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荔灣駐連州扶貧幹部:一條機耕路,帶活千畝田

4月24日,清遠連州市星子鎮清江村委會衝頭村後,機聲隆隆,挖掘機正在對新修的機耕道進行道渣平整。新挖掘開闢出來的機耕路將解決村民荒田難耕的問題。

在連州,連州人說起生薑,就會想到清江。清江村委會位於星子鎮的西部,距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現有農戶533戶2183人。清江是丘陵半乾旱地區,氣候適宜種植生薑,在生薑銷路好的年頭,一家人一年可以收穫100多擔生薑,這是清江人發財致富的主要經濟作物。

廣州荔灣駐連州扶貧幹部:一條機耕路,帶活千畝田

2

但由於清江村屬於石灰岩地區,耕地大多在村後山一帶,從村裡到田地連接的是崎嶇蜿蜒的羊腸小道不能通車,村民去耕種、收穫農產品都靠一條扁擔挑去挑回,農業耕作開展比較困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種植生薑的村民越來越少,山上荒廢的良田逐漸成為無人問津的荒地,“走不出去”“引不進來”成為了制約清江村農業發展、村民脫貧增收的最大“短板”,村民迫切希望修建一條機耕路來解決耕作困難的問題。

廣州荔灣駐連州扶貧幹部:一條機耕路,帶活千畝田

1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州市荔灣區茶滘街駐清江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羅宇峰與村“兩委”幹部通過走訪村民,徵求村幹部和村民的各方意見,結合實際情況,決定投入扶貧專項資金19.8萬元修築一條從坪山頭至橫嶺,全程長3.1公里,寬度4米的機耕路。

4月2日起,工程已動工建設,目前機耕路建設工程過半。機耕路的修建,不僅有效解決了清江村田間地頭不能通車的問題,為村民耕作省時、省工又省力,而且加速了清江村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受益群眾達1680人。

清江村黨總支部書記何和宗介紹:“這條機耕路對於村民日後的耕種、運輸帶來很大的便利,甚至對整個清江村的經濟創收,也會大幅度提高。”

廣州荔灣駐連州扶貧幹部:一條機耕路,帶活千畝田

3

工程目前還沒有完工,但是機耕路的建設大大提高了村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該村的生薑、花生種植已由原來的520畝,發展到目前的1200畝。村民何文建說:“過去村裡還沒有建設機耕路的時候,根本就不敢大面積種植生薑,現在扶貧工作隊幫我們修建機耕路之後,我將多年丟荒的田地重新翻整,不僅多種了5畝生薑,還種了5畝花生,今年計劃買一臺小型犁田機,將外出務工親戚家的幾畝地流轉承包過來,明年擴種10畝面積,可以帶來成倍的收益。”

【記者】餘嘉敏

【通訊員】荔宣

【作者】 餘嘉敏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