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我们的先民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在长时间的生活中,慢慢的形成了为大众所接受的特定日子。在这些盛大的日子里,人们可以穿着盛装,尽情的狂舞。在后来的岁月里,有的官员为民请命而牺牲,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节日的气氛里逐渐有了他们的名字,节日也是为了纪念他们而逐渐流传下来,比如我们熟知的大诗人屈原等。下面我就说说我们的主要节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1、春节

春节也称为新年,其节日历史悠久,是由上古时期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我们民族发展,蕴涵着深邃的民族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春节是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的节日,在节日里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所在。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2、元宵节

据考证,元宵节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根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3、清明节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4、端午节

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5、重阳节

据现存史料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6、腊八节

上古时代起,有在腊日祭祀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汉代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不过在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而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据专家介绍,“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我们的节日的由来和它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可能记得不全,写得不好,请大家留言指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