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随着一声啼哭,待在产房外的父亲们也都落下了心,对于宝宝的出生,每对父母的那种欢悦是无法形容的。期待宝宝的样子,期待第一次接触,更期待孩子叫出那第一声“爸爸,妈妈”,对于这上天的礼物,所有的父母都是期待万分。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当孩子说出第一声爸爸妈妈后,家长们都会开始格外关注,孩子每天的语言成长状况。并且会试着教孩子说一些简单的话,但是不少家长会发现随着孩子大了,有的时候常常自言自语,其实这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今天我们就说说,面对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家长要怎样去引导?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语言敏感期决定孩子的语言成长!

薇薇的孩子今年4岁半了,但是最近薇薇却一点开心不起来,因为相比同龄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表达能力非常差,甚至还有一点口吃,说话也很含糊。一开始薇薇以为孩子是得了什么病,但是去医院检查后,并没什么问题。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看着邻居家的宝宝能说会道,像个小大人,薇薇忍不住去请教。经过一番交谈,才知道邻居在孩子语言敏感期做了很多,全方位练习口语技巧。而自己傻傻的每天只知道工作,却耽误了这黄金期,后悔却已来不及!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通过这个案例,相信不少家长也好奇语言敏感期!

像案例中的薇薇,就是没有重视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导致孩子得不到很好的语言锻炼,表达能力可想而知会很差。一般宝宝的语言敏感期会在3~4岁,准确来说,从孩子会说话时,就已经开始了。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这时候孩子会咿呀咿呀的说着“外星语”,其实他们是在模仿家长和别人所说的事情。但是如果家长总是不在身边,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另外不少家长会把孩子放在老人家。这就导致孩子可以学习,但是学习的不正确,常常一嘴的“宝宝乡音”。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面对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家长需要怎样引导?

1. 有耐心的去教

面对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家长必须抽出时间耐心教导。

孩子的语言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日积月累。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语言敏感期的时候,会非常不耐烦,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期初还好,慢慢的就会心烦意乱,甚至不想去回答。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语言成长,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

2. 听读锻炼

家长看一些多买一些书,每天都要给孩子读一定量的读物,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此外,还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着读出来,可以你一句我一句的教孩子说,这样对孩子来说是听读的双重锻炼。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如果家长平时工作比较忙,可以买一些有声读物,这样可以增加趣味性,更吸引孩子去学习,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家长节省时间。另外一些不错的语言锻炼的视频教学,也可以给孩子多看,都是非常不错的锻炼方法。

3. 日常聊天

对于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家长的日常聊天是很有必要的。比起给孩子朗读书本,聊天则是另一种锻炼模式,因为聊天可以更有互动性,孩子也会更好的去迎合。

“自言自语”是孩子的毛病?语言敏感期要了解,引导工作要做好

在聊天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知识性话题,比如报警要打110,消防车是用来灭火的。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提高交流能力,还能增加母子的亲密度。

送给宝妈的寄语:

孩子与生俱来最大的本领就是模仿,像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孩子学得内容绝大多数来自日常生活。所以家长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注意用词,让孩子学是好的,但是要注意别学坏了。另外,不要嫌烦,育儿就是一个漫长而又在辛苦的道路!

每日一问:各位宝妈还有哪些教孩子说话的好方法呢?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