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經典的對話,獨特視角,攝影機背後導演的創作功力

電影審核是電影上映前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人常說九十九都拜了,就差一哆嗦,但是就有一些電影,它就折在審核這一關。尤其是一些反應社會現狀,類似題材的電影,很容易觸犯審核機制。久而久之,就讓很多導演對這類題材的電影望而卻步。誰都不想辛辛苦苦拍好的電影,還沒上映就“流產”,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對於導演也有很大的影響。

《我不是藥神》經典的對話,獨特視角,攝影機背後導演的創作功力

我不是藥神劇照

《我不是藥神》在2018年7月6日成功上映,這一消息無疑是給中國電影市場注入一支強心針,業內對於這類題材的的電影也都重新燃起了希望。

從《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成功上映的案例中,有人敏感地以為電影審核機構可能要對電影市場放寬審核條件,答案是否認的。隨著影視行業的興起,國內出產的電影越來越多,為了保障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國家勢必加強對電影制度的審核力度。

《我不是藥神》經典的對話,獨特視角,攝影機背後導演的創作功力

我不是藥神劇照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反應的是醫藥行業在社會中的現狀,像這種類似題材的電影屢見不鮮,導演文牧野不僅將別人敬而遠之的題材搬上熒幕,而且還化腐朽為神奇。

電影開頭,當正片還未開始,導演使用非劇情聲(印度熱歌《燃燒的愛火》)作為音橋,引出電影故事與印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鏡頭中出現印度的溼婆象,標著印度文字的情趣用品,照片合影,所有的東西都與音樂完美的銜接。

《我不是藥神》經典的對話,獨特視角,攝影機背後導演的創作功力

我不是藥神劇照

人們會不會誤會,這是一部在印度發生的故事時,鏡頭轉向一尊財神爺,給出了人們明確的答案。接著導演利用一個定場鏡頭,從建築、門面招牌,描繪出了這是一個在中國某個城市,某個街道,故事起源於一間印度神油店。

《我不是藥神》經典的對話,獨特視角,攝影機背後導演的創作功力

我不是藥神劇照

導演從場地和佈景(低矮的樓房建築)讓人們堅信這是發生在2002年的事情,而並非現在,(縱橫密佈的電線)在論證年代的同時,也預示著接下來的故事終將錯綜複雜。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電影中四名主演都留著長髮,這樣的打扮更加契合那個年代的風尚,電影中的服裝、打扮、佈景等,都可以看出導演的場面調度能力。

(當影片進行到一小時25分)曹斌與局長在樓梯中的一段對話剪輯,也勢必成為經典。

《我不是藥神》經典的對話,獨特視角,攝影機背後導演的創作功力

我不是藥神劇照

在狹窄的樓梯裡曹斌堵住局長的去路,兩人的交流通過五個正/反打鏡頭,讓事件的發展更具有邏輯的必然性。第一個鏡頭出現的是局長站在臺階上的一箇中景,這使得曹斌和局長形成一種對抗的感覺。第二個鏡頭角度發生改變,它是從上到下45度傾斜拍攝的曹斌,將視覺交給了觀眾,曹斌說出了他的顧慮,替病人求情。第三個鏡頭轉到局長身上依舊是一箇中景,微微放低攝像機,攝像機朝上傾斜,這樣的拍攝讓觀眾產生局長比曹斌更加強勢的視覺效果。第四個鏡頭是一個雙人的中景,讓兩人的身影同時出現在鏡框中,兩人的對抗依舊持續,但從拍攝的角度,預示著曹斌已經明顯落入下風。第五個鏡頭是一個全景,使用俯拍的角度,觀眾再次成為視覺的調停者,也預示著在局長之上,還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法律)。第六個鏡頭,一閃即逝的曹斌,已經快要妥協。第七個鏡頭,局長完全佔據上風,說出這麼一句話,“法大於情的事情你還見的少嗎?”這也是兩人對話的終極含義,此時的攝像機甚至到了需要仰拍局長的程度。第八,是個搖鏡頭,以觀眾的視角,從上到下20度左右給了曹斌一個特寫,曹斌無奈的給局長讓出了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