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4月22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稷山縣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勝利閉幕。

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縣委書記廉廣鋒,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宣,縣政協主席李建民,縣政協副主席衛燕紅、郭大斌、劉旭生、梁永明及縣政協秘書長郭林科在主席臺前排就坐。

縣委副書記白根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釗,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張寒梅及當日執行主席在主席臺就座。

李建民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議應到委員145人,實到委員121人,符合規定人數。

會議表決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稷山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稷山縣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報告的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稷山縣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政治決議。

政協副主席劉旭生通報了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提案徵集和審查情況。

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李建民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強力實施‘六三’計劃,全面建成小康稷山”的新要求。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 一定要提高站位、胸懷大局,聚焦中心任務,紮實履職盡責,團結帶領社會各界在助推高質量發展中再立新功,奮力譜寫政協事業發展的新篇章。一要強化理論武裝,更加自覺地學用新思想。縣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必須把強化理論武裝作為政治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重溫“三篇光輝文獻”,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走深走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要找準政協定位,更加充分地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要不斷深化對新時代人民政協“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等重大問題的理解認識,始終把協商民主作為主責主業,拓寬協商渠道,豐富協商形式,培養協商精神,努力形成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秩序和氛圍;要緊緊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要求和市委“五抓一優一促”工作抓手,以服務縣委“六三”計劃為主線,緊扣農業“三高標準”、工業“三化牽引”、文旅產業“三精並舉”等重要方面,聚焦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深入調研、廣泛協商、務實獻策,為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有分量的“政協意見”、提供有價值的“政協方案”。

三要強化思想引領,更加廣泛地凝聚共識。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各黨派團體、各界人士,不斷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要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融入到調研視察、協商建言等各項活動中,真正實現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雙向貫通。要全力凝聚民心民力,深入基層、深入界別群眾,積極宣傳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廣泛聯繫和動員各界群眾,協助做好協調關係、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最大限度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畫大同心圓、凝聚向心力、彙集同行者。四要堅持改革創新,更加堅定地推進制度建設。要持續推進政協履職制度化,聚焦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明確工作要求,規範工作程序,拔高工作標杆,促進工作提質增效。要積極探索建立政協協商與基層治理有效銜接的制度機制,穩步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更好發揮政協協商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切實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要進一步健全政協機關工作制度,不斷完善黨的建設、組織管理、內部運行等各方面制度機制,形成權責清晰、程序規範、關係順暢、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為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要珍惜委員榮譽,更加主動地履職盡責。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政治立場不能含糊、政治原則不能動搖”的要求,進一步增強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始終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高尚情懷,按照“抓實一項工程、突出兩個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的思路,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寫好“委員作業”,交出滿意“答卷”,真正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勝利閉幕。

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勝利閉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