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6月12日,浪卡子縣到江孜,行程104.9KM,翻越卡諾拉山埡口5039米,翻越斯米拉山4400米。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在浪卡子縣城,如果天氣好沒有云的話,是可以直接看見乃欽康桑峰的,我們這次運氣差了點,今天的天氣不好,多雲,萬幸的是沒有下雨,沒有雨水騎起來好很多。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鳥哥上次騎行在這個位置就可以看到乃欽康桑峰了,今天山谷里布滿了雲霧,而且一出縣城就開始明顯的爬坡,沒有一點緩衝。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S307,K100里程碑,這說明我們從曲水縣的雅魯藏布江大橋開始,已經騎行了100公里。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10公里之後,景緻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兩邊的山峰頂部都有了積雪,公路在山谷裡筆直的延伸,坡度逐漸在增加。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左側的山峰,典型的冰川溶蝕地貌,沒什麼植被。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右側的山峰離公路更近,是一個滑坡形成的扇面,路過一個類似水電站的建築,鳥哥被看門小白狗追吠了幾百米,最後鳥哥機智的用一個小麵包打發了小狗。奇怪的是為何它不追我?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看到公路旁邊有什麼東西在移動,我起初以為是放牧的山羊,騎近了發現是一群鹿,具體品種不詳。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鹿群與我們保持著安全距離,全部用屁股對著我們,由此可見生態環境保護得還是很好的。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繼續努力爬坡,這段路也不容易,好在坡度不是特別陡能保持節奏。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路旁的山腰處,有巨大的冰川體,整個山谷就像個大冰櫃。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這座山峰像一座城堡。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雪線非常明顯,好在山谷裡沒有降雨,在一個巨大的轉彎處,我們休息了很久,吃東西補充體力。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我率先騎到了卡諾拉山埡口,這裡經幡很密集,由於是旅遊景點,有幾個兜售經幡的小販。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我們購買了3條經幡,15還是20一條?記不太清楚了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掛好經幡,拍了幾張照片。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合影一張,5039米。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卡諾拉冰川,離埡口很近,徒步接近冰川估計也走不了多久。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這裡有一個觀景平臺,上面建築有白塔,去平臺上拍照要收費。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背後就是乃欽康桑峰,天氣不好,看不到全貌。卡若拉冰川在乃欽康桑峰南坡是年楚河源頭之一。這裡是電影紅河谷的一個取景地。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白塔和冰川,上次鳥哥來的時候天氣巨好,這次雖然天氣不給力,但是近距離的感受還是很震撼的。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等了一會兒,還是看不到全貌,我們就放坡下撤了。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冰川融水匯成了河流,氣溫低,下坡帶厚手套,還是把手凍得麻木了。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路旁比較有特點的一座山峰,放坡的過程中我很少停下來拍照,都是一鼓作氣下到坡底。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隨著海拔降低,溫度回升了一點,趕緊停下來,手凍麻木了,捏不住剎車會有危險。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熱龍寺的路標,離這裡有5公里,不知為何,鳥哥和二彬一直沒跟上來,可能是我下坡太快了,於是我跑下路基,路上風大路基下面風小得多,鋪上雨披,坐著吃東西等他們,磨蹭了一會兒他們就到了,他們說景點有人想買他們的裝備。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好景不長,又開始上坡,今天還要翻一座山。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在這裡遇到一波新藏線過來的騎友,一個個容光煥發,他們已經去過珠峰了,說那路有點難,還講翻某某達坂的時候差點在山上冷掛掉,佩服,新藏線,我不知道啥時候能去感受一番那種艱險。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58公里就這麼騎過來了,遇到一片村莊遺蹟。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滿拉水庫大壩就在前方,需要騎一個又陡又長的坡才能到達。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對面山崖上有一片白色岩石,看上去像一頭獅子。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在這休息了很久,今天體力消耗比較大,休息的時間自然要夠才行。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我們的自行車停在路邊,顯得非常渺小。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繼續爬山,這個大彎給我了似曾相識的感覺,川藏線米拉雪山,到埡口之前也是這個地形,一個急轉彎之後上一個巨大的陡坡,才能到達埡口。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通過一番奮鬥,斯米拉山成就達成。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結果好戲還在後頭,繼續爬坡,並沒有想象中的下坡,這裡就是滿拉水庫大壩。結果二彬發現自己車子前輪又被扎漏氣了,我又在這裡給他補了一次胎,二彬還真是運氣不佳。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這裡就是坡頂,過了這個山口 ,就是下坡了。這裡之前幾百米有個觀景臺,沒什麼遊客,我們也沒停留太久,因為風太大了,還是趕緊離開的好。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後續的路程,二彬再次狀態爆炸,一馬當先。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18點23分,到達江孜縣城。江孜縣隸屬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日喀則市東部、年楚河上游。江孜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城鎮。找到縣城裡的青年旅館,結果住滿了鬼佬,而且價格還不便宜,我們又找到另外一家客棧,跟深圳一個騎友一起拼了一個四人間。拼住騎友是在深圳的四川人,在深圳開自行車店,出來騎了318,隊友沒有繼續走珠峰,一人出發,我們合住了個4人間,他是大神有了成都到拉薩的體能儲備,比我們3個猛,又帶了帳篷,後來的行程整整領先我們一天,在珠峰大本營路上再次遇到他,他已經返回了,說雲太厚啥都沒看到。。。然而我們卻看到了珠峰,這就是緣分。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英軍入侵西藏,西藏軍民在江孜以宗山為中心與英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用鮮血和生命為中國近代史譜寫了一曲英勇悲壯、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篇章。從此人們稱江孜為英雄城。電影《紅河谷》就再現這段歷史。1961年宗山抗英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中宣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宗山抗英遺址是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宗”府所在地。遺址位於江孜縣城宗山廣場,山頂海拔4187米,現有大小房間193間,現存古建築7064平方米。

至此今天的行程結束,騎行了上百公里,翻越2座埡口,實在是很累的一天。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6月13日,江孜到日喀則。94.6KM,平路,休閒騎。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這一帶地勢平坦,一路都是田地,有河流灌溉,不敢說魚米之鄉,但是自然條件不錯,農業發展得比較好。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路過農機站,山上的標語是:大力解放生產力,加速推進農機化進程。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天氣不錯,道路平緩,沿著河流騎行。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此處地形平坦,一個河流沖積小平原的感覺。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一路上都是大片的農田,景色也沒什麼變化,騎得比較輕鬆,路程略長。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16:57,到達日喀則,翻越鐵路跨線橋之後就進入日喀則市區。

浪卡子-江孜-日喀則,一天翻兩座山,有內味了。

繁華的城市,今天入住青年旅館。取點錢,吃德克士,有個小娃兒來德克士要錢我直接給了1元,他下樓又喊了個小朋友進來找我要錢,我直接遞過去一個雞翅,他接了就羞澀的跑了。


未完待續,下一篇講遊覽扎什倫布寺,還有接下來的行程。


感謝閱讀。


點關注不迷路,小柱帶你上高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