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穷你弱,谁也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

你奶奶是一个爱说实话的人,一辈子经历的事情很可能就是共和国发展的历史缩影。

天气晴朗的一天,她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语重心长的告诉你,算上你父亲这一辈,你们一家已经四代人都是穷人。

志向远大、已经初识社会面目的你对穷人的理解已经和她有些差距了。

但你还是对现实不满,对自己的人生不满。

你也是一个努力向上、在别人看来是用尽全力生活的人青年人。你不怕苦,小学四年级就能够自己去村子里的砖厂搬砖一天挣个三四十块钱补贴家用。

上了初中,饭店端盘子、洗碗是你暑假最常干的工作。

高中三年的暑假,你几乎都是在省城的商场里度过的。

就连实习的时间里,你也不闲着,白天上班,晚上去给人代驾,一晚上三百块。

有一次,晚上开车,因为实在太困了,差点出了车祸。

这样的环境,你也没有放弃。虽然你想到自己那个常年患病,并早早的丢下一大家子人就离开这个世界的父亲。

你开始憎恨自己的家人。但这样的念头仅仅在你的脑海里停留了不到十分钟。

母亲对你来说,除了没和你商量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以外,对你的成长根本丝毫不关心,现在你们的母子关系就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给你打电话让你拿几百块钱回来。

在别人的眼里,你是一个孝顺懂事聪明能干的小伙子。

可你并不愿意这么想,如果不是生命的际遇如此,你更不愿意同这样坐吃等死的家人一同生活。

没有人理解你的难处,你也不愿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你只是默默的坚持着生活着,再苦再难你觉得总会过去。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孤立无援,身边连一个可以依靠的人都没有。上帝似乎都遗忘了你的存在。把你扔在世界的角落,让你自生自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这能怪你吗?显然不能。


从什么时候开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你穷你有理、你弱你有理、你小你有理,总之你比我好就该让着我。

不得不说,西方世界从历史的终结以后,白左对世界最大的破坏就是把这一套道德绑架的理论发明了出来,并跨洋传播。

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共同写了一本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职: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他们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两位作者在书中探讨了非常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最终得出的观点是,贫穷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穷人对生活的选择方式与态度起了重要的效果。扶贫政策为什么会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制度设计的初衷不是授人以渔,而是直接给他们改善生活的结果。比如直接给钱给物,这样越来越多的援助,让穷人丧失了主动脱贫的积极性。穷人对教育的投资、对未来的投资远远少于他们对实现眼前的一些事情,只享受当下、注重当下,当然永远无法走出贫穷的怪圈。

穷人的思维误区、短视,我也没有能力规避,唯一的不同我出生在一个体系完善自动运转的社会,而他们的社会是残缺的。贫穷的本质不是资源匮乏,社会体制落后,而是人性使然,想要避免掉进穷人思维的陷阱那就必须学会用理性的精神,去克制人性中的短视,避免用直觉思考问题。


有一句古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Those who abandon themselves to despair can not succeed.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

第二部分,我们通过《贫穷的本质》分析了贫穷的原因,也对我们之所以贫穷有了认识。那我们该怎么做?当然需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依靠自己的努力。

那么说你之前所做的事情还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吗?当然不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来积淀,打基础。你所做的那些事情都是在为你今后的成长打基础,是利长远的事情。

人出生在哪里,出身如何是自己没有办法决定的。但人们有权决定自己的一生如何生活度过。

短暂的抱怨、焦虑当然是生活的常态,但不能因此长久的陷在抱怨的情绪里。

重整行装,尽快启程,是我们从逆境中迅速重生的唯一途径。

绝望和困境,并不能束缚住一个愿意努力奋斗的年轻人。

绝望和困境是短暂的,总会被时间的炮弹击碎。

记住,靠谁都没有自己靠得住。

也许别人能给你的恰恰是一个束缚你取得更大成就的枷锁。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你穷你弱,谁也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