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智破女鬼案

紀曉嵐智破女鬼案


陽春三月,紀曉嵐和乾隆君臣二人微服出了京城,一路遊山玩水向江南而來,沿途果然是桃紅柳綠青山如黛。兩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進入了江西地界。這一日中午時分,兩人到了廣信府,只見街上店鋪林立百貨雜陳,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呈現出人旺物豐的景象。

乾隆心裡十分高興,對紀曉嵐說:"紀愛卿,朕的大清江山可不可稱為太平盛世?"

紀曉嵐知道乾隆愛聽奉承話,連忙回道:"千古一帝、千古一帝英明!"

乾隆哈哈大笑,便賴著不想走了,踅進街邊酒樓想聽聽百姓是如何對他頌揚的。不料,兩人坐下不久,卻聽到了一件蹊蹺的事,滿樓的茶客都在竊竊低語述說昨夜知府大人竺必正的獨子竺夢華遇鬼驚嚇而死的傳聞。乾隆頓時掃了興,起身要走,紀曉嵐卻一把拉住他:"臣正在撰寫一部《閱微草堂筆記》,正愁著找不到好資料,皇上不覺得這事來的奇怪嗎?況且這竺大人……"

乾隆一想,對呀!前人說狐談鬼,不過是消夏閒聊而已,大清的朗朗乾坤,哪有真的鬼?此事的確來得怪異。便說:"這竺必正朕在京也曾聽說過,是個剿匪安境的功臣,愛民如子的好官,難道要朕公開身份去撫慰不成?"

紀曉嵐笑著搖了搖頭,附耳對乾隆說了一番話,乾隆一聽頓時睜大了眼睛瞪著紀曉嵐,紀曉嵐在一旁打揖陪笑道:"請皇上委屈一下。"乾隆想了想,也就無可奈何地答應了。

這天下午,竺府突然來了行醫的師徒二人,不用說,這兩人便是紀曉嵐和乾隆了。紀曉嵐手搖行醫響鈴,乾隆揹著大藥箱進了竺府。竺必正是個鼻直口方白麵微須年約五旬的中年人,他請紀曉嵐上坐看茶,略略閒述之後,紀曉嵐便問道:"不知貴公子是因何事而亡的?"竺必正長嘆一聲說起了竺夢華遇鬼之事。

原來這廣信府城東有一座雞鳴寺,雖地處偏僻卻環境優雅。三個多月前,有一天黃昏竺夢華訪友歸來,路經雞鳴寺,在朦朧月色下見一位身著紅裙的美麗女子,那女子與夢華擦肩而過時,對夢華微微一笑。過了幾天,夢華在竺府後門閒看街景,不想又見著這個女子獨自一人提著燈籠從門前走過,他這才看清這女子生得眉似柳葉目如秋水,豔麗非凡。自從那夜遇見這個女子後,竺夢華眼前常出現她的倩影,現在又碰上了,自然不肯放過這好機會,他就上前與這女子搭話。

女子自稱姓辛名十娘,家住雞鳴寺附近,今夜是從姨母家歸來,因為行多了路,雙足微疼。竺夢華便請辛十娘進府略事休息,誰知兩人一見鍾情,從此辛十娘每夜都來與夢華相會。辛十娘每次來時悄無聲息,走時也是飄然而去,問她家住何處,卻又笑而不答。時間一長,便引起了竺夢華的好奇之心。

三天前的晚上,辛十娘又來了,兩人談至雞鳴時她才離去。竺夢華便尾隨其後,行至雞鳴寺便不見辛十孃的蹤影了。次日日上,竺夢華進了雞鳴寺,忽見偏殿裡擺了一副紅漆棺木,棺前靈牌上寫著"亡女辛十娘"幾個字,他驚訝地移開棺蓋,看見棺中躺著的女屍正是昨夜的那位女子,才知數月來與自己相處的女子竟是個鬼,頓時驚嚇得大叫一聲便倒在地上。等行人發現後抬回府中時,已是氣息奄奄、神志昏迷,不久在"有鬼、有鬼"的驚呼聲中死去。

竺必正的這番敘述讓站在一旁的乾隆聽得瞪著眼珠一愣一愣的,紀曉嵐又詢問了竺夢華的身體容貌、平日行止,才微微一笑道:"大人想不想讓公子死而復生?"

竺必正一聽立刻下跪道:"神醫能有起死回生的良術,下官哪有不想的道理?"

"那你就得依我的一個條件,我們須進住公子的原屋,隔壁備一間給我這徒弟住。我們在施行醫術期間,不準任何人前來干擾。"

竺必正連聲應道:"依你十件都可以!"急忙吩咐下人按言去操辦。

來到居處,乾隆急不可待地問道:"紀愛卿,你難道真有辦法讓死人復活?"

紀曉嵐笑道:"臣平日農醫卜巫之書無所不讀,三教九流之學無所不通,您就等著瞧吧!"紀曉嵐走進竺夢華房中,將門窗關閉,過了片刻,門一開,一個活的竺夢華就走了出來,揖道:"皇上您看如何?"

乾隆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紀曉嵐易容裝扮的,更覺莫名其妙,說道:"紀愛卿,你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皇上別急,您不是想見識一下這女鬼嗎?這女鬼今夜必來。不過皇上的'回香'須借微臣一用。"紀曉嵐嘻嘻一笑回道。這"回香"是當年香妃從回疆帶來的,有一種常人不易覺察的特殊香味,自從香妃去世後,乾隆每日就帶在身上,甚為珍愛,平日不許任何人碰一碰。乾隆被紀曉嵐吊起了好奇之心,就痛快地拿了出來。

這天晚上,辛十娘果然來了。乾隆在隔壁聽到一個女子銀鈴般的聲音與紀曉嵐說說笑笑,心裡癢癢的,好在他事先在牆上鑽了一個小洞,附在小洞裡一看,倒吸了一口涼氣!這辛十娘身穿石榴紅長裙,體態窈窕勻稱,著實是國色天香,非常可愛。他在心裡又惱又羨,暗暗罵道:"好你個紀曉嵐,豔福不淺吶!"可是又不敢驚動他們。好不容易捱到天快亮,辛十娘飄然而去,乾隆才推開房門:"紀愛卿這一夜好快活呀!把朕晾在一邊,你好大的膽子!"

紀曉嵐知道乾隆動了妒忌之心,急忙分辯道:"皇上息怒,這辛十娘不過是個女鬼呀!臣這就去捉拿女鬼。"乾隆這才明白過來,平息了妒氣。兩人急調了一名暗中隨行的大內高手向雞鳴寺而去。

到了雞鳴寺,果然見著了那副紅木棺材,棺蓋似乎被移動過,有一角紅裙露在外面。乾隆要下令開棺捉拿女鬼,紀曉嵐在一旁阻道:"皇上,該放出玉蜂了。"

原來這玉蜂也是出產於回疆,與"回香"是天生的一對,能辨出"回香"。乾隆放出玉蜂,那蜂在棺材上繞了幾圈,便向寺外飛去,三人緊緊跟隨,只見玉蜂飛入了一處叫作"錦帆樓"的妓院。三人隨蜂上了樓,那蜂鑽入了一個房間就不見了,紀曉嵐猛地推開了房門,乾隆大吃一驚,見房中有一個美麗女子,正是昨夜的辛十娘。辛十娘一見君臣三人,也大吃一驚,欲越窗而逃,紀曉嵐大喝一聲:"女鬼哪裡走!"這時,大內高手已疾如閃電,飛身上前將辛十娘拿下。

當日上午,竺必正開堂刑審後告知乾隆,那辛十娘原是一個盜匪,只因他剿滅了她的黨徒,她懷恨在心前來報復。乾隆聽說如此美麗的女子竟是盜匪,心裡大為可惜。

破了雞鳴寺女鬼案,乾隆這才知道紀曉嵐借"回香"的用意。兩人又到昨日的那家茶館探訪,又聽到滿樓茶客對他們的頌揚之聲。乾隆此時心中十分高興,悄悄對紀曉嵐說:"紀愛卿,朕還有一事不明白,你是怎麼知道此案不是女鬼的?"

紀曉嵐道:"回皇上,臣寫《閱微草堂筆記》時,從那麼多狐鬼花怪的故事中早已看出這世上的狐鬼之事無非三種:一是愚民自驚,捕風捉影而已;二是借狐鬼之形,說的還是人事,如蒲留仙的《聊齋》便是;還有一種是心懷叵測之徒弄神裝鬼行其奸惡。所以一開始臣就懷疑其中必有蹊蹺,後來與辛十娘交談,更證實臣的推斷。"

乾隆聽罷哈哈大笑,"紀愛卿,你真不愧為朕的大清第一才子!"說罷就準備離開。

紀曉嵐道:"皇上不想看看竺府出喪了?"

乾隆道:"這有什麼好看的?"

"嘿嘿!皇上明日隨臣至竺府,說不定還有一番奇遇呢!"

次日清晨,乾隆與紀曉嵐悄悄雜進人叢中,在竺府門前細觀動靜。時辰一到,竺府門前鞭炮轟鳴,硝煙瀰漫,接著八個大漢抬著一副大棺木出來,那棺木沉厚結實,將八個大漢壓得腳步踉蹌不已。兩人一打聽,原來是竺府要將竺夢華的遺體運回千里之外的山東老家。

乾隆心中暗想:看來這竺必正真是愛子心切,竟搞得如此莊重。眼看著棺木抬上馬車就要起行,紀曉嵐悄悄走到馬車前,附著馬耳輕聲說了一番話,乾隆覺得好笑,這紀呆子神了。哪料那匹馬豎起耳朵聽了話後,竟然嘶鳴一聲狂奔起來,拉著棺木滿街亂躥,撞倒了街邊的小攤、碰翻了茶館門前的灶臺,車上的棺木經這一顛簸也翻了個,一路撒出無數的金銀珠寶,乾隆這時瞪直了雙眼,沒有料到竺府的棺木中藏的竟是些貴重的東西。令他疑惑不解。

這時,紀曉嵐事先調來的江西巡撫帶領一干人馬已經趕到,立即查封了竺府。經審查,原來這竺必正是一個偽裝極深的大貪官,此番借運靈柩回鄉之機,欲將大量貪汙受賄來的財物運回老家藏匿。乾隆立即暗中派人手諭江西巡撫將竺必正等案犯押送刑部。兩人退出人群后,乾隆問道:"紀愛卿,你是如何料知會有今日此事的?"

紀曉嵐笑道:"大凡作奸犯科之徒,不為錢財則為復仇,辛十娘進出竺府數月,並未聽說竺府丟失銀兩實物,臣就覺得其中必有隱情;辛十娘既能來去無蹤,以她如此身手,要殺竺夢華並非難事,可是竺夢華只是驚嚇而死,可見她是另有所圖。她圖的是什麼呢?臣思量再三,覺得只有一種可能,那便是掌握竺府的一些證據,竺必正只是一個小小的知府,不可能謀反,剩下的就是貪贓!如果這個推斷不錯的話,那麼竺府經歷了這一番驚動,做賊心虛,必會轉移財物,所以臣的注意力就落在了今日的運靈之上。當臣看到棺木只裝一具屍體竟如此沉重,故臣略施小技……"

乾隆聽罷嘆息道:"朕的大清江山,表面上看起來乾坤朗朗,想不到底下竟藏有如此汙濁!今日若不是紀愛卿眼銳,朕險些又錯用了一個貪官,看來朕得急速返京好好治理一番!"

紀曉嵐道:"皇上莫急,此案尚有未了之處。"乾隆一聽,驚道:"怎麼?難道還有案中之案?"

"皇上還記得三年前的上饒縣辛知縣官銀丟失之事否?"

乾隆略一沉思道:"朕記起來了,當時此事是竺必正奏報的,說這個辛知縣丟失官庫庫銀一萬兩,朕當時除將這個姓辛的縣令押下天牢外,還為竺必正嘉了獎。"

"皇上,這正是竺必正賊喊捉賊栽贓陷害的伎倆。皇上可知那辛十娘與辛知縣是什麼關係?"

"什麼關係?難道是父女不成?"

"皇上英明!"於是紀曉嵐又說出了一番更讓乾隆吃驚的事來。

原來辛知縣倒是個清官,當年他察覺到竺必正的貪贓內情後,正在收集證據準備上奏朝廷,不料處事不機密讓竺必正獲知,便來了個惡人先告狀。抄家之日,在外學藝的辛十娘剛巧趕回,她決心為父申訴這不白之冤,就假裝上吊而死,逃過了追捕,潛藏在廣信府,後來又設法進了竺府繼續收集證據。那夜她又將所收集到的秘密藏在雞鳴寺的棺木中,不想讓竺夢華無意中碰上,又誤認為女鬼驚嚇而死……

乾隆這才恍然大悟,即刻派人持他手諭從牢中放出辛十娘,又令飛騎進京從天牢中放出辛知縣,升任他為廣信府知府,即日赴任。

處理完這一切,君臣二人這才如釋重負返京而行。乾隆望著煙花三月之景道:"此番下江南本想好好遊賞一番,再作幾首詩的,不料卻被這件女鬼案打破了朕的如意計劃。"

紀曉嵐道:"臣聞前人曾說這江南的風景是'秋盡江南草未凋',咱秋天再來也不遲。"

乾隆聽後點頭稱是,於是君臣二人在紫陌紅塵的官道上揚鞭策馬朝京城急奔而去。

紀曉嵐智破女鬼案

以上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