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照顧寶寶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晉升為爸爸媽媽的家長們就像是小馬過河一樣,每一步都在試探著走。
寶寶上學之前,家長們會覺得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就輕鬆了,但許多過來人卻表示: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在孩子上學的過程中,父母們會被學校的各種作業、通知弄得一個頭兩個大,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老師要求孩子統一訂學生奶,寶媽想了想選擇自己買
安琪的兒子在上幼兒園。這天,寶媽收到了老師的通知,通知裡說為了增強孩子們的營養,幼兒園要求孩子統一訂學生奶。
寶媽仔細一看群裡的牛奶圖片卻皺起了眉頭,她覺得這些牛奶還沒有自己平時給孩子喝的好呢,寶媽想了想就沒訂選擇了自己給孩子買。
沒過兩天,安琪發現兒子放學後卻是哭著回家的,兒子說:“每次小朋友們喝牛奶,老師都讓我出去玩一會再進來,這幾天小夥伴都不願意和我一起玩了。”
寶爸聽了兒子的話怒氣衝衝地對安琪說:“你是真的差這點錢嗎?”而寶媽聽到丈夫的指責也很委屈,都說是自願的了,自己想讓兒子喝好一點的牛奶怎麼了?
為什麼會出現案例中的情況呢?
案例中沒訂奶的孩子會被老師支出去玩,可能是老師怕孩子覺得大家都有喝牛奶自己沒有而產生自卑心理,
並不像家長想象中的那麼複雜。但是,3歲左右的小朋友沒有形成明確的是非觀,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看到孩子被老師叫出去玩就會覺得他是“特殊的人”。
小夥伴們在心理上和安琪的兒子產生了距離,也就會不自覺地拒絕和孩子一起玩。其實,從學校到社會,自願的背後從來都有很多不自願的選擇。
上學前,如何讓孩子更好的融入集體呢?
學校的環境和家裡是不同的,在學校中沒有人能全天只關注一個寶寶的情況和需求,做不到像家長一樣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作為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適應這種生活,最重要的是讓寶寶更好的融入這個集體。
1. 讓孩子適時做個小大人
3、4歲大的孩子有了自主意識,他們不希望別人將自己當成孩子來對待。這個時期,家長要適時跟孩子“示弱”,讓寶寶嘗試著照顧父母,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鍊了孩子的獨立能力,
而且也能提升孩子與他們交流表達的能力,日後上學也能更好地融入集體環境。2. 幫孩子創造社交環境
有些寶寶性格比較內向害羞,平時也比較宅,不願意出門交朋友。
面對這種情況寶爸寶媽們可以固定帶孩子出門做一些戶外運動,最好找一個比較方便孩子進行社交的場所,
比如公園、遊樂場等地方,幫助孩子創造社交條件,讓他們多和同齡人溝通交流。3. 擺正自己的心態
既然選擇了上學,那麼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應該擺正心態,做學生就要有做學生的樣子,不要將自己當成一個“特例”,這樣才能在日後更好的融入集體,和其他小朋友們友善相處。
【貼心寄語】
寶寶的成長需要家長格外關注,不能對孩子過度保護,同時也不能過度放縱,要掌握好尺度!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遇到什麼“自願”的事情嗎?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