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刻薄而不懂欣賞的父母:你的語言暴力,正在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01 總是“做不好”的孩子

有一次週末去朋友家聚會,幾個孩子一起玩。

莉莉很有主意,像個小領導,指揮大家玩輪流表演節目的遊戲。

這吸引了家長們來圍觀。

小敏學了聲樂,自告奮勇演唱了一首《蝸牛和黃鸝鳥》,結果唱著唱著忘詞了。

其他人都等待時,這時她的媽媽責備說:你沒有準備好上去幹嗎,瞎逞能!

媽媽一說,孩子小臉漲得紅起來,站在那裡不知所措,沒唱完就下來了。

菁菁表演了一個精彩的朝鮮民族舞,大家都鼓掌,豎起拇指誇讚。菁菁跳完很自豪地跑到自己媽媽懷裡,媽媽微笑著在她額頭點了個贊。

只聽小敏的媽媽小聲責備孩子:“你看人家,跳得多專業,沒白學。你看看你也學了一個學期,怎麼沒見你學到什麼有用的。”

接下來的一個上午,小敏一直興致不高,媽媽不是批評她“不積極主動,沒有一點兒朝氣”,就是批評她“玩算數遊戲反應沒別人快”。後來,孩子說話做事總看媽媽的眼色,做什麼事都不敢大膽做。

寫給刻薄而不懂欣賞的父母:你的語言暴力,正在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媽媽可能想用批評來提醒孩子想事要更周全,想用比較來激發她向更優秀的小朋友學習,結果受媽媽刺激,孩子表現得和媽媽的願望完全相反——為確保不被批評,乾脆不表達、不參與,總之少作為甚至不作為。

02 對孩子挑剔刻薄很扎心,但父母卻習以為常不自知

有時接孩子,會遇到家長找我聊一些孩子養育問題。

有一次一位媽媽跟我抱怨孩子,而旁邊正站著她的孩子。

我示意家長,讓孩子在旁邊玩會兒。因為這種話題一般都涉及到孩子犯錯或讓父母不滿意的地方。讓孩子避開,是為了避免孩子聽到家長當面批評自己感到難堪,破壞親子關係。

但這位媽媽卻很不在意的說:“沒關係,他早就聽慣了。要想不要大人說,就要做好。”說完,厭煩地看了一眼一旁的孩子,孩子尷尬的低下了頭。

緊接著,這位媽媽看見孩子低下頭,還“補一刀”:“你知道丟人,怎麼不自覺做好該做的事,能讓人省點心嗎?”

孩子因為尷尬,眼神飄向遠處,小聲回應一聲:“知道了。”

媽媽還是不放過:“看你這樣子,是認真的樣子嗎?我看到這個無所謂的樣子就來氣!”

作為旁觀者和傾聽者,我感到很尷尬和不自在,也感到這些話像針扎一樣讓人難受。

我在想:如果我是這個孩子,該做什麼反應,這位媽媽才能滿意?才能不讓自己難堪?

寫給刻薄而不懂欣賞的父母:你的語言暴力,正在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仔細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很多大人對孩子說話都很尖銳,甚至刻薄。

他們缺乏共情能力,以非常自我的習慣性方式表達,對於自己在別人面前批評或貶低孩子給孩子帶來的感受無感。

他們不會設身處地去思考孩子處在這樣的狀況下心情會多麼難受,只會隨意人性揮灑自己的情緒,自己怎麼“舒服”怎麼說。

03 父母的語言暴力對孩子影響深遠

心理學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回應與態度,影響著孩子人格的發展

父母的挑剔和刻薄,常常通過語言暴力表現出來。

寫給刻薄而不懂欣賞的父母:你的語言暴力,正在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研究表明,語言暴力對孩子的身體傷害,雖然不如體罰來得“疼”,但心理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經常的語言暴力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孩子是通過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和所回應的內容、表情、語氣來看待自己。

在呵斥、責罵,尤其在侮辱、貶低聲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會認為自己是沒用的,不值得愛的,是累贅,是低人一等的。當他們形成這樣的自我評價時,就意味著自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慢慢的,這樣的孩子會形成自卑、壓抑、孤僻、敏感等個性特點。

第二,父母消極的回應會引發孩子消極的情緒和行為模式。

有調查發現,經常遭遇父母辱罵的孩子,比較容易產生輕生、離家出走、與父母對抗、甚至是“復仇”的念頭。

而實際生活中,傷害自己,危害他人或社會的人,一般都是經常在家庭中被消極對待的人。

第三,經常的語言暴力,會讓孩子形成“攻擊性”或“退縮型”人格。

在語言暴力下的孩子,也習得了“呵斥、貶低、恐嚇、羞辱”等行為方式,而這些行為方式,進入社會後,就會變成攻擊性,比如霸凌、暴力、反社會性等。

另一個極端是,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怯懦、順從,缺乏主見和創造性。

當一個人自尊很低,當一個人不會尊重地為人處世,他的人格會健全嗎?能很好地融入社會嗎?

04 父母可以讓每個平凡的孩子都擁有幸福的能力

讓孩子擁有陽光自信的人格,擁有尋找幸福的能力,是每個父母內心深處的希望。

怎麼做才是關鍵。

著名的“羅森塔爾實驗”,對父母會很有啟發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對一群隨機抽樣的學生進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之後,他將“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校長和老師。

實際上這批名單,也是隨機挑選出來的,但校長和老師並不知道。他們經常對名單上的學生積極的關注和肯定的評價。

隨後的跟蹤研究發現,這批出現在“最有前途者名單”上的隨機挑選的普通孩子,經過老師們的肯定和積極關注,確實變得更自信自強,比其他孩子有顯著的進步。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積極的關注和評價,對孩子的成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寫給刻薄而不懂欣賞的父母:你的語言暴力,正在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同樣,在家庭中,父母積極正向的回應,也會如同溫暖的陽光,滋養孩子茁壯成長。

孩子從小,父母就可以這麼做:

1、 多看到孩子好的地方,並表達出欣賞。

心理學家傑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和讚美。

有一次在孩子的音基課上,我看到了欣賞和讚美對孩子變化的魔力。

孩子的音基課上,家長可以坐在後排聽。

在視唱的環節,每個孩子需要單獨跟著老師的鋼琴伴奏唱譜子。

有一個男孩兒聲音很小,老師多次提醒孩子大點聲,但是孩子幾次單獨唱都是這麼小聲。

下課的時候,孩子爸爸很生氣地對他說,“你是耳朵聾了,沒有聽見老師讓你大點聲嗎?還是啞巴了,嗓子發不出聲音?”孩子默默不語。

第二節課上課了,孩子不願回答問題,被點名起來顯得更加畏縮,聲音更小。顯然,他因為爸爸的話,有很重的心理負擔——他擔心、害怕,他相信自己做不好,爸爸不會滿意。

老師微笑著說:“小D,你的音準非常好,如果你能大膽唱出來,我相信一定很好聽。”

以後的兩次回答,老師都只看到孩子好的地方,孩子的信心明顯隨著增長。

到下課的時候,孩子獨自唱譜已經非常響亮和清晰。

看到老師讚許的眼神,孩子陰鬱的臉上綻放出笑容。

我想這真是一位好老師,不僅因為他精通專業,更因為他懂孩子。

2.尊重孩子的情緒,用尊重的言行表情和孩子交流。

教育產生效果的前提是,孩子和你有良好的情緒聯結。

而這一點,體現在你對孩子的尊重。

尊重,首先是理解和接納孩子當下的情緒。

比如孩子因為做錯了事情很沮喪,你不要再在他傷口上撒鹽,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早幹嘛去了?”

而是可以說:“看得出來,這件事情出錯了,你很難過,也很自責。”

尊重,還是你教育孩子的內容和方式是合理的。

比如你希望孩子穿著要得體。

某個酷熱的夏季一天,你6、7歲的孩子因為趕時間,急急忙忙找了一條秋天的休閒褲套上。

你不用火冒三丈地說:“你不知道冷熱嗎,這是什麼季節,你拿一條這麼厚的褲子,沒有一點常識嗎?時間這麼緊張,你還給我來這麼一出,趕緊給我換了!”

無論在內容還是表達方式上看,這樣的批評和指責都是粗暴的。這只是讓你發洩了脾氣,但讓孩子得到的是緊張、發懵,覺得自己很蠢,腦子反應更慢的去做事情。

你可以耐心告訴孩子:“這條褲子是秋天穿的,穿著不合適,換上夏天的裙子或薄褲子。時間比較緊張,需要我幫忙嗎?”

用尊重的方式,孩子會做得更好。

3、如果孩子有錯,也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

當孩子犯錯了,父母管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管教不是專制。

孩子有錯,但很可能是有原因的,或者不是全部錯誤的。

孩子會很希望表達出來,為了向父母證明自己“不是個壞孩子”。

所以,大人應給予孩子申辯的機會。

我一直要求孩子不能浪費糧食,尤其體現在吃飯的時候,要求自己能吃多少,盛多少飯,不能剩飯。

有一次,孩子因為上完運動課很餓,在回家的路上,奶奶買了包子給她吃。

回家後,孩子發現我買了炒河粉,說特別想吃。我給她夾了滿滿一碗。

結果,她吃到一大半的時候,說吃不下了。

我一看很生氣:“剛才是你說特別想吃,讓我多夾一些給你,現在你說吃不完了。不可以這樣,你自己要了多少,就得吃掉多少。”

孩子辯解道:“我沒有要這麼多。是你自己夾的。”

我對她不負責任的行為更生氣了:“你自己要的,你還狡辯。”孩子有些急了的解釋:“我當時就是說我特別想吃,你讓我把碗拿過來,我拿過來什麼都沒有說,你就給我夾。我沒有說要多夾一些。”

這時孩子爸爸也證明:“我坐在旁邊也沒有聽她說要多夾一些。”

我一下反應過來,是我自己聽到孩子說特別想吃,就多夾一些,確實不是孩子說的。

最後,我承認了我沒有問清楚她要多少,自作主張盛太多,導致孩子吃不了。

孩子馬上消火,反而孩子懂事地說:“我知道浪費糧食可惜,我儘量把它吃完。吃不掉的,你可以幫忙嗎?”

我也欣然答應了。

對於孩子,我們沒必要死磕,爭個你輸我贏,更沒必要尖酸刻薄。

這樣做,只會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我們要做的,是多欣賞和讚美,如果犯錯了,也是多鼓勵,哪怕要懲罰,也要尊重和講理。

這是為了我們的初心,讓孩子能有蓬勃的朝氣和力量去探索人生。

-End-

“有料家庭教育”,提供有價值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服務。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