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開學啦!這些事,家長和孩子須知道!

開學啦!

終於“監督”孩子做完作業的你

以為嗅到了解放的氣息?

錯!!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遠不止這些

……

你,瞭解校園暴力嗎?

1、什麼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是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2、校園欺凌有哪些形式?

肢體欺凌:推撞、拳打腳踢以及搶奪財物等,是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言語欺凌:當眾嘲笑、辱罵以及替別人取侮辱性綽號等,是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社交欺凌:孤立、被隔離以及令其身邊沒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網絡欺凌:在網絡發表對受害者不利的網絡言論、曝光隱私以及對受害者的照片進行惡搞等,是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3、欺凌行為都有哪些角色體現?

欺凌者發動欺凌行為,通常還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其中。

受害者:受到欺凌。

協助者:跟隨欺凌者,直接參與欺凌行動。

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為,例如:在旁嬉笑或吶喊助威等

保護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嘗試制止欺凌行為。

局外人:置身事外,就是我們常說的旁觀者。

4、這些可能是校園欺凌的信號 !

身體傷痕:孩子身體表面無故出現瘀傷、抓傷等人為傷痕,有可能是遭遇暴力。

個人物品丟失或損失: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飾、文具等個人物品經常丟失或破損,家長要留心。

如廁習慣改變: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廁所?學校廁所很可能已經成為暴力場所。

自尊心受挫:孩子回到家常帶著傷心、沮喪情緒,很可能在學校受到言語誹謗等精神方面的傷害。

自我傷害傾向:孩子有任何形式的自我傷害甚至自殺行為,要高度重視。

不願上學:

孩子非常不想上學,甚至逃學,裝病請假,可能是在學校被人排擠、欺負。

睡眠問題:失眠、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時可能出現的表現。

5、校園欺凌對受害者有哪些影響?

會對受害者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為欺凌者。

其他影響:常常缺課或者缺席活動、對老師不恭敬等。

6、遇到校園欺凌孩子該怎麼辦?

◆保持鎮定。

◆救助,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可以試著通過警示性語言擊退對方,或者通過有策略的談話和藉助環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對方。

◆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告訴孩子如果遭遇校園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訴家長,不管遭遇了怎麼樣的恐嚇,都要告訴家長,不要自己承受身體心理上的創傷。

7、遇到校園欺凌家長應該怎麼辦?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教會孩子自尊自愛和自我保護。

◆幫助孩子學習識別和建立有益的人際關係,對抗人際孤立和欺凌。

總之,在遇到校園欺凌時

不要感到害怕

不要覺得沒面子

如果身邊有其他人

要大聲呼救引起注意

如果身邊沒人或在封閉空間內

要想辦法脫身

脫身後一定要向老師、家長求助

必要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令人難忘的。每一次放假,家長雖然會很累、很忙,可是卻得到了更多孩子的陪伴,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願意錯過孩子成長的任何瞬間,更何況那是你們一起創造的美好時光。

祝普天下的孩子們,開學快樂~


【必看】開學啦!這些事,家長和孩子須知道!

——————————————————

來源:法韻溫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