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十年風雨,老童從一個種植“門外漢”成為了水稻專家。最初,守護老種子的人很少很少,周邊幾乎所有的農民都習慣年年購種,遍施農藥化肥,只有他頂著壓力,逆流而上。

十年間,老童結識了許許多多的同路人,有些和他一樣在實踐生態農業、有些積極推廣健康飲食、有些是媒體人、有些是行業專家,有些雖然從事的職業與農業無關,卻心繫農業,一直在默默支持著老童……雖然大家背景不同,來自五湖四海,卻有著相同的信念和相同的情懷。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記得前幾天大家一起吃飯,75歲的陶老和大家把酒言歡,看著陶老面色紅潤、精神矍鑠,大家都非常感慨。陶老常說,他已經老了,名和利都看得淡,對生活了幾十年的故鄉也很是眷戀,之所以離開妻兒,從沅陵來到張家界,只因他對育種、對老種子很執著,要把人生餘下的時間留給這份事業,把育種的技術傳承下去。

這份執著讓一個民間育種人變得偉大,也讓兩個素昧平生的人開始並肩同行。

這幾年來,隨著食品安全、糧食主權的問題越來越凸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老種子,甚至像老童和陶老一樣,奮不顧身地投入到守護老種子的行動中來。

其實,守護老種子,並沒有多大的現實利益,耕心園繁育了100多個水稻老品種,光是品種分類、整理、保存,就要花費不少人力、物力,再加上提純、復壯,在海南基地加代定性,也是筆不小的投入,但守護老種子,本來就沒有收入等於或大於成本的公式,更多的是一種情懷與責任。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社會,由於幅員遼闊,南與北、東與西,氣候環境、物種類型都差異極大,各個地區的農民握著最適宜當地生長的糧食蔬果種子,一代代往下傳承,大自然篩選著種子,人類只是在輔助這項工作,那時,農民隨口就能說出自家地裡的糧食品種,種類的豐富與奇妙,實在令人驚歎。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這種情況已經消失了很多年,老童雖然守護了十年老種子,但他明白,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許多種子還未來得及蒐集就已經消失了。他希望更多老種子能藏於民間。即便一個人、或幾個人遇到不可抗的突發狀況,失去了一些種子,其他人還能繼續將這些種子延續下去。

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陽臺,都可以煥發出無限生機,種上許多老種子作物,讓它們陪伴老人,或讓孩子體驗耕耘收穫,也是一段極其美妙的旅程。

我們期盼著,更多的人參與到這一場“農業革命”中,用點滴行動共同守護一粒粒老種子。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故此,耕心園發起——共同守護老種子計劃。

目前,耕心園在張家界、海南、東北均開闢了種子繁育基地,但相較於中國的遼闊,種子的繁多,這還遠遠不夠。每一樣種子都有最適合生長的環境,北方的種子不習慣南方,東邊的種子不喜歡西邊,地域環境的差異,讓種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家”。

我們希望在更多的地方建立老種子繁育基地,將更多的老種子送給大家,藏種於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同時,如果您已經有育種基地,或者計劃建立育種基地,也可以與我們聯繫,我們一起讓更多老種子恢復生機。

這幾年,老童除了蒐集水稻老種子,還順帶蒐集了一些東北豆角種子和東北番茄種子。東北豆角的種類比較多,都有非常可愛的名字,比如五道眉、兔子翻白眼、泥鰍豆角……去年收穫時,晨曦已經回了張家界,沒能一一記錄。大家播種後,就慢慢期待它們長出來的樣子吧。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東北番茄老種子,形狀不一、色彩斑斕,完全是兒時的味道。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這些其貌不揚的……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有人還在默默守護!

每一個老品種都像是一顆珍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守護它們,就是守護我們自己。

若您不具備動手保護老種子的條件,請幫忙轉發,您的一次善舉,都有可能使更多老種子“有家可歸”。

守護老種子,我們在路上,期待您的加入……

參與方式:

我們建立了兩個微信群:老種子守護群老種子繁育基地共建群。

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聯繫客服:15580615199(可加微信)、17607443999(可加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