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为什么可以代指朝廷?

锦书雁字说历史,茶余饭后讲故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两句忧国忧民的名言出自范仲淹这位进亦忧,退亦忧,不知何时而乐的老先生。

不苟言笑的老先生所说的“庙堂”二字,众所周知解释为朝廷。

但是庙堂为什么可以代指朝廷呢?

庙堂为什么可以代指朝廷?

用庙堂来代指朝廷具体从何时开始不得而知,但是要追溯庙堂为什么能够代指朝廷却可以推至西周时期。

要解释清楚“庙堂代指朝廷”的问题需要先了解下西周的封建制和宗法制。

武王克殷终于把天下打了下来,建立了大周。黎明百姓还是老样子,该干嘛干嘛,甭管什么时候都是种地。

摆在武王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安置兄弟子侄、异姓功臣和殷商遗留的贵族们。

哪一个都不能亏待了,都是不安定的因素。最可信的虽然是亲兄弟和亲儿子,但是也有远近之分,功臣们也眼巴巴的等着领赏,殷商残贵们也诚惶诚恐地等待安置。

庙堂为什么可以代指朝廷?

武王和周公商量了下,那就分家产吧。亲近的、功大的多分点,其他的少分点。按公、侯、伯、子、男,赐爵位、给土地。

公侯方圆百里,伯方圆七十里,子、男方圆五十里,低于方圆五十里的附于诸侯,称附庸。

就这样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分了一千八百个左右。这一下大家都高兴了。

土地、人口、地位名分都给了。不能领完赏,点个赞就作鸟兽散吧,武王还要考虑一个怎么管理和发展的问题。于是宗法制出来了,要说周公就是聪明。

庙堂为什么可以代指朝廷?

分封的目的是希望这些诸侯们能有好生活,安生才能本分,在此基础上才好保护好宗主,为了世世代代保护宗主周天子,那就实行世袭。

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诸侯们分来的土地、得到的人口、获得的爵位都由嫡长子一代代继承下去。

周天子是诸侯的宗主,各诸侯在他的封地内又是本国的宗主。

这样宗法制就成了维系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权利坚固而牢靠的工具。

由此宗庙就变得尤其重要了,因为宗室的一切重要活动都要在宗庙中举行。

庙堂为什么可以代指朝廷?

各诸侯在宗庙中的活动,全都是同宗同姓的人参加,因为西周早期各诸侯国中的贵族中没有其他姓氏,“士”此时还没有崛起。

周天子所分封的诸侯存在异姓,是因为有功臣和殷商的遗留贵族。但是周天子在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也是同宗之人参加没有外姓,异姓人员不能进到庙内,只能在庙外。

重要的活动在宗庙举行,重要的决策也要在宗庙中宣布。古代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祭祀和打仗。《左传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件事有关的所有活动都要在宗庙举行。

祭祀不用说了,“出师告庙”。出兵打仗前要到宗庙中祭拜,以祈祷保佑出师胜利。

宗庙就这样成了权力决策的载体。也就成了后来朝廷的代名词。

庙堂为什么可以代指朝廷?

还有一点庙的繁体字是廟。“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为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因此朝廷的政权决策功能是从宗庙的政权决策功能发展而来的。所以庙堂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朝廷的代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