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劉勇: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睛。柔媚的春光裡,當略帶涼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義隆永鎮方家營子村的一戶農家院,院落乾淨整潔。

結束了一上午的勞作,劉勇哼著小曲回到了家,“媳婦兒,牛餵了嗎?”他一邊拍打著衣服上的灰塵一邊朝屋裡詢問。在劉勇看來,自家的10頭牛長得似乎比別人家的壯實一些,所以經營起來也格外用心。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2015年,因劉勇父母均患有腦血栓,需要不斷吃藥和治療,家裡5口人僅靠28畝地的收入維持生活。因病致貧,劉勇一家成為了建檔立卡貧戶。

2016年,他利用精準扶貧資金15000元買了2頭基礎母牛,年末實現了脫貧。

2017年,一心想發展養牛產業的劉勇又貸款買了2頭,到現在除了賣掉的5頭小牛犢,已經發展到了10頭牛。隨著養牛數量的增加,劉勇還在村裡流轉了30畝土地供應養牛所需的草料。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2019年,勤勞肯幹的劉勇夫妻倆年收入已經達到了10萬元,他家新建了寬敞的牛棚,還買上了播種機。

這幾年牛的市場價格穩定,劉勇也越來越有幹勁兒,現在的劉勇已經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也成了許多脫貧戶的奮鬥目標。

“養牛就是這樣,越精心,牛越長膘……”劉勇細緻的給牛添上草料,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人生之路,以勤為徑,焉得幸福。2020年初,劉勇又在農業銀行申請了5萬元小額貸款,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把養牛產業發展的更好。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圖文:李美琦


宋和:“是好政策讓我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美麗的哲日都村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四月,春風輕拂,驅車前往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哲日都村,整潔的街道、乾淨的院落、統一的院牆,通村水泥路兩旁的耕地,經歷了寒冬的洗禮,正為迎接新一年的耕種蓄勢待發,這一切都反映出農村生活越來越好,脫貧戶日子越過越紅火。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走進脫貧戶宋和家,牆面上習近平總書記“騰飛中國夢”的年畫映入眼簾。老宋告訴我們這是過年時特意貼的,他對黨和政府充滿了感激。64歲的宋和患有肺病,老伴周淑香四年前患上了慢性心臟病,治療花費近10萬元,老兩口每年的醫藥費將近5000元,生活很窘迫。“那幾年房子也是破得很,我們倆就種5畝地的玉米,一年下來掙的幾千塊錢能幹啥呀!”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老宋一家在2017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好了,去年在扶貧政策的扶持下,我們老兩口在醫療、養殖產業上得到了幫扶,這個住院兜底政策真是太好了,我也不用發愁了,解決了不少事呢!”2018年,老宋依靠產業扶持資金購買了1頭牛,又利用4萬元貼息貸款買了3頭牛。如今,家裡牛存欄7頭牛,這讓老宋十分高興。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村裡的幹部天天為咱脫貧致富著急上火,再不玩命幹都對不起人家。”老宋幹勁兒十足,家裡的3畝地也種上了萬壽菊,加上當生態護林員的1萬元工資,老宋心裡有了底兒。日常護林工作比較辛苦,每天要走10公里路,但老宋一直堅持著。“不管咋樣,咱必須踏實幹工作。前年我脫貧‘摘帽’,我覺得是好政策讓我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靠著自己的雙手,我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好!”

圖文:王 陽


【脫貧故事】德木其格:“我申請,退出低保!”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奈曼旗固日班花蘇木查干淖爾嘎查建檔立卡戶德木其格,前段時間主動來村上將自己的低保退出申請書交到了黨支部書記白音吉日嘎拉手上。固日班花蘇木政府一位幹部知道後驚訝地說:“在農村,主動退出低保的人還真少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4月14日,記者來到查干淖爾嘎查德木其格家。院子裡,一名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正用手攙扶著一名婦女,這便是德木其格和他的妻子,“你們先進屋昂,我倆走得慢。”話語間流露出德木其格對妻子疼愛有加。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這是一幢10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屋前半畝見方的菜園,小院不大,卻井井有條,看得出主人的乾淨、勤快,後院則是“牛羊滿圈”。

進了屋,迎面而來的是德木其格的女兒謝秋花,見到我們,秋花顯得有些沉默寡言,只是滿臉堆笑。“再過陣子吧,等疫情過去,我就打算回學校那邊工作。”秋花2018年大學畢業,由於母親病情惡化,去年一年也沒出去找工作,在家幫助爸爸分擔農活和照顧母親。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片刻,德木其格和他的妻子進了屋,妻子在10多年前患了腰間盤突出,在2018年由於病情惡化導致了癱瘓,但在丈夫德木其格悉心照料下,病情好轉了很多。德木其格的妻子始終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我們,但是她握著我們的那雙手,雖然瘦小卻剛勁有力。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自從得了病,她不怎麼說話了。”德木其格把妻子扶到輪椅上。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這些年,由於妻子患病,德木其格承擔了家裡家外的所有活計,喂牲畜、種地、侍弄菜園,凌晨四點就要起床去放羊,閒暇時還去鎮裡打零工賺錢,緩解家庭的窘況。最令他發愁的是前些年女兒的學費和生活費,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一刻都不敢休息”。好在女兒大學畢業了,妻子經過兩年的精心照料,病情逐漸好了起來,“現在自己能吃飯了,平時慢點溜達,自己也能走了。”德木其格的話語中透出著堅毅和自信。

如此窘迫的家庭,怎麼可能申請退出低保?

德木其格沒有馬上回答我們的疑問,他安安靜靜地算了一筆賬。“老伴兒前年手術花了7萬元,報銷了6.3萬元,又通過旗裡扶貧的大病兜底4000元,算下來我們看病只花了3000元。當時,僅有的10畝地還種了黃貯,如果沒有政府的救助,我老伴兒不可能接受這麼好的治療。”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我心裡還有一筆賬——我們全家一年領低保9750元,今年家裡賣了1頭牛和60只羊羔子,掙了5.7萬元,再加上村裡公益性崗位給了我8760元,護林員工資1萬元。”德木其格說:“想要脫貧不能只靠國家政策,自己也得努力幹!現在我都快成村裡的富裕戶了,咋可能還吃低保呢!前些天,我們一家三口就商量,不能忘了黨的恩情,這低保得退了。”

於是,德木其格一家在查干淖爾嘎查的微信群裡鄭重表示,“我們自願退出低保,讓給村裡更需要的人。”在德木其格的帶動下,村裡的寶巴圖、席寧布也相繼表了態,要求退出低保,村黨支部書記白音吉日嘎拉看到微信時很震驚,也很感慨,“在全旗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他們三戶的舉動,更加堅定了我們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信心。”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低保退了,以後的日子會變成什麼樣?德木其格告訴記者:“我們準備貸款擴大家裡的養羊規模,別人能幹成的事我們也一定能行!”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記者手記:

窮不可怕,最怕志短。

採訪中,德木其格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感謝黨的恩情。當前全旗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的衝刺階段,一項項民生實事逐項兌現、一塊塊發展短板正在補齊、一個個貧困村逐步退出……貧困群眾收穫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已經成為廣大貧困群眾的肺腑之言。採訪中,德木其格講述這個家庭變遷時沒有流淚,講述如何照料妻子時沒有流淚,但當說到感謝黨和政府的恩情時,卻熱淚盈眶。這眼淚是對黨和政府關懷扶持的深情感激。當脫離貧困的希望來臨時,他們不等不靠不要,將一個家庭戰勝貧窮的志氣寫在退出低保的申請中,折射出在脫貧攻堅中農牧民堅強不屈、奮力拼搏的精神和勇氣。

圖文:王 陽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編輯:韓牧仁

審核:李文靜

終審:侯顯峰

王愛國

聽,春天裡的脫貧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