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并非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多中国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能和中国人比肩的大概只有犹太人、日耳曼人。很多西方的专家教授和研究机构也支持这样的观点。

事实真是如此吗?

恐怕未必。其实有很多事实都表明,中国人在很多方面的做法都不算聪明。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1.盲目崇洋媚外。

很多人根本就没去过欧美,也不了解欧美社会和历史,不知怎的就看中国不顺眼,崇拜起了外国。这样的人还不少,即使欧美疫情如此严重,还是有人崇拜欧美。

崇洋媚外的人很多还都是学历高的人和富人。你说他聪明和说他傻好像都不太合适。只能说可能是教育出了问题。

2.太过于看重诺贝奖等西方奖项。

过去几十年,几乎每一年人们都会讨论,中国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奖,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很少,何时才能在诺奖数量上赶上日本、美国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并非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除了诺贝奖,中国电影行业的人特别重视法国戛纳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以及金马奖,中国新闻工作者把美国普利策奖看成最高奖项。中国科技工作者特别重视在《自然》等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此类现象很有很多。

曾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的边芹早就说过,只有反映中国人落后丑陋愚昧一面的中国电影才能在西方获奖,反映中国好的一面的电影永远不可能获奖。文学方面也是如此。

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记,中国各行各业的衣食父母都是中国人,不是西方白人,各行各业都要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了获西方各种奖而努力,明显是本末倒置。

3.全民学英语。

有人说英语很有用,不学不行。道理我都懂,我问的是为什么要全民学,重点在于“全”这个字。

炒菜、开车、看病、修电脑,这些技术也很有用,起码比英语有用,

国家也没有强制所有学生去学厨师、驾照、看病和修电脑,为什么就非得要100%的学生去学英语?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并非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印度、菲律宾以及非洲很多国家英语很好,照样很穷,日本人英语差,照样富裕发达。可见国家的穷富与英语关系不大。

世界上学外语的国家很多,全民学外语的大国只有中国一个。

4.与国际接轨,忘了让世界与中国接轨。

“与国际接轨”这句话在中国喊了好多年了。在这句口号之下,中国处处学外国,为外国人考虑,却忘记了中国体量大,市场大,中国也该建立自己的标准,让世界与中国接轨也是接轨,也是国际化。

5.外国人待遇高。

中国人在外国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而外国人在中国却享受超国民待遇,外国找不到工作的人也能在中国靠教英语赚大钱,甚至可以兼职多家培训机构。

很多大学优待留学生,给留学生的待遇比中国学生优厚很多。

6.农民利益不受重视。

春秋末期,赵简子给晋阳百姓免税十几年,获得了晋阳百姓的支持和拥戴。赵简子死后,他的儿子赵襄子在和晋国智氏家族的斗争中,依靠晋阳百姓的支持最终获得了胜利。才有了“三家分晋”。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并非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农民为中国的革命成功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牺牲和贡献,但农民作为社会最底层,他们的利益却很少受到重视。中国的投资几乎百分百投在城市,农村获得的投资少得可怜。

中国的发展最终的依靠力量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而不是随时可能移民欧美的富人和特权阶层。赵简子优待晋阳百姓,中国也应该善待中国百姓。

7.中国工业发达,经济体量大,但话语权仍然被欧美掌握。

过去几十年,由于中国地价低,劳动成本低(忽视农民工利益),成为欧美资本家赚钱的好地方。因此,中国获得了大量外国资本家的投资,推动产业发展,工业产值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但是,中国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获得世界话语权。想要获得世界话语权是真的需要动脑子了,要和美国精英们拼智力了。

中国人不太聪明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必须要改变这些不足,才能更有前途。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中国人不聪明,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

中国有今天的成就,一是靠祖宗强大,给中国留下了广阔的领土和灿烂的历史与文化;二是靠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先进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中国人的勤劳、忍耐和服从。

总结:中国人不是世界最聪明的民族,当然也不是最傻的民族,只能说世界各国人民在智商方面其实相差不大,尤其是亚欧大陆上的各国人。今后中国人还是要多动脑子,少受欧美精英们的忽悠,破除对西方的迷信,坚定走自己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