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 取得階段性成效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圍繞推進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我省目前已完成全省14類223處各級各類保護地本底調查,制定了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辦法和方案、自然保護地分類標準,修訂完善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為今年正式建園打下基礎。加快編制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自然保護地兩個總體規劃和青海湖、崑崙山兩個國家公園規劃,為國家公園集群建設打下基礎。

三江源國家公園,是我國首個體制試點的國家公園。因其覆蓋範圍廣,地處三江之源,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探索構建了省州縣鄉村全覆蓋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基本解決了“九龍治水”和監管執法碎片化問題;建立了行政管理體系,實施了4縣大部制改革,整合林業、國土、環保等部門職責,在3個園區設立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解決了自然資源執法監管碎片化問題;設立生態保護管理站,在鄉鎮政府增掛保護管理站牌,全面建立了集中統一高效的保護管理和執法機制。

如今,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自然保護區、重要溼地等各類保護地功能重組,初步實現整體保護、系統修復、一體化管理。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已具備今年底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條件。根據規劃,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將逐步實現從打好基礎向提升質量轉變,從制度建設向鞏固完善轉變,從探索試點向全面推進轉變。按照2020年、2025年、2035年三個時間節點設立目標,逐步推進建設。

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引領,祁連山國家公園堅持創新推進體制機制試點,機構建設取得新突破,省、州、縣3級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為今年底如期設立國家公園奠定了基礎。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保護取得紮實成效,完成祁連山綜合治理工程、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年度建設任務,祁連山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以“村兩委+”共管模式為管護體系,進一步拓展15個村,40個標準化管護站建成交付使用,管護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按照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我省要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立法,加快《青海省自然保護地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出臺。從今年起,制訂實施的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籌辦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推進地球“第三極”保護。深入推進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穩步推進青海湖、崑崙山國家公園規劃編制。啟動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數據庫建設,推進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監測點、野生動物救護設施建設,不斷提高保護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