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必要討好這個世界

週末陰雨綿綿,宅在家整理一堆雜七雜八的書的時候,發現一本蒙塵的《人間失格》。這本書一下子將我拉到了記憶中。

大學期間,我在圖書館偶然看到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知道是本名家作品,也沒有特別的期待,不過是閒暇時間的消遣讀書而已。

不料,看了不久,就被深深吸引了。特別是當我看到《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用醜態去博眾一笑,當自己的表演受到一點點外界的質疑時,他又會驚慌失措,死不承認。他是如此害怕被拆穿,害怕被孤立。

你沒有必要討好這個世界

當時,就有一種擊中我內心的感覺,我曾經也是如此啊!我忍不住掉了淚,我心疼他,也心疼曾經的自己,當初自己怎麼就這樣了呢?

本不該拿小說中虛構的人物與自己做對比,但它直接映射了我曾經有過的心態,曾經有過的生活。

"我的不幸乃是一個缺乏拒絕能力的人的不幸。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無法癒合的裂痕。"

我曾經一度卑微的討好他人而不自知。

高中時代,我有點胖胖的,成績也不上不下的,中游水平,在班級裡是個小透明,也沒什麼特別要好的朋友,所以有些自卑。

我並不知道自己有討好人格,就是怕拒絕別人,惹人生氣,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委屈自己。比如說,我同桌說:"燕子,今晚下了自習課,我要去約會,你幫我打掃衛生,好不啦?"我不會拒絕,即便我不想答應。

你沒有必要討好這個世界

高中時代發生的一件事,我至今仍然記得很清楚。某天中午,我在校園遠遠就看到了我的一個同班女同學,走得近了,我就向她打招呼,但是她沒任何反應,就這麼走過去了。現在看來,本來就不是多大的事,但是那個時候,我心裡可難受了:她為什麼不理我?我得罪她了嗎?我好像沒得罪過她呀?怎麼辦呀?

然後整整一下午我都在想我是不是哪裡得罪她了,怎麼跟她道歉。然而從沒想過,她可能就是沒看到我,可能就是沒聽到我給她打招呼。

這個心態我是上大學之後,看過心理老師才知曉,我有問題,問題還不輕。之所以去看心理老師,是因為我那個時候狀態特別差,同學關係也處的不好,抑鬱情緒很嚴重,總想哭,總覺得活著太累。

在我知曉自己是有問題時,我就有意識地看看書,審視並調整自己的心態,跟人交往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又犯了這個毛病。慢慢地,我差不多走了出來。雖然不是完全擺脫了這個心態,相比之前,我的狀態真是好太多了。

我想,那時深陷自己心理怪圈的自己和葉藏本質上也是沒大差的吧?都是一樣孤獨,一樣的小心翼翼地討好這個世界。其實,也並不是我自己,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吧,感覺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為了融入到這個世界,所以就去討好這個世界。

曾有一個大學的老師在課堂上說:"多看看書,不僅能增長見識和擴大眼界,也能更多的瞭解這個世界,瞭解人生。知道的多了,有時候回過頭看看之前的自己,會覺得很可笑;看看別人,會覺得挺可憐。"

你沒有必要討好這個世界

開始的時候,我不以為意;但到了後來,我覺得這老師的話真是太對了。如果你瞭解的足夠多,你根本就不會在意一些事和一些人。

曾認識一個寫作的老師,他學富五車,懂得很多,從正經歷史到不正經的野史,他都熟稔於心。看他聊天講話,感覺他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熟悉了才知道,他小時候受過很多苦。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他小時候捱過很多打。但現在他說起來,像是在說故事,雲淡風輕的。他說:"

讀書多了,內心就透徹了,回頭看看以前的事情,覺得挺有意思的。"

我還是蠻震動的,因為這樣一個兒時受過苦難的人,如今內心竟如此毫無陰影,對家人也是毫無芥蒂。他歸結於他讀了書,我想,除此之外,還有他自身的因素,就是這麼積極向上的心態。

但是,我們可以有一個希望:多讀書,可以強大自己的內心,可以不用討好這個世界。這樣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