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提到清宮劇,可能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宮鬥)

說到清宮劇,大家想到的第一個詞恐怕就是“宮鬥”,事實也的確如此,近年來大熱的清宮劇,往近了說有《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往遠了說有《金枝欲孽》、《孝莊秘史》,不管是康雍乾御三家還是皇太極、嘉慶、咸豐,總之就是一個字“鬥”,為了爭太子,鬥;為了爭皇后,鬥,滿清的君主們似乎啥都沒做,一天到晚盡顧著宮鬥了。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上至順治,下至咸豐,似乎滿清宮廷就沒消停過)

電視劇裡雖多有誇張之嫌,但滿清宮鬥之盛也的確在歷朝算是罕見,從康熙朝兩廢太子,九龍奪嫡,到雍正時圈禁兄弟,將弟媳挫骨揚灰,民間沸沸揚揚傳播的“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任佞”,即使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在登基早期也遭遇了弘晳逼宮謀反,廢后之事更鬧得人盡皆知,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吃瓜群眾們酣暢不已,可見宮鬥早已經深深刻在滿清貴族的骨子深處。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從大清還是後金時,滿人們就已經開始鬥得你死我活了)

而給子孫後代奠定這一基調的正是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儘管在宮鬥劇中露面甚少,但實際上努爾哈赤時期的宮鬥一樣血腥殘忍,其慘烈程度絲毫不比甄嬛傳差。總結下來就是:父殺子,兄殺弟,夫殺妻,整個就是一出骨肉相殘的悲劇。

兄弟相殘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舒爾哈齊:從兄弟到仇人,最後被努爾哈赤囚禁凌辱致死)

作為努爾哈赤的親兄弟,舒爾哈齊毫無疑問是努爾哈赤最信任的人,從被父親趕出家門到投奔外祖父王杲,從在李成梁手下當奴隸到與大明決裂,哥倆相互扶持,一路走來感情深厚,作為努爾哈赤的主要助手和得力戰將,舒爾哈齊跟隨努爾哈赤共同努力統一了建州女真。隨著事業的蒸蒸日上,舒爾哈齊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努爾哈赤陣營裡他是當仁不讓的二號人物,所使用的的服飾器物也與努爾哈赤相同—“太祖弟舒爾哈齊貝勒為太祖同母弟也,篤念手足之情,待遇優厚,服御玩好,悉擬宸居。”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當察覺到努爾哈赤兄弟貌合神離時,遼東一把手李成梁迅速跳了出來離間兄弟倆的感情)

然而隨著女真人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地盤越打越大,權勢地位越來越高,本應同享富貴的兄弟倆卻生出了隔閡,一方面舒爾哈齊厭倦了始終以二號人物出現,他自認軍功威望絲毫不遜色兄長,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建州女真的領袖我也能當。而另一方面明朝煽風點火,鼓搗舒爾哈齊和哥哥造反,與兄長對大明刻骨仇恨不同,舒爾哈齊在出使大明時獲得了良好的招待,大明給他授予了的正二品的都指揮使官職(和哥哥相同),這讓他對大明極為感激,並在政治上逐步向其靠攏。

遼東一把手李成梁對舒爾哈齊也極盡籠絡之能事,他讓兒子李如柏娶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舒爾哈齊的妻子病逝後,李成梁父子還準備了豐厚的祭禮前去弔唁,大明的吹捧讓舒爾哈齊飄飄然,他認為大明的確很看重欣賞自己的才能(其實只不過是挑撥兄弟關係,讓他們窩裡鬥而已),於是舒爾哈齊決心以大明為後臺,逐步樹立起自己在女真人心中崇高的地位。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當與兄長的矛盾無法調和時,舒爾哈齊選擇來到鐵嶺“另立中央”)

於是舒爾哈齊變了,他不但積極發展與大明、朝鮮和女真各部落之間的關係,竭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且與兄長努爾哈赤離心離德,在重要會議上屢屢和兄長唱反調,甚至在戰鬥中袖手旁觀,之後為了掩護臨陣脫逃的部下不惜當面與努爾哈赤硬頂,說

“誅二臣與殺我同。”忍無可忍的努爾哈赤剝奪了弟弟的兵權,將他趕出了最高管理層,讓他再也不能領兵出征、參與政事。舒爾哈齊並不甘心就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舒爾哈齊居恆鬱郁,語其第一子阿爾通阿、第三子紥薩克圖曰:“吾豈以衣食受羈於人哉?”在與兒子們商議後,他帶著數百親信逃往鐵嶺附近的黑扯木開闢根據地,正式和兄長分庭抗禮。在他看來鐵嶺既是大明軍事重鎮,又與盟友烏拉部相近,自己大可以依託兩者做出一番事業。

但舒爾哈齊似乎忘了一件事,他指望大明給他撐腰,明朝又何嘗不是在利用他?努爾哈赤得知弟弟背叛後勃然大怒,他殺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並率兵猛攻烏拉部,而舒爾哈齊所謂的靠山,駐紮在關外的明軍則龜縮城中閉而不戰,而舒爾哈齊只有麾下這數百兵丁,所謂的事業徹底成了笑話,舒爾哈齊絕望了,他只能含羞忍辱再次回到努爾哈赤賬下,努爾哈赤沒有殺舒爾哈齊,但也沒有原諒舒爾哈齊,他被圈禁了起來,幾年後在囚禁中死去。

父子相殺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舒爾哈齊死後,下一個在宮鬥中犧牲的是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

舒爾哈齊的死算是吹響了滿清親人手足相殘的號角,很快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就成了政治鬥爭的下一個倒黴蛋,作為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本有一手好牌,只可惜生生被這哥們給打爛了。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由於曾經入贅佟佳一族,在努爾哈赤以後的歷代君主都有意識的淡化佟佳氏)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嫡福晉佟佳氏所生,作為長子嫡子,身份貴重非凡,儘管滿族並不講究所謂嫡長制度,但作為佟佳氏的上門女婿,努爾哈赤在創業之初得到了老婆佟佳氏一族的大力支援(在當時明朝政府稱努爾哈赤為“佟努爾哈赤”,等到佟佳氏病逝後才改為“愛新覺羅”),背後有如此龐大的母系勢力撐腰,褚英的地位不顯赫都不行。

而褚英幼年喪母(佟佳氏只活了三十二歲),他和弟弟代善、姐姐東果格格自小便跟著父親征戰沙場,父子間感情最為深厚,除了家室好,感情好,褚英自己也非常爭氣,追隨父親南征北戰培養了褚英極為彪悍勇烈的性格,戰場上的他奮勇當先,能征善戰,軍功極為顯赫。那時候的建州還處於“打天下”的狀態,可不講究什麼“治國”,女真男人要是不能上戰場為國效力那是萬分丟臉的事(就連大胖子皇太極早年也弓馬嫻熟)所以能打仗的褚英在努爾哈赤眼中就是最合適的繼承人,在舒爾哈齊死後努爾哈赤便有意識的培養褚英,為未來繼任大汗之位做準備。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褚英把四貝勒、五大臣給得罪了個精光,最終迫使努爾哈赤放棄了他)

但褚英的缺點隨著地位的提升暴露無遺,多年的戰場廝殺讓他的性格殘忍暴烈,尊貴的出身和父汗的寵愛又讓他心胸狹隘,不管是手足兄弟(後來的“四大貝勒”)還是開國大將(“開國五大臣”)他都通通不放在眼裡。

要說只是脾氣臭點頂多也就討人厭,但褚英更大的問題在於他幼稚的政治能力,為了鞏固自己的儲君地位,為繼位鋪平道路,褚英多次試圖削弱五大臣和四貝勒的權利和財富,這下褚英成了整個後金高層的公敵。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不是善茬,他們本就對汗位垂涎三尺,對大哥執政嫉妒萬分,現在褚英把跟隨努爾哈赤出生入死的“五大臣”給得罪了個精光,在一番拉攏之下雙方很快就成了攻守同盟,“四貝勒”和“五大臣”共同向努爾哈赤告狀揭發褚英罪行。

一、褚英挑撥離間,離間阿哥貝勒和宗室大臣的關係。

二、褚英命令兄弟們揹著父親發誓效忠自己。

三、褚英威脅即位後將誅殺反抗他的兄弟大臣。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這番話一出算是徹底宣告了雙方的矛盾不可調節,同時也向努爾哈赤攤牌:要麼罰我們,要麼罰褚英。褚英雖然能打,但終究只有一個人,經過反覆權衡後,努爾哈赤選擇了放棄褚英,之後的數次出征他都沒有讓褚英率軍出征,而是留守老窩(只有打仗才能獲得奴隸和戰利品),這是為了減輕眾人的怒火,同時努爾哈赤也希望褚英能夠反省檢討,誰知褚英卻連帶著把父親也給恨上了,他“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訴”向老天禱告,惡毒詛咒父親出征失敗,努爾哈赤沒想到長子竟然如此不可救藥,他也沒什麼耐心等待褚英改過自新,用處理舒爾哈齊的辦法將褚英圈禁,並在數年後將其殺死。

夫妻相疑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皇太極之母葉赫那拉氏,不滿四十歲便撒手人寰)

男人們在前朝斗的不可開交,女人們在後宮也不閒著,努爾哈赤有妻妾十餘人,女人雖不多但是非不少,除了第三任大妃葉赫那拉氏因為生下皇太極後來得以被追封為皇后,算是生前身後都圓滿(但不滿四十便撒手人寰),其他幾任大妃無一例外都下場悲慘,首任大妃佟佳氏死後被人為忽略,連個封號都沒有(還是因為努爾哈赤入贅佟佳一族這段的不光彩歷史,所以佟佳氏註定被愛新覺羅的男人們所遺忘),第二任富察氏晚年時被汙衊“盜藏金帛”,最後被賜自盡;第四位大妃阿巴亥在努爾哈赤死後被迫殉葬。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阿巴亥,努爾哈赤晚年最寵愛的女人)

佟佳氏、富察氏等故事不多,咱們主要來聊聊阿巴亥。作為努爾哈赤晚年最寵愛的女人,阿巴亥十三歲便被立為大妃,這個生性聰慧的小姑娘有個極爭氣的肚子,在數年時間裡連續為大汗生下了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兒子,老來得子的努爾哈赤對阿巴亥母子愛如珍寶,一時間大妃風頭無二,君王的恩寵和母子地位的急劇升高讓阿巴亥母子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不,在天命五年的某一天,侍女德因澤、阿濟根突然向大汗打小報告,說大妃阿巴亥和大皇子代善通姦,努爾哈赤立馬派人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也讓他大跌眼鏡,在滿清官方資料《滿文老檔》裡邊詳細介紹了此事件的過程:

塔因查又告汗曰:“不僅此事,更有要言相告。”詢以何言,告曰:“大福晉曾二次備辦飯食,送與大貝勒(代善),大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送飯食與四貝勒(皇太極),四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晉一日二三次差人至大貝勒家,如此來往,諒有同謀也!福晉自身深夜出院亦已二三次之多”汗聞此言,遣達爾漢侍衛、額爾德尼巴克什、雅蓀、蒙噶圖四大臣往問大貝勒及四貝勒。業經詢,四貝勒未食所送飯食屬實,大貝勒二次受食所送飯食亦屬實。又,所告諸事,俱屬實情。對此汗曰:“我曾言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以有此言,故大福晉傾心於大貝勒,平白無故,一日遣人來往二三次矣!”每當諸貝勒大臣於汗屋聚筵會議時,大福晉即以金珠妝身獻媚於大貝勒。諸貝勒大臣已知覺,皆欲報汗責之,又因懼怕大貝勒、大福晉,而弗敢上達。汗聞此言,不欲加罪其子大貝勒,乃以大福晉竊藏綢緞、蟒緞、金銀財物甚多為詞,定其罪。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大貝勒代善)

眾口一詞,人證齊全,代善和阿巴亥的醜事算是石錘了,這兩人一個是大汗長子(褚英已死),一個是大汗最心愛的女人,也未免太肆無忌憚了吧!

其實也不怪他們,女真舊俗父親死後長子可以娶繼母,努爾哈赤也說過自己死後將阿巴亥母子託付給代善之類的話—

“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作為一個已經五十幾歲的老人,努爾哈赤的健康情況頗為令人擔憂,要是哪天他撒手人寰,自己這孤兒寡母的該怎麼辦?所以阿巴亥開始有意和代善接觸,送食物也好,偷偷去他家也罷,兩人倒不一定有苟且之事,主要是向代善透露一個友好的信息:我和孩子們的未來就託付給你了!而對於代善來說,既然父皇有言在先,他對接受美麗的繼母更沒什麼意見。

但努爾哈赤這番話明顯有時間限制,是自己死了以後,誰讓你們現在就就勾勾搭搭了?努爾哈赤暴怒不已,但又顧及到家醜不可外揚,所以並未責罰代善,只是以私藏金銀的罪名將阿巴亥“離棄”,作為舉報的獎勵,努爾哈赤將德因澤、阿濟根兩人提升為小福晉,並賦予她們和自己同桌吃飯的權利。

兄殺弟,父殺子,妻殉夫,努爾哈赤時宮斗的殘忍程度不比甄嬛傳差

代善和阿巴亥當然罪有應得,但德因澤、阿濟根兩人打小報告的動機也頗為可疑,畢竟告狀這事成功與否對她們都沒什麼好處,告狀不成,誣陷大妃貝勒肯定是死路一條;就算告狀成功,她們未必能得到大汗的多少喜愛,反而要面對阿巴亥和代善的怒火(處罰阿巴亥也只是象徵性的,一年後阿巴亥重為大妃),可見如果背後沒有高人指點,這兩個卑賤的宮女絕不敢行如此危險之事,後人談及此事時多將矛頭指向皇太極,畢竟這件事最大的獲益者便是他。

這一手不但整垮了代善和阿巴亥(代善徹底喪失了繼承人的權利,阿巴亥和代善私通,也就代表著多爾袞兄弟也喪失了繼承汗位的權利),還在父親面前留下了老實本分的形象,而且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不但逼著阿巴亥殉葬,同時也捎帶上了德因澤、阿濟根這兩個倒黴蛋(努爾哈赤的十幾個妻妾中只有這三個被迫自殺),這是以正大光明的理由行殺人滅口之事,可見努爾哈赤的後宮前朝相勾結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這還只是努爾哈赤在位時期,等到老汗王在寧遠城下吃了敗仗,傷重而死(努爾哈赤心大的沒有規定繼承人),皇太極等兄弟們為了爭汗位搶的頭破血流,那就是下一個故事了。

作者:雨目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