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罪,老天都知道!”五言詩鼻祖李陵終被歷史淹沒

匈奴北海的荒漠中,李陵幾乎每天都要與蘇武在一起喝酒。

這一天,李陵又說:“您就聽我一句吧!人生如朝露,一個人在這樣的苦寒之地,誰能理解什麼是真正地信義?!”

蘇武答:”我的心早就死了,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的官職)一定要我歸降的話,等我們今天高興完了,我就死在您面前吧!“

李陵大哭。

”您是真正的忠義之士,我的罪,老天都知道啊!“

話至此處,李陵起身告別蘇武,他此時的心一定比西域凜冽的風更刺、更冷。

“我的罪,老天都知道!”五言詩鼻祖李陵終被歷史淹沒

李陵與蘇武

大漢朝是回不去了,那裡已經沒有一個能說上話的人,他的全家都被漢朝殺了。那些蜚聲長城內外的日子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他早已身敗名裂!

可是深戀故土的心卻不受控制,巨大的痛苦和悲哀籠罩著他。

漢昭帝即位後,又過了多年,匈奴與汗和親,蘇武得以歸漢,李陵為稀稀疏疏的蘇武一行送行,淚眼朦朧中他情不自禁地吟唱:

徑萬里兮度沙漠,

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頹。

老母已死,

雖欲報恩將安歸?

“我的罪,老天都知道!”五言詩鼻祖李陵終被歷史淹沒

李陵送蘇武

唱完,他將憂傷悲痛之時寫下的五言詩稿鄭重地遞給了蘇武,希望他能帶回故鄉。在這些詩稿中最著名的一組《別蘇武詩》,其中一首是這樣的: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

仰視浮雲馳,奄忽互相逾。

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

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其情感之綿長、空間之遼闊,意境之深遠,在眾多抒情詩中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然而,李陵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卻不多,南朝文學批評家梁鍾嶸曾在《詩品》(該著作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梁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中這樣評價:

”其源出於《楚辭》。文多悽愴,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諧,聲頹身喪。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翻譯過來就是:李陵的詩內容多悽愴,屬怨詩,李陵出身於名家,有特殊才能,只是生來的命運不和諧,名聲頹敗,身體喪亡,如果他不遭受那麼多的辛苦,他的詩怎麼能達到這種境界!

在論述班婕妤(漢)的詩,說:“其源出於李陵。”

論述王粲(魏)詩的詩,說:“其源出於李陵。”

論述曹丕(魏文帝)的詩,說:“其源出於李陵。”

這三位均為五言詩的代表人物。可見,李陵乃是五言詩的鼻祖。

杜甫在《解悶十二首》中說:李陵蘇武是吾師,孟子論文更不疑。

在提及李陵時,杜甫不獨尊李陵,而將李陵與蘇武、孟子並列,小心謹慎。

然而更多的人連這種小心謹慎都不願,乾脆提都不提李陵這回事。

這是降將李陵的悲哀!

能夠寫出如此優秀五言詩的李陵,終被正統歷史故意淹沒和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