄國人趕出了大半個東北。這場戰爭是俄國人的奇恥大辱,連斯大林對此都耿耿於懷。蘇聯建國後,日本還從東北出兵,干涉過俄國內戰。因此,蘇聯對日本十分警惕,積極扶助中國的抗日力量,牽制日本人的擴張。

客觀上講,與日本保持和平,對於蘇聯集中力量打擊德國是有利的。而日本轉為南進,全力與美英等國爭奪東南亞。這兩個處於不同陣營的國家,卻在遠東達到了戰略上的默契,和平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國,助中國收復大片土地,進入中國後,中國工業資源被一掃而空


德國的失敗成為定局後,蘇聯便開始著手準備對日作戰,上百萬軍隊被調到遠東,這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事情,即使沒有原子彈,蘇軍同樣會進軍東北。原子彈只是促成蘇聯下定最後的決心而已。

對蘇聯而言,出兵東北更是為了報日俄戰爭的仇,奪回其在東北的權益。美蘇原本都以為日本會像德國一樣抵抗到底,美國計劃登陸日本本土,蘇聯則負責消滅東北日軍。

美國為了減少美軍的傷亡,一直在積極推動蘇聯對日作戰,甚至不惜出賣中國東北的權益。美蘇通過雅爾塔協定,劃分了各自在東亞的勢力範圍,東北的權益歸屬蘇聯。

一國,助中國收復大片土地,進入中國後,中國工業資源被一掃而空


說了這麼多,好像沒有中國人什麼事,可東北是中國的領土啊。事實就是如此,美蘇都沒有把中國當作平等的盟國,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成為他們交易的對象。清政府雖然垮臺已有三十多年,但中國的國際地位並沒有得到本質的提升。

原子彈在廣島炸響後,蘇聯意識到美國可能不再需要自己對付日本,雅爾塔協定有夭折的危險,便趕緊出兵搶佔東北。強大的蘇聯紅軍輕輕鬆鬆地打敗日軍,佔領東北全境,恢復了沙俄在東北曾經取得的特殊地位。

蘇軍不但奪回所有與日本有爭議的領土,還搶佔北方四島,為太平洋艦隊開闢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出海通道。直到今天,北方四島的主權仍是俄日之間最主要的歷史糾紛。可以說,蘇聯在當年沙俄的基礎上跨得更遠。

​與19世紀相比,尤其是經過二戰的洗禮,世界似乎變得更加文明,殖民主義也走到了盡頭。可是,弱肉強食、大國主宰小國的事實一直存在,不過相對更隱秘罷了。為了解放別的國家,寧願犧牲自身利益,這種事情至少不會發生在蘇聯和美國這樣的國家。

反法西斯戰爭和地緣政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蘇聯完成沙俄幾個世紀以來的夙願,實現了對遠東的擴張目標。得到旅順這個不凍港後,蘇聯海軍從此進入了溫暖的西太平洋。

一國,助中國收復大片土地,進入中國後,中國工業資源被一掃而空


另一方面,蘇聯通過佔領東北,把日本企業和東北資源作為戰利品,大大補充了自己的戰爭消耗。據不完全統計,在佔領期間,蘇軍拆走了東北65%的電力設備和80%的鋼鐵生產設備,全部的飛機汽車製造廠,72種主要工業及150種輔助工業,可以說蘇聯基本把當時東北地區現有的工業等資源一掃而空。

日本對東北的經營是很用心的,在重工業方面已經超過了日本本土。經過蘇聯的搜刮後,直到新中國重新投入巨資建設,才使東北的工業生產能力恢復到日佔時期。蘇聯對日作戰,從各方面來說,都是狠賺了一大筆。如果不是新中國成立,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東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