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博士撂下狠话:校长若不是他,黄埔军校宁可不办!何至于此?

1923年8月,蒋介石受中山先生委派,带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离开广州赴苏联考察,考察团收获颇丰,其中就有:苏联将帮助中国在广州建一所军事学校,这所全新的军事学校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黄埔军校。

军校决定建在广州,然后就该确定黄埔军校校长人选了,会议上,有人提议中山先生自兼校长一职,孙中山则认为蒋介石是最合适的校长人选,另外,仿效苏联,在黄埔军校增设党代表一职,建议由廖仲恺出任党代表。

大家对廖仲恺任党代表的提议没有异议,但是大部分人都反对蒋介石当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在黄埔军校筹备期间,蒋介石几次三番撂挑子,动辄就发脾气、使性子,从广州跑回溪口老家。

孙博士撂下狠话:校长若不是他,黄埔军校宁可不办!何至于此?

陈炯明

大家认为,蒋介石这个人的心智不够成熟,且自负、傲慢,做事没有担当,把黄埔军校交给这样的人实在不合适。

几次争执后,中山先生拍板了,他不再给反对者一点余地:“校长一职就由蒋中正担任了,黄埔校长若不是他,我宁可不办黄埔军校!”

中山先生说出这样情绪化的话来,让与会者很感意外,大家知道,在此之前,中山先生最信赖的年轻人是朱执信,可惜他在1920年就遇刺身亡了。

而今,蒋介石在中山先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越了朱执信,中山先生认为:在国民党内,既懂军事,又能与自己肝胆相照者寥寥无几、不可多得,只有蒋介石“勇敢诚笃”,有能力,又忠诚可靠。

孙博士撂下狠话:校长若不是他,黄埔军校宁可不办!何至于此?

​孙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甚至预言:蒋介石“将蔚为军官中之大器”,训练出“中华民国第一劲旅”。

1924年5月3日,委任状下来了,蒋介石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同时还兼任了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蒋介石何德何能,居然能让中山先生如此青睐有加,格外信任,甚至不惜左右幕僚的一致反对,撂下那样的狠话,而委以重任,究竟何至于此?

后来有人分析认为:蒋介石是陈其美的结拜兄弟,又是浙江同乡,而陈其美与黄兴两人是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因此关系,陈其美向中山先生引荐蒋介石顺理成章,且非常有分量。

另外,广州观音山上那三炮犹如“催化剂”,不管蒋介石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永丰舰上,在“催化剂”助力之下,蒋介石与中山先生的关系“更上一层楼”,彻底获取了孙中山的信任。

孙博士撂下狠话:校长若不是他,黄埔军校宁可不办!何至于此?

孙中山、宋庆龄重登永丰舰

​孙中山、宋庆龄重登永丰舰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粤军第四师师长熊略的大炮开火了,目标是广州观音山南麓的粤秀楼,这是中山先生在广州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熊略后来声称,他的炮兵共发射了3发炮弹,而打死孙中山并不是真正目的,只是希望这三炮能够把孙中山赶出广州去北方。

这一事件史称广州“616兵变”,陈炯明与孙中山兵戈相见的根本原因是政见不同。

陈炯明原本是孙中山的得力干将,但是,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实现欧美民主国家那样的“联邦制”,孙中山则主张用武力实现南北统一。

双方各执己见,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当孙中山命令陈炯明率军离开广州北伐时,陈炯明命令熊略向观音山开跑,他用三发炮弹表明了自己最后的态度。

孙博士撂下狠话:校长若不是他,黄埔军校宁可不办!何至于此?

孙中山、宋庆龄合影

但是,陈炯明很快就意识到,那三发炮弹惹下大祸了,不但与孙中山彻底撕破了脸,还把自己逼入了绝境。

6月16日晚,孙中山从广州脱险,两天后,中山先生给蒋介石发去急电,电文字数不多,大意是:我这里出事了,非常紧急,盼你尽快回来!

此时的蒋介石正在浙江溪口老家,出道以来,每逢“事业”遇到挫折,或情绪陷​于低谷时,蒋介石都会回浙江溪口的老家住上一段时间,以“舔舔伤口”。

几天后,蒋介石从上海赶到了广州,登上永丰舰,见到了刚经历叛乱、情绪激动的中山先生。

有言道“患难见真情”,在得力干将背叛自己、手下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尤其是武将严重稀缺的情况下,蒋介石的到来,令孙中山异常兴奋。

孙博士撂下狠话:校长若不是他,黄埔军校宁可不办!何至于此?

蒋介石、孙中山合影

蒋介石马上接管了海上作战指挥权,中山先生等人的情绪逐渐恢复安定,广州的时局迅速平稳下来。

中山先生不禁对蒋介石赞赏有加:“蒋君一人来此,不啻增加二万援军。”

蒋介石在关键时候出现在孙中山身边,也许是历史的偶然,但是,他的此番举动给身处绝境的孙中山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蒋介石在永丰舰上陪伴中山先生长达40多天,中山先生欣慰之余,还有了“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的感言,蒋介石俨然已经成为中山先生患难中唯一的知己。

而在此前,蒋介石一直郁郁不得志,在他既往的经历里,蒋介石曾经“五就五去”,中山先生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总的来说,是陈炯明与孙中山关系的破裂促使孙中山向苏联加速靠拢,也可以这么说,陈炯明在广州观音山放了三炮,为蒋介石创造了获取中山先生信任、日后平步青云的契机。

孙博士撂下狠话:校长若不是他,黄埔军校宁可不办!何至于此?

蒋介石(敬礼者)

成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志满意得,他也没有辜负中山先生的期许,不久之后即倾尽全力,发动了东征讨陈行动,直至把陈炯明军彻底击败。

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本想摆脱旧军阀的制约,建立一支可控的革命军队,可是,中山先生去世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个旧军阀倒下了,另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诞生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