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殯葬改革條例一公佈,他家就出事了

大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國務院頒佈實施《殯葬管理條例》其中提出破除迷信和鋪張浪費現象、大力提倡文明儉樸,節約治喪的殯葬禮俗、推行火葬取消土葬節約土地。

條例一公佈如暴風驟雨般來勢兇猛,當時在農村推行強制火葬老百姓一時半會難以接受,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土葬"入土為安"在人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突然間搞火化,搞得人心惶惶。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更加不理解,他們這些人已經是黃土埋半截身子的人了,到死還得火化太不可思議了。

這個條倒公佈時各村喇叭天天宣傳,鄉間各個街道張貼標語,這是動真格的了,我村的周某八十多歲了長年臥床不起,當他知道這個消息時,他提前自盡在條例實施之前幾天,為了落個完整身子就倉促結束了自已的生命,他自盡前曾告訴其孫子:一定把他土葬,他不是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他怕火葬。於是兒子偷偷把他土葬了,村裡知道後報告鎮裡,後來縣裡派公安局、民政局執法大隊前來把老人扒出來進行火化,並且又罰了款,以儆效尤後來村裡再出現類似的案例也是一律火化。

在連續六、七年之後人們才慢慢理解,反正人死了不能再復活,就順其自然吧,所以到了世紀末誰家的老人病逝之後子女也就自動申請老人火化,並且家家如此,見怪不怪了。

但緊接著大操大辦的現象又重新抬頭,並且有愈來愈兇之勢,因為火化之後上級部門不再過問,於是,兒女們為了表示所謂的孝心,再加上老百姓喜歡擺闊氣愛面子,在出殯時,兒女們不但花大錢買一幅上等的骨灰盒,外套一幅紅油松棺材,而且還請來歌舞嗩吶前來助興、花錢請哭喪的添加氣氛,有幾十桌好酒好菜對前來祭拜的親朋好友及來客熱情招待,十六個青壯年男子抬棺上林入墓,孝子孝孫白花花的一大片,幾十輛大小車拉著身披白袍的兒媳孫媳,扎彩匠精心製作的樓房四合院、彩電洗衣機大轎車等一蹓擺開浩浩蕩蕩蔚為壯觀,大田地裡挖出來一個大墓坑,周圍的莊稼也糟到這麼多人的踩踏。活著時不捨得糟蹋一棵莊稼苗、愛惜一寸耕地的老人死了之後卻永久的佔著一塊"自留地",並且永遠也得不到耕耘。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認識的逐漸提高,再加上有關政策的引導,特別是大墳墓使耕地碎片化日益嚴重,使莊稼的機械收穫難以普及,人們自然而然的讓墳墓變小了,有的在城裡買了房子,老人去逝之後也索性在城裡買份骨灰寄存點,既節約了農村的土地並且祭拜也方便。

近期,我鎮已經選好了公墓地塊,明後年開始動工建造一個以節儉治喪生態綠色殯葬、文明祭掃的公墓群。

那些有礙觀瞻大煞風景甚至有些恐怖的墳墓將成為歷史,以樹代碑代墓將掀開新的一頁。

那年,殯葬改革條例一公佈,他家就出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