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也会强行扒阻高铁车门致晚点?请少一些道德捧杀

为什么教师也会强行扒阻高铁车门致晚点?请少一些道德捧杀

1月5日,合肥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让列车员通知检票员放行其老公。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最后造成列车晚点4分钟。1月9日,合肥庐阳区教体局发布通报证实“高铁拦门”女子系永红路小学教师罗海丽。目前教体局已对其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小学官网显示,罗海丽曾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

据业内人士说,一辆动车的时间根据规定的时间相差几分钟,在整个线路的运行中就必须立即做出调整,否则出现的危险性很大,后面的追尾事故极有可能发生。多少人的生命安全,岂可儿戏。

我有位亲戚在家庭装修公司工作,他说家装行业最不愿意接待两个行业的客户,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教师,服务、时间、沟通成本太高。我想了想说,这两个群体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有知识,不好忽悠,二是有时间,时间不值钱,有空和你们磨,三是没钱,导致细节问题斤斤计较。亲戚说,你是公务员,老婆是教师,简直是家装行业的噩梦组合……

其实后来想想,公务员和教师还有第四个共同特点:要么和上级打交道,要么和下级打交道,同事平级之间极少真正合作共事。这么个现象,其实是有一定问题的。下面我简单介绍3个研究,你们自己体会其中的现实含义。

01. 平等关系有助于道德发展。科尔伯格是道德心理学界的大牛,他最有影响力的发现是,道德发展最完善的孩子正是那些经常有机会进行换位思考的孩子,所谓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视角来看问题。平等的关系(如伙伴之间)有利于换位思考,而等级关系(如与老师或父母)则不会。对儿童来说,从老师的立场来看待事物是很困难的,因为儿童从未做过老师。皮亚杰(心理学界的超级大牛)和科尔伯格都认为,父母及其他权威是道德发展的障碍。如果希望你的孩子了解物理世界,就让他们去玩杯子和水,而不要长篇大论讲什么体积守恒。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学习社会事务,就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处理争执,不要喋喋不休地谈“十诫”。还有,拜托不要强迫他们遵从上帝、老师,或者你。这只会将他们固结在社会惯例的层次。

02. 市场经济有助于道德发展。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里面提出一个观点,说是市场经济促进了道德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暴力的减少。主要理由之一是,

市场经济,做生意,大家都是合作伙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关系,要想赚钱,就要多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共情。中小学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

03. 道德水平高低和职业关系不大。从柏拉图到康德,再到科尔伯格,许多理性主义者都宣称,善于对道德问题作良好的推理可以带来良好的行为。他们相信,理性是通往道德真理的高贵道路,而具有完美理性的人更可能道德地行事。但是如果真是这样,那道德哲学家(他们整天思考道德原则)就应当比其他人更有道德。他们是这样的吗?

哲学家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EricSchwitzgebel)试图找出答案。他用民意测验以及更秘密的方法,去估量道德哲学家们做一些事情的频率:慈善、投票选举、给母亲打电话、献血、捐献器官、哲学会议后彻底反省,以及回复学生发的电邮。而道德哲学家们在所有这些事情上并不比其他哲学家或其他领域的教授做得好。

施维茨格贝尔甚至从许多图书馆索取了图书丢失清单,他发现,与其他哲学领域的书籍相比,关于道德的学术书籍(应该大多是伦理学家借走的)更可能被盗或者干脆不还了。换句话说,

道德推理的专业知识似乎并未能改善道德行为,甚至可能会使情况更糟糕(可能是因为道德哲学家更擅长事后辩护)。施维茨格贝尔至今没有找到一种能证明道德哲学家比其他哲学家行为高尚的评测方法。

道德哲学家尚且如此,所以,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教师(灵魂工程师是美誉,也能捧杀)的道德水平会更高,要更高。关键还是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