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導言:古代統治者們為了能更好的加強和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自古以來君王們逐漸的建立了一套“君權神授”理論體系,即君王的一切權利均來自於上天的恩賜,所以這個“神授”理論便使得處於矇昧狀態下的民眾能更加的信服於統治者。故此“神授”理論是為君權服務的,是君權統治下的產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神授”理論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並佔據了君權自身的主導地位,就連統治者自己也認為他的權利生來就是上天賦予的,這樣就使得神權意識完全的凌駕在了君權之上可謂是本末倒置,而它帶給統治者的結果就是身死國滅;再後來隨著朝代的更迭,統治者們看到了其中的不足吸取教訓之後,又創出了一套神權與君權相融合的對等理論;不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特別是諸子百家學說興起的階段,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於自然事物認知理解能力的加強,神權變得已不再是那麼的神秘而不可觸摸,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於民眾的約束力大大降低,這段時期神權就進入了一個空白期;劉邦建立的西漢可謂是繼秦之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君主高度集權制封建社會,這時神權又迎來了它的再次迴歸,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說在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基礎上又融進了陰陽五行學說,讓神權與君權進行了一次更加完美的契合,那便是“神即是君,君即是神”,君權和神權之間沒有了明顯界限。從此這套理論也就一直貫穿併成為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下歷朝帝王們的統治行為準則。

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小結:通過以上敘述,神權與君權之間的前後關係大抵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君主把自己的一切行為和一些無法認知的事物來源統統歸結為是受到上天指示的結果,這時候的神權說明顯是高於君權的;第二階段是由於一代一代灌輸下來的“神權說”思想讓君王們認為自己生來就是上天的代表,所做的一切無論對錯都是理所當然的,可恰恰相反的是他的做法表現在民眾眼裡卻是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這種現象的發生隱約中就存在有君權對於神權的挑釁,神權已經不能約束君王的過失行為,而君王要想變得無拘無束必然會對神權發起挑戰,以至於“神權說”出現了空白期;第三階段是當後世統治者發現壓倒神權的結果是戰亂四起國破家亡時,又不得不重新拾起“神權說”來鞏固其統治地位,同時還不能再讓神權高於君權,於是就有了神權與君權的和平相處,再更進一步就是君王即是神的理論。這三個階段的時間前後跨越了一千多年之久。

問題:說了這麼多,神權、君權到底有怎樣的千年交織呢,因此需要解釋以下問題:

  • “神權說”的最初表現形式是怎樣的
  • 本來在統一立場的君權與神權為何會相違背,而蔑視神權的君王為何會遭身死國滅的下場
  • “神權說”的再次興起與發展
  • “神權說”因何進入空白期
  • 神權、君權的完美契合理論,成為了中國統一封建王朝君主們為加強統治所採用的慣例

分析:

1.“神權說”的最初表現形式

“神權說”初始階段的意義無非是古代君主想以此來擴大自身感召力和影響力的手段。司馬遷在《史記》中描寫五帝的非凡身世時寫道:“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或是淵以有謀;或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基本大意就是在誇耀他們的與眾不同,比如說他們出生時就有靈性、會說話;或者是計謀過人;再就是仁義德行可比天地,智慧謀略近似於神靈等一系列的讚美。不過講到商周這兩個奴隸制王朝時,他們先祖身世的不平凡得到了再次升級,在說商的始祖契的出生時,是由於他的母親吃了玄鳥蛋的原因;在說周的始祖后稷的出生時,是由於他的母親踩到了天神腳印。怎麼樣是不是越來越神奇了,既然有了前輩的榜樣,那後來的漢高祖劉邦也不甘示弱,他的出生更加誇張,其緣由是因為他的母親在河邊休息時夢見與神交合,電閃雷鳴之際赫然出現了有蛟龍負於身上的神蹟。

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因此這樣的例子在後世帝王的身世履歷中比比皆是。以此看來這些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天賦予的,這時候的神權影響力明顯要大過君王本身的權力,當然主要還是因為那時人們的矇昧思想在起著關鍵因素。

2.本來在同一立場的君權與神權為何會相違背,而蔑視神權的君王又為何會遭身死國滅的下場呢

當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桀施行暴政、荒淫無道商湯打算反抗時(既然每位君主都是上天安排的,當然不能隨意征伐)他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得到了上天指令才這樣做的,由此還特意寫了一篇戰鬥檄文《湯誓》來增加他挑戰“君權神授”的籌碼,在《湯誓》中他寫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意思是我要消滅你這個自比太陽的夏桀,即使同歸於盡也在所不惜!商湯真的很乾脆,就是要加強與他一起反抗夏朝諸侯們的信心,明確的告訴大家挑戰“神權”的黑鍋可以由我來背,連我都不怕死,你們大家還在猶豫什麼!

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商湯雖然是挑戰神權的第一人,但畢竟對於所謂的“上天“還存有一絲敬畏之心,“君權神授”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依然約束著君王們的言行政令,使他們不能隨著自己的喜好來任意發號施令。比如《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商湯想要換掉夏朝時期祭祀的社神,但由於社神是遠古共公氏的兒子句龍,傳說他有能夠平服水土的能力,最終在考慮到民眾的感受後就不再實施,因此還特意寫下了《夏社》來說明不可換的道理。到了武丁時期他還曾經因為一隻飛在鼎耳上鳴叫的野雞,擔心過自己的施政存有失誤而惶恐不安。

但是到了武乙時“君權神授”的理論徹底對他沒有了約束感,這時的君權是至高無上的,並且他認為自己天生就是接受了上天的安排是可以代表天的意志的。於是便開始了他為所欲為的荒唐舉動,有一回他突發奇想居然把一個木偶人稱為天神,讓別人來代替天神與他下棋,結果是他把對弈輸了的天神大大的侮辱了一把;後來又有一次他製作了一個剩滿鮮血的皮革囊袋,並且開弓射它,並把這種遊戲稱之為“射天”。這明顯不再把“神”當做一回事了,況且再加上他的殘暴不仁,這樣的國君想不被滅國都難。或許是受到商代末世君主的遺傳,商朝後裔也就是後來宋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偃,也幹過類似這種“射天”的荒唐遊戲,而他又一味的倒行逆施沉迷於酒色,結果終於被齊、魏、楚瓜分了土地。

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3.“神權說”的再次興起及發展

周朝建立後,吸取了夏商滅國的經驗教訓,在加強君王集權和約束君王權利方面上不僅製作了《周禮》,而且又重新拾起了“君權神授”的理論。不過這次的“神權說”更加的細緻規範,開始把“祭祀”這種形式融入進去來進一步提高“神權”的權威性。

武王滅商後說過一句承受天命的話:

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他為了證明君權依然是來自於上天,而祖先的一切功績也是天命所歸,便大力施行“祭天”和“祭祖”的活動來宣告“君權神授”的合理性,並認為“祭祀”就是與上天和先祖間最好的溝通方式。

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周時期祭祀儀式的表現形式就是以樂為舞,同時還有獻食、獻帛等,在這裡主要說的是祭祀舞。《詩經·頌》篇中就多次記載了周時期有關祭祀樂舞的形式和場景。在《禮記·樂記》寫到:故鍾、鼓、管、磬、羽、幹、戚,樂之器也,這是講述了祭祀舞中所用的樂器和道具,而在《毛詩》中則進一步說明

以幹、戚為萬舞。萬舞即是祭祀舞的統稱,萬舞可分為文舞和武舞,文舞要求表演者手持羽、旄(羽毛之類);武舞要手持幹、戚(盾、戈之類)。祭祀舞的場景在《詩經·邶風·簡兮》的描述是碩人俁俁,宮廷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從中就能看出古人對於祭祀儀式的重視和祭祀規模的宏大。

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周代的“神權說”做的可謂深入人心!

4.“神權說”為何進入空白期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的禮崩樂壞和百家思想的興起,“神權說”早已被拋於九霄雲外,既然諸侯連周王室都想取而代之,孔子都避而不談怪力亂神,那何來“君權神授”。要以戰國為例來總結的話,那就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以往附加於權利上的一切理論學說都會變得蒼白無力和虛幻。不然被“神權說”禁錮的思想也不會得到發展,而秦始皇也不一定能夠兼併六國。而秦始皇也並不是一位“神權說”的忠實粉絲,至於他在印璽上所刻的“授命於天”和封禪泰山的行為完全是站在與神靈一樣的高度來炫耀他的豐功偉績罷了,哪有一點對神靈的敬畏和謙恭之情。所以這段時期是“神權說”的空白期。

5.神權與君權的完美契合理論,成為了中國統一封建王朝君主們為加強統治所採用的慣例

這樣的完美契合是在董仲舒的一手炮製下完成的。

淺析古代的統治意識形態:君權與神權間的千年爭奪

董仲舒在儒學的基礎上結合陰陽五行理論提出了“天人感應”學說,他認為君王施政的好壞會通過五行生剋原理從而產生陰陽二氣的形式表現出來,有了陰陽二氣作媒介,就會把君王施政的好壞傳達給上天,如果君王施政好(主要是要求君王應該以儒家的仁政來治國,這也是董仲舒理論的另一個方面)上天便會出現祥瑞,反之就會降下災異以示懲罰,如果君王不知悔改,上天就會使君王失去天下。這樣的觀點是新穎的,董仲舒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就很容易被認可,不僅用“神權”來限制了君王個人的私慾,制約了他至高無上的權利,而且還不會讓統治者產生反感。

君王施行了仁政,除了取得好名聲外還與“上天”建立起了親密聯繫,這種神權與君權的契合真可用完美來形容,以至於得到了後世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