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你:有一種守護,叫輔導員!

在教育戰線的抗“疫”工作中

有一群衝鋒在前的輔導員

他們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

堅守在戰“疫”一線

全身心守護好學生生命安全防線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交大輔導員的戰“疫”故事

感受他們傳遞的溫暖與力量


精準關懷攜手抗擊疫情,真情陪伴助力學業成長


幸好有你:有一種守護,叫輔導員!

電氣學院黨委副書記 丁金鳳


輔導員就像電力樞紐,聯繫學生千家萬戶。每日瞭解學院1284名學生情況,彙總分析報送各種數據、實時傳遞和解讀各類通知、對學生實施心理輔導……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中,電氣學院3名輔導員不僅用心守護著每位學生,而且針對學業困難學生的需求,踐行學校“停課不停學”的理念,依託網絡平臺,給學業困難同學提供有力的支持。

丁金鳳說,電氣學院學生工作組一直以“電氣讓生活更美好”為工作理念,希望所做的學生工作有情懷、有溫度、有價值,助力學生的大學學習和生活更美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丁金鳳一直在思考在當前形勢下除了做好疫情防控,還能為同學們做些什麼?1月31日,她帶領2名輔導員在調研學生的需求後發現,部分考試未通過的學生對學業有所擔心。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工作到位努力到位,在家學習也許能夠成為學業困難學生彎道超車的好時機。丁金鳳帶領輔導員協同教學科、班主任、學生三方面力量,開展三項暖心助學活動。

一是協同教學科,發動班主任,共同為學業中遇到問題的學生答疑解惑。與教學科一起梳理上學期學業不理想學生名單,分析問題原因,發送給50名班主任,構建學生學業的“防護網”。組織班主任召開新學期第一次班會,向學生傳遞溫暖和關懷,引導學生適應新的上課方式,將堅持學習作為抗擊疫情的最好方式。

二是在鬥魚直播開設“北交ee寒假微課堂”,開展線上學習經驗分享。圍繞學生普遍“頭疼”的工科化學、大學物理課程,優中選優,邀請身處武漢的盛康玲和自強自立的劉一帆兩位同學,直播課程學習交流。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傳播正能量信息。

三是關心學業困難學生學習需求,陪伴學業警示學生學習進程。輔導員為學業困難學生推送學習資料,分年級組織“群打卡”每日學習時長打卡、分享資料,陪伴他們度過自己學業困難階段;

這三項活動開展以來,工作覆蓋兩百餘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學校進入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同學們的在線學習有序進行中,有些同學可能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電氣學院學生工作組將繼續依託學業發展指導中心組織各方力量、利用多種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業困難同學提供學業幫助和服務,解決同學們的實際困難,緩解學生學業壓力。


用“心”防“疫”,築牢抵禦疫情的心理防線


幸好有你:有一種守護,叫輔導員!

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 田寶偉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襲擊和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田寶偉帶領中心全體老師,在疫情期間用心為學校師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增強師生戰“疫”信心。

1月29日,田寶偉積極響應教育部和學校號召,緊急組織在京專兼職諮詢師,組建服務團隊,開通了紅果園健心服務熱線,為學校教職員工和所有學生提供特殊時期心理援助服務。

“學生求助的問題主要包括因疫情引發的焦慮和恐懼,因疫情影響學業、實習、畢業等引起的焦慮情緒,長時間隔離在家造成的自我管理、家庭關係、情感孤獨等問題。”

據田寶偉介紹,整個寒假心理熱線共接待了28名學生和4名老師來電求助,干預處理4起心理危機事件。

“心理熱線主要為大家提供一個安心的平臺,當師生感到無助焦慮又不知道找誰時,我們的熱線就在那裡,給大家以支持和力量。”

“最難處理的還是那些有危機的學生,”田老師說,“他們當時或者與家人發生巨大沖突,或者原來就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這部分同學本來心理能量和應對變化的力量就比較弱,由於疫情長期隔離加重了與親人的衝突或者缺乏心理支持陷入抑鬱情緒,出現了危機的念頭甚至是行為。好在這些同學及時求助熱線,在諮詢師、學院、學生處和研工部、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實施了有效干預。”

《寫給學生和家長的一封信》《戰“疫”經驗:接納侷限、積極面對》《化危為機:盤點疫情帶給我們的88個機會》……心理中心微信公眾號“北交大健心坊”每天發佈抗疫心理健康指導,為大家提供及時專業的心理健康資訊和指導建議。

作為心理諮詢專業的行家裡手,田寶偉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投入這場“戰役”中。他作為首都高校心理專家組成員為高校師生開出了特殊時期的8個心理處方;策劃北京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工作“陽光心理大講堂”系列培訓;參與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為湖北的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公安幹警及家屬等提供熱線服務及督導。

新學期開學後,心理中心開通網絡心理諮詢服務,全天候開放為學生提供個體諮詢服務。田寶偉和孫大強、胡心怡三位老師每天輪流值守,提供諮詢預約,處置緊急危機事件。

“新學期心理中心開設了9門心理與健康類網上直播課程,策劃出7個團體諮詢項目,同時正在計劃開展線上心理講座……我們期望用各種創造性的方式,多層次多類型地為學生提供服務,陪伴大家度過這段特殊時光。”田寶偉介紹說。


用“屏對屏”“鍵對鍵”實現與學生“心連心”


幸好有你:有一種守護,叫輔導員!

土建學院學工辦主任 何永淼


“宅在家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不只是一句口號,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土建學院學生工作組積極行動,發揚“鋼鐵戰士”精神,著力打好抗疫“阻擊戰”。

疫情爆發後,土建學院輔導員迅速從假期狀態切換到工作模式,學工辦主任何永淼每天晚上召開線上音頻工作會議,召集各年級輔導員,傳達學校相關要求,彙總各年級數據,交流學生特殊情況,保證落實落細學校各項工作任務。

高度重視、嚴把細節、關愛到位,在何永淼看來,把學校的疫情防控做好、守護好每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在為整個國家的疫情防控做貢獻。

他和全體輔導員迅速完成了對學院1000餘名本科學生的寒假信息統計,掌握所有湖北籍特別是武漢籍學生的去向和所在地,以及與湖北人員接觸和途經湖北的學生情況。對年級中所有湖北籍學生,在京學生和延期學生分類管理,分別建立微信群,每天實行零報告。精準掌握學生動態。

每天與所有湖北籍學生點對點逐一聯繫,關心他們和他們的家人身體健康狀況,及時進行心理幫扶;當何永淼瞭解到自己所帶的2016級學生中有一名武漢籍學生家長出現CT確診的情況,他每天微信聯繫學生,關注學生及家人身體健康狀況,為他們加油鼓勵。現學生家長已治癒返回家中,這名同學不僅身體狀況一直良好,心態也非常放鬆,而且在他的鼓勵和推薦下,已同中建三局達成簽約意向。

學院每天對全體學生情況實施“零報告”制度,專人排查、聯絡跟蹤,逐一登記。每天要求學生點對點、人對人彙報本人及家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所在位置和密切接觸人員等信息,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健康狀況,確保數據準確到位。

同時,為了確保能夠隨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溝通學生的情況變化,全體輔導員的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及時為學生提供服務。何永淼在疫情期間,利用騰訊會議軟件,定期線上召開班長支書會議,黨支部會議等,及時瞭解掌握學動態和困難。重點關注心理問題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困難學生和遠程畢設存在困難的學生群體,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及時解決學生所急所需。何永淼對待所有學生的問題耐心解答,安撫學生焦慮的心情,同時主動幫助學生協調學校和用人單位等,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被學生親切的稱呼為暖男“水哥“,在學生中都流傳著“有困難,找水哥“。

學院依託“土建v知道”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給土建學院全體本科生、研究生的一封信”等系列文章,做好防疫阻擊戰中學生科學防疫知識普及、防疫心理疏導等工作;關心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與同學們共同探討未來規劃,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日常學習生活。


隔離束縛了腳步,卻不能阻礙我對學生的牽掛

幸好有你:有一種守護,叫輔導員!

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學生資助中心幹事 圖爾貢•麥提賽比爾


隔離,可以成為圖爾貢•麥提賽比爾在這個特殊時期的關鍵詞。從疫情蔓延開始,作為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的圖爾貢就開始關注學生們的動態;而在1月28日,已經返回新疆數日的圖爾貢老師突然收到通知,根據居住地要求,他因為近期從北京返回新疆,需要統一去往集中隔離點隔離;2月16日,結束集中隔離的他又被要求繼續居家隔離十天。但這漫長的隔離時期並沒有阻礙圖爾貢對學生的關懷,“有手機、有電腦的地方就能工作。”在集中隔離點,圖爾貢用微信、電話等方式保持著與少數民族同學的聯繫,幫助他們紓解焦慮情緒、提醒他們做好個人防護,其中大一同學、大四畢業生以及偏遠地區同學是他關注的重點。隔離的房間沒有電腦,他便等待隔離點工作人員空間時,借來工作人員的電腦完成一系列表格、助學金髮放等工作,保證自身工作不斷線。

結束集中隔離返回家中,圖爾貢對其所負責的300多名少數民族同學全面展開了“線上家訪”。學校線上教學開課在即,圖爾貢對學生們家中是否具備學習設備、網絡條件一一進行摸排;將學校對經濟困難同學的補助發放、偏遠地區同學的上網補貼政策向家長和學生逐一進行宣傳與解讀;對於存在特殊情況的同學,圖爾貢也在第一時間為學生申請到特殊困難補貼。趕在2月24日正式開課之前,圖爾貢負責的所有同學都具備了線上學習的條件。

“硬件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需要保證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了。”由於北京和新疆存在著時差,圖爾貢廣泛動員學生和家長,特別是在同學早上8:00有課的時候,希望他們能夠克服困難不遲到、不落課。“我們的同學和家長都紛紛表示支持,許多新疆同學抹黑起床準備上課,家長更是早起準備好早飯,這一點特別能夠觸動我。”

在學生們上課學習的過程中,圖爾貢還依託自強社的推送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戰“疫”線上學習打卡,讓同學們曬出學習計劃,互相監督執行情況,讓同學們即使遠隔千里也能互幫互助。針對少數民族同學中的學業困難學生,圖爾貢參與籌劃“線上幫扶”活動,依託自強社招募學生志願者,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線上一對一答疑,在最大程度上讓每位同學學業不掉隊。對於畢業班的學生,他們的就業是圖爾貢更牽掛的問題。在目前所有招聘都轉為雲端進行的情況下,圖爾貢鼓勵他們,雖然居家不返校,但也要多多參與線上筆試與面試,邊練兵邊等待最合適的機遇,不要虛度光陰。

圖爾貢回憶這段漫長“隔離”時期之後說到:“在集中隔離點的時候,我也感覺到了明顯焦慮與無奈,那時候的我在完成自身工作之餘,會主動幫助隔離點工作人員做了消毒、信息統計錄入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實消除了我的不安。我也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和關注,告訴學生們在特殊時期也要不負韶華,沉下心來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是對自己和社會最好的交待。”


一位90後輔導員的戰“疫”寶典


幸好有你:有一種守護,叫輔導員!

計算機學院輔導員 賀徵


疫情當前,計算機學院一線輔導員賀徵時刻將學生的狀態牽掛在心。無法相聚於校園的日子,網絡思政教育便成為了賀老師的戰“疫”寶典。在他看來,特殊時期,通過網絡思政教育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思考眼前發生的熱點問題,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更為明顯。

寶典一:組織“我承諾、我報到、我接力”線上活動

賀徵指導學生們製作了“抗擊疫情承諾倡議”H5,通過微信發起學生線上接力活動,引導學生承諾服從居家抗疫,延期開學相關安排,切實做到不離家、不返校,做好自身防疫工作。全院師生共同承諾,最終近7000人次進行轉發。

寶典二:組織“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線上主題班會、主題團日、主題黨日活動

賀徵和學院其他輔導員一道組織各班級、團支部、學生黨支部以線上形式開展“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線上主題班會、主題團日、主題黨日活動,教育學生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在面對疫情和災難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

寶典三:積極參與網絡徵文和新媒體作品徵集活動

賀徵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和宣傳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主題徵文活動,講述好交大故事、中國故事。組織學生結合學校學院實際,創作短視頻、微信表情包、H5等新媒體作品,積極傳播科學防護方式、身邊正能量等;其中,學院學生原創的“小紅果防疫系列”表情包、武漢加油短視頻等作品取得良好反響。

寶典四:利用網絡平臺陣地,傳播正能量

賀徵指導學生社團在特殊時期運營好“新芯向榮”微信公眾號和“計算機學院”企業號,發佈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大學生在行動”主題系列推送。圍繞科學防控、遵章守紀、先進典型等重點主題保證每日一篇的更新頻率。從1月23日起,計算機學院依託學院微信公眾號“新芯向榮”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該如何防治!”推送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識。隨後,開設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大學生在行動”專題系列宣傳推送。截止目前,共發佈抗擊疫情相關宣傳推送47篇,閱讀量近12000人次。

寶典五:開展特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給學生的“雲”陪伴

疫情期間,學院設置了“輔導員有話對你說”欄目,根據疫情發展撰寫居家防疫視頻腳本,按需要由輔導員老師自拍一段視頻,剪輯成一段視頻,通過公眾平臺推送,賀徵認真準備,向同學們傳遞自己的關心與叮囑,讓同學們感受到來自輔導員的牽掛。賀徵希望通過線上陪伴,能夠與學生攜手、共同抗擊疫情。

對於賀徵來說,在疫情特殊時期全方位投入網絡思政實踐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計算機學院全體學生幹部工作組的成員們大家通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為日後校園的思政教育提供了經驗和思路。


來源丨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信

編輯丨代坤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