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家兩個字,敗家也有兩個字

俗話說:“從來養志方為孝,自古傾家不在錢。”一個家的興旺與衰敗,從來不在財富的多少,而在治家之道,持家之法。

持家正,治家嚴,則傳承永在,經久不衰。反之,若持家無方,揮霍無度,則家中必有災殃。

01

敗家之禍,淫與賭

“色是削骨鋼刀,賭是萬惡之源”。人若沾染上淫和賭,不僅毀了自己,還會毀掉整個家庭。

餘華小說《活著》中的徐富貴,便是如此。

富貴從小到大,生活優渥,衣食無憂,父母年邁後,更是將祖上家業交給了他。然而,出生富貴的他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迷上了花天酒地的日子,後來被人設下賭局騙光家產。

就是因為賭和嫖,一個闊少爺就這樣變成了一個窮光蛋,更是把好好的一個家,弄得家破人亡。

林則徐曾寫下“十無益”,其中一句便是“淫惡肆欲,陰騭無益”。生而為人皆有慾望,這本無可厚非。可過度貪色,放縱慾望,不僅損害身體,還會腐蝕精神,消磨意志。

《古今賢文》所謂“萬惡淫為首”是有大道理在的。只因淫,既是最傷身的行為,也是最敗德的行為。人這輩子,最大的敗相和下流相,就是縱慾。

“陰騭無益”,陰騭就是積陰德。一個縱慾無度之人,跟積陰德是半點關係也沒有的。如何才是真正的積陰德?節制自己,修養德性。

賭更是讓人走上不歸路,它迎合了人們不勞而獲的投機與僥倖取勝的心理。“心如欲壑,后土難填”,人一旦被慾望所控制,多少東西都填不滿。

人生在世,唯有用德行來抵禦情慾,用理性來剋制貪念,樹立正確的三觀,才能過好一生。

守家兩個字,敗家也有兩個字


02

治家之道,在於勤

“福”生於勤儉。李鴻章說:“勤儉二字,能定人之恆久。”

一個家庭長久的福氣,是從勤勞、節儉兩處積累得來的。勤能開源、儉可節流。福報就從中滋養,進而使整個家庭長享富貴安樂。

曾國藩說:“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後人惜餘福,除卻勤儉二字,別無做法。”

曾國藩幼時與父一起學習,早起晚睡,勤學不綴。《曾國藩傳》一書中講到,他靠“勤”熬出了淵博的知識,也磨鍊了堅韌的意志。

功成名就之後,曾國藩依舊以“勤”為先,不光自己身體力行,還讓家人也恪守遵循。他堅持給家人寫信,為他們批改文章,並講述自己的處世之道。

在曾國藩的影響下,曾家兒男全都半耕半讀,出行不許坐轎,在家不許叫人添茶倒水,甚至砍柴種菜這種事都要親力親為,不存半點官家習氣。女眷從嫁入曾家起,亦有長輩教導她們下廚做飯、織布紡紗,亦不因出身富貴就不事勞作。

他的後世更是記“勤”於心,至今八代未出一個敗家子。

“凡一家之中,勤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家財萬貫,亦會因“懶”而敗;身無分文,也可因“勤”而興。

坐吃山空,不知進取,早晚會一無所有。唯有勤快起來,堅持下去,人才能愈好,家才會愈興。

守家兩個字,敗家也有兩個字


03

持家之法,在於儉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蓄積足恃。”生活中有不少人認為,在物質充裕的今天,勤儉的美德已經過時了,其實不然。

只要家中養成了驕奢的惡習,子女都好逸惡勞,就會做出很多荒唐的敗家之舉,一個不肖子孫胡亂揮霍,就能導致家庭的衰敗。唯有保持勤儉,切忌奢華浪費,才能呵護好每一份幸福,才能知足常樂,才能更用心地體會生活本身的美。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儉以養德,奢之大惡。節儉自古以來都是高尚的德行,但奢侈往往讓人們私慾膨脹,導致大禍。

寫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人李紳,自從發跡之後,便生活奢靡,揮霍無度,最終落得個“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下場。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唯有保持節儉的好品德,方能堅守清貧、廉潔自律。

范仲淹幼時喪父,生活清苦,每日劃粥斷齏。長大後又一心向學,不奢侈浪費。成家立業後,更是以“節儉清廉”為準則,他以道德傳家,憑一人品行開百年家風,被後世所敬仰。

“錢財莫輕,勤苦得來;奢華莫學,自取貧窮”,勤儉節約,是一個家庭至關重要的家風。

“傾家二字淫與賭,守家二字勤與儉”。一個家庭不管有多殷實,都經不起這兩種毒害。

家正,人才不斜。避淫賭,守勤儉,一個家庭方能興旺昌盛,福澤後人。

守家兩個字,敗家也有兩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