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词详注》书籍简介


《中学诗词详注》书籍简介

《中学诗词详注》(上、下)是对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及此前各版本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古诗词进行详细注释和意解的古代诗词学习书籍。全书共收录和注释诗词235首,其中初中部分146首,高中部分89首。对于在不同版本、不同年级段教材中重复出现的篇目,本书只注录一次,并根据其内容特点酌情安排在初中或高中部分。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初中部分,下册为高中部分。每一部分均按时代和时间顺序从前到后编排,这既是因各版本教材对篇目的编排顺序互不相同,没有“原顺序”可依,也是为了使读者从作者和作品的角度能够得出一个关于中国古代诗词的大致脉络性的印象。

本书选择“中学诗词”进行注释和意解,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学教材中所收录的篇目,毫无疑问都是古代诗词中最为杰出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认识古代诗词文学;二是这些作品长期被选入学校教材,公众对她们的熟悉程度较高,疏离感相对较小,学习困难较少,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并深入学习;三是这些作品也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或需要学习汉语的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汉语文学素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把这些学好,便很难真正认识和掌握汉语古代文学。

本书对所有篇目的注释,都以“详审求真、应注尽注”为原则。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先后查阅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古籍类书,及国内外多家主流出版机构的权威学术专著三万余处,并适当吸取了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撰写注释近五千二百条。这些注释不仅涵盖了现有教材中的全部内容,而且也纠正和补充了教材中明显的错误和遗漏。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从文字语法、语意演变、格律体裁、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历史名人、礼乐职官、历史地理、历史传说、文史典故、思想理念、哲学信仰等方面增加了大量有助于理解作品,丰富知识,提高文学修养和语言储备的内容。但是为了避免给在校学生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本书在纠正教材中错误的注释时,仍然保留了这些注释。如本书对《沁园春·雪》中的”天骄”、《过零丁洋》中的“寥落”、《木兰诗》中的“唧唧”的注释分别就是这样的:

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是“天之骄子”的省略,是汉代北方匈奴单(chán)于自称。语出《汉书•匈奴传上》:(单于给汉朝写信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后来也用来指称北方游牧民族或其首领。有教材将其解释为汉朝对匈奴的称呼。

寥落:稀疏、稀少。有教材中注为“荒凉冷落”。“干戈寥落”合起来的意思是各地战事稀少、断断续续。指的是德祐元年(1275)正月,长江防线告急,朝廷诏令天下救援朝廷,各地几乎无人响应,只有文天祥临时组织了一支万人的军队进行抵抗,一路且战且走的过程。

唧唧(jī):象声词,表示人在愁苦、感伤、赞叹时不由自主发出的轻细的叹息声。过去有教材解释为纺织机具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对于已经被广泛接受,但却有确切证据证明其错误的传统说法,本书均不予沿用,并尽力澄清。如《李凭箜篌引》中“吴质”的解释:

吴质:尧舜时代首创音乐的乐官夔(kuí)。据《吕氏春秋•古乐》等记载,吴质依据大自然的情形首创了音乐,后人以之为据,发明了二十三弦的瑟(箜篌)。又综合《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记载可知,吴质居住的地方多桂树。宋代以后,很多人认为吴质就是吴刚,显然不够严谨。因为吴刚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段正式所著的《酉阳杂俎》,而本篇创作时,《酉阳杂俎》的作者才不到十岁,其书也远没有问世。

对于一时无法确定的内容,本书采取了兼收的做法,列举出了可能正确的各种说法。如对《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西征》中“走马川”和“雪海”,及《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中“龙沙”的解释分别是这样的:

走马川:应是今吉尔吉斯境内的一条古河道,唐时这一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也有其它说法分别认为走马川是指车尔臣河、且末河、玛纳斯河。从地理位置和全诗来看,这些说法似须商榷。

雪海:唐代西北边境地名,大体位置在今吉尔吉斯境内伊塞克湖附近,距伊塞克湖不足一百里,靠近天山诸峰。海拔较高,春夏时节也时常降雪,所以得名。靠近伊塞克湖盆地东侧的天山诸峰之间的常年积雪区也被称为“雪海”,但从全诗来看,似乎不是指这里。

龙沙:北方沙漠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指新疆天山南侧的白龙堆沙漠,简称“龙堆”,因形似一条有尾无头的土龙而得名。汉代时为匈奴统治区;一是指今河北喜峰口外卢龙山后的沙漠,五代时为契丹统治区。无论具体指什么,此处都是借指北方荒凉的异族统治区。

对于注释中人们不熟悉的知识点,本书同样也给出了注释。而且对其中常用汉字之外的汉字,或多音字、易误读字都进行了注音。诗词原文及其注释中的此类汉字,本书也同样给出了注音。如《木兰诗》中就有这样的注释:

木兰诗:也有版本作“木兰辞”、“木兰歌”,属乐府横吹曲辞。最早见于陈朝释智匠的《古今乐录》。从诗中的地名及用词推断,本篇所描述的战争,应当是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柔然也称“蠕蠕”、“茹茹”、“芮芮”、“蝚蠕”等,是四世纪末到六世纪中叶蒙古草原上一个强大的游牧部族,曾建立起强大的部落制汗国,持续一百五十八年(394—552)。期间经常与北魏,以及北魏分裂后形成的东魏、北齐之间发生战争。

燕山:燕然山,也就是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据《北史•蠕蠕传》记载,北魏太武帝神䴥(jiā)二年(429),曾远征三千里,北伐柔然,大军曾越过黑山和燕然山。䴥:通“麚(jiā)”,雄鹿;蠕蠕:北魏太武帝对柔然的蔑称。

除了注释之外,本书还为每首诗词撰写了“意解”。所谓“意解”,就是诗词的现代汉语表述。在一般的书中,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称为“译文”或“白话译文”。本书之所以不这样称呼,是因为作者认为,古代诗词的现代汉语表述不应称为“译文”,因为它无法完整地传达原作的形神意蕴和思想感情。这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汉字的多意性和古人用字凝炼与微妙。通俗地说,古人在诗词中用了某个汉字,可能是同时用了这个汉字的多重乃至全部意项,站在现代汉语的角度,很难找出与原字完全等价的词语;二是诗词句法的多重结构。通俗地说,古人的一句诗,可以有多重结构,在某一结构下的理解都可与其它句子相互关联呼应,构成整体性的表达。因而每首诗词或其中的某个部分蕴含的意境情感等往往是多重的。用现代汉语,很难完成这种表达,更不要说完美地传达原作的形神了;三是古代与现代存在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差异,现代汉语即使能近似地表述原作的意思,也很难保留其语言情境,但是另一方面,用现代汉语表述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又是显而易见的。简单地说,在读者不能充分自如地理解古汉语以及诗词原作的时候,用现代汉语进行引导性的表述,解说其大意,是非常必要的,没有这样的桥梁或媒介,现代人可能永远也无法真正走进古代诗词,无法真正把握古代诗词的精髓与灵魂,领会古代诗词之美,进而用她们来涵养自己的身心。因为要想不借助现代汉语表述而直接理解古汉语诗词,所要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实在不低,绝大多数现代人显然不具备这些素养和能力。

基于本书的内容和特点,我们认为,她既可用于中学生古诗词方面的提前预习、课外自习、扩展阅读、复习备考等,也可为老师、家长的教学和辅导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资料;同时还可作为广大古诗词爱好者的专业入门读本,和儿童经典教育的导读教材。

出于“一切为读者”的考虑,本书的印装与标准与《幼学琼林详注》完全相同。可参阅《简介》。

同样需要特别说明还有:限于学识、时间、财力,以及其它一些令人无奈的原因,本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此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