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年電影發展史,看中國導演的成長與變化

去年我在電影院觀看了《流浪地球》《哪吒》《海上鋼琴師》《小羊肖恩》等影片,可以說涵蓋了國產電影、歐美電影、動畫電影、文藝片、商業片、科幻片等類型。我聽到很多人抱怨國產電影還是太落後,我就一直在想,落後的點在哪裡?是什麼導致的?

這個鍋應該廣電總局來背嗎?還是應該編劇來背?國情來背?部分觀眾的審美來背?這個答案其實很複雜,並不是誰能夠全權承擔得起的。

我的閱片量在1000部以上,對於一個非專業人士來說,還勉強可以;但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就實在是太慘淡了。我一直試圖找到專業人士的看法,看看理性客觀的專業分析。

王小魯正是這樣一位專業人士,他是電影學博士,現供職於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經濟觀察報》和《南方週末》的專欄作家,出版有《電影與時代病》、《電影政治》。

《電影意志》是王小魯近年來發表於《經濟觀察報》《南方週末》等報刊專欄的影評文章精選集,所提及的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到2018年的電影。他以其一貫秉持的美學視野、鋒芒畢露的用筆,梳理出一部1980年以來的中國電影備忘錄。主要談論的是中國電影,但因為涉及到電影理論、文學理論,以及同類型電影對比,所以對歐美的電影也有所提及。

眾所周知,現在數量最多的肯定是商業片,同時還有紀錄片、獨立電影等,這些影片在這本書中都有所提及。那麼到底是誰決定了一個影片的風格、走向、情感表達、主題?我的理解是,導演。

下面具體來說說,導演怎麼決定了一部電影。

從40年電影發展史,看中國導演的成長與變化


1.導演所處的時代

這點也可以被稱為是政治背景,或者時代背景。我們必須得承認,不同時代背景下所拍攝出來的電影是不一樣的。不同時代背景下,想要表達的東西,能夠表達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廬山戀》裡的郭凱梅是知識分子,還明目張膽地在廬山美景下練習英文,但在晨讀中用英文喊出的句子必須是:I love my motherland! (我愛我的祖國)

在張艾嘉的《嘉年華》中,已經可以討論女孩遭遇的侵了。

導演在時代不允許的時候,想要表達,但無法表達,就用字幕,或者演員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但不說明,而這一切的方法和程度都是看導演如何決定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可以表達的內容越來越多,導演的表現手法也越來越豐富,《我不是藥神》將嚴肅的社會思考包裹在喜劇的表達方式當中。

所以,導演所處的時代,他對時代的思考,他想要表達的有關時代的內容,他想要表達主題的方式,他如何實踐個人自由,這一切都影響著電影最終所呈現出來的面貌,自然也就決定了電影的樣子。

從40年電影發展史,看中國導演的成長與變化


2.導演的原生出身

導演的出身,也就是他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會影響他以後所拍攝的內容、他所關注的人群,他想要表達的主題,他的意識形態,和他的表達方式。在以前,只有少部分人有資格進入演藝圈,比如謝晉、陳凱歌,普通人是進不去那個圈子的,比如賈樟柯其實就是極為少數的平凡人了。

萬瑪才旦以“藏族作家”著稱,是少數的能夠同時用漢語和藏語創作的作家,作品都是有關藏族的。他的電影的敘事節奏和人物動作都非常緩慢,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安定,但是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枯燥、呆板,但是萬瑪曾說:“其實生活中的人物比電影中還要慢。”這是他習慣的西藏的節奏。

林鑫導演在北京或雲南的獨立電影放映場所是紀錄片導演,回到銅川是銀行職員和市政協委員,還是個畫家,同時他還是三里洞煤礦瓦斯檢查員得的兒子,這些身份綜合塑造了他的紀錄片面貌。他的理念是:“儘可能忠實地將生活轉化為影響……儘可能簡樸直接,避免過多的修辭。對紀錄片來說,忠實記錄永遠是第一位的,藝術只能尾隨其後。”

王小魯在《電影意志》中寫道,陳凱歌是骨子裡的精英文人,他的作品是文人電影,它的釋意需要更多的學問和修養,這與他慣常的追求有關—在商業模式線下儘量完成自我表達。比如《無極》《霸王別姬》《妖貓傳》裡面的文化內涵都是非常深刻的,和很多無厘頭或者二次元的電影,完全不是一個類型。

從這三位導演截然不同的出身和電影中,我們能夠看到,出身對導演的影響之大,影響到的不僅是三觀,更是他們的切入角度、關注點、思維模式。不同的出身,就是會拍出不同的電影,這是它們骨子裡的東西。

從40年電影發展史,看中國導演的成長與變化


3.導演的成長軌跡

我們會發現,在同時代,類似出身的導演,他們的作品也可能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個導演在不同時期的電影,也是不同的。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只能是導演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人生閱歷和所處環境對他們造成了影響,讓他們擁有了變化的、處於成長中的三觀,因此而拍攝出不同的電影。

這裡舉一個例子,馮小剛,他的處女作《永失我愛》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故事,到後來連續推出的賀歲電影《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講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或者說是窮人的故事。《芳華》《非誠勿擾2》都表現了中國式的犬儒哲學,是對社會矛盾的廉價化解,因為這種哲學沒有討論個體尊嚴問題,作者王小魯認為這裡面可能包含著馮小剛個人財富增長史中的真實情感。

導演本人也在成長,每個人都是變化的,他們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信息,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和事,他們的三觀在變化,他們關注的重點也會變化,拍出的電影自然就會在個人無意識中發生改變。

從40年電影發展史,看中國導演的成長與變化


寫在最後

很喜歡《電影意志》中的這句話,"‘電影意志’有其路線和趨勢,雖然它可能在特殊時期,被各種力量暫時改變,但我仍然相信其有光明的走向"。隨著導演的出身和成長越來越多元化,隨著社會和人們的觀念日新月異,相信中國電影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