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罰蔣凡:除名合夥人;認可蔣凡業績留下總裁位!

阿里重罰蔣凡:除名合夥人;認可蔣凡業績留下總裁位!

這個處罰可真不輕!

今天,阿里巴巴集團公佈了蔣凡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

該調查由阿里巴巴集團廉正部成立特別調查組進行,由阿里巴巴集團管理層形成了處理結果,阿里合夥人委員會也對此進行專項審議。

調查結果顯示,不存在利益輸送——如果存在,蔣凡可能已經被開除,甚至移交司法機關了,這是阿里不能容忍的紅線。

調查組就阿里集團對如涵電商的投資,以及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入駐、活動、引流、交易等做了全面的內、外部調查。

確認:阿里在2016年投資如涵電商的決策與蔣凡無關;蔣凡對如涵電商、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經營活動並無任何利益輸送行為。

於公,蔣凡很乾淨,所以,他才敢主動負荊請查。

同時,但調查組認為,蔣凡在公司重要的崗位上,因個人家庭問題處理不當,引發嚴重輿論危機。

因此,經阿里巴巴管理層討論決定對蔣凡作以下處分:

  1. 管理層提議並得到合夥人委員會批准,即日起取消阿里合夥人身份。
  2. 記過處分。
  3. 降級。職級從M7(集團高級副總裁)降級到M6(集團副總裁)。
  4. 取消上一財年度所有獎勵。

這個處理結果中,最重的其實是第一條。2019年,蔣凡剛剛入選,成為阿里巴巴最年輕的合夥人。

阿里合夥人是幹嘛的?簡單來說,是阿里巴巴的權力核心。

阿里合夥人通過提名半數以上的董事,間接控制了董事會,繼而就能任命包括CEO在內的管理團隊,合夥人藉此間接掌握了公司的戰略決策權;第二條限制未來公司領航人做出愚蠢決定,意思是可以罷免相關高管。

阿里合夥人制度從2010年運營至今,越發成熟。馬雲當初為了保住合夥人制度,甚至不惜放棄去香港上市。

合夥人的門檻也很高,首要一條就是堅守、維護阿里價值觀,有些高管儘管被提名,也未必能當選,也有入選合夥人,如曾鳴、陸兆禧等也會因為退休而離任。

不過反過來說,蔣凡此次受罰,就意味著其在阿里徹底沒前途了嗎?

未必,天貓、淘寶總裁職務還在,說明阿里依然很認可蔣凡的業務能力;但阿里同時也不是一家護短的公司,無論是誰犯了錯,都要接受嚴懲,合夥人也不例外。

看到處罰結果,圍觀者普遍覺得這個處罰力度很大,由此,阿里內外通過認可處罰結果,其實也間接寬容了蔣凡,給了蔣凡繼續大戰拳腳的機會。

蔣凡還年輕,此次儘管因私事兒損害了阿里聲譽,但於公,蔣凡守住了底線,也做出了成績,犯錯就要捱打,但捱打也不能抹殺成績。蔣凡經此打擊,重回原位,很不容易,但也不是毫無機會。

所以,與其說蔣凡很危險,倒不如說蔣凡還有機會——畢竟,他才35歲,蔣凡過去在業務上證明了自己,如今,他需要再一次證明自己,以更好的成績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