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CP出道!成都高新区携手重庆高新区,共建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

4月29日,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双方签署《重庆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CP出道!成都高新区携手重庆高新区,共建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

成都高新区与重庆高新区将共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构建“两极一廊多点”创新格局,以提升科技创新能级为导向,实施“六个一”重点任务,共同推进西部科学城、成渝科创走廊、内陆自贸港等建设,打造西部地区创新资源最为集中、双创生态最为活跃、产业发展质量最优、协同创新效率最高的标志性区域,成为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全面支撑和引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合建西部科学城

加快构建“两极一廊多点”创新格局

《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六个一”重点任务:

共建“一城”,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共建“一廊”,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共建成渝科创走廊;

共建“一高地”,推进优势产业合作,共建全国新经济示范高地;

共建“一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建西部创新创业引领区;

共建“一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建内陆自贸港;

共建“一机制”,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共建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都高新区与重庆高新区将发挥创新极核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两极一廊多点”创新格局。

其中,“两极”即以成都高新区为支撑的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以重庆高新区为核心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廊”即成渝科技创新走廊,涵盖成渝地区12家国家高新区,承载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多点”即成渝地区多个创新功能区和创新节点。

据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地将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全链条体系;联手成渝地区高新区共同打造成渝科创走廊,构建“成渝总部研发+周边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模式。

“双区联动”、强强联合

打造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引擎

签约仪式上,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新区一定主动挑大梁、共同打头阵、一起当先锋,希望能秉持成渝一家亲的理念,强化一盘棋的思想,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排头兵。

成都高新区与重庆高新区同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的高地,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将有效支撑和引领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长城战略咨询所副总经理王志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大的国家背景下,尤其是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个大变局下,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要发挥创新引擎作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共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提升区域整体势能,支撑西部科学城和中国经济第四极建设。

据悉,成都高新区聚集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院士工作站20个。2019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11667家,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累计达52295家,聚集高新技术企业2053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4件。

与此同时,重庆高新区聚集有高校院所14所,构建了以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形成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西永综合保税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多个新型产业园区,智能终端产值超过1800亿,是重庆市未来生物医药产业承载地。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曾那迦 实习生 王培哲

编辑 刘宇鹏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科技CP出道!成都高新区携手重庆高新区,共建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