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经典的对话,独特视角,摄影机背后导演的创作功力

电影审核是电影上映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人常说九十九都拜了,就差一哆嗦,但是就有一些电影,它就折在审核这一关。尤其是一些反应社会现状,类似题材的电影,很容易触犯审核机制。久而久之,就让很多导演对这类题材的电影望而却步。谁都不想辛辛苦苦拍好的电影,还没上映就“流产”,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对于导演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不是药神》经典的对话,独特视角,摄影机背后导演的创作功力

我不是药神剧照

《我不是药神》在2018年7月6日成功上映,这一消息无疑是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一支强心针,业内对于这类题材的的电影也都重新燃起了希望。

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成功上映的案例中,有人敏感地以为电影审核机构可能要对电影市场放宽审核条件,答案是否认的。随着影视行业的兴起,国内出产的电影越来越多,为了保障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国家势必加强对电影制度的审核力度。

《我不是药神》经典的对话,独特视角,摄影机背后导演的创作功力

我不是药神剧照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反应的是医药行业在社会中的现状,像这种类似题材的电影屡见不鲜,导演文牧野不仅将别人敬而远之的题材搬上荧幕,而且还化腐朽为神奇。

电影开头,当正片还未开始,导演使用非剧情声(印度热歌《燃烧的爱火》)作为音桥,引出电影故事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镜头中出现印度的湿婆象,标着印度文字的情趣用品,照片合影,所有的东西都与音乐完美的衔接。

《我不是药神》经典的对话,独特视角,摄影机背后导演的创作功力

我不是药神剧照

人们会不会误会,这是一部在印度发生的故事时,镜头转向一尊财神爷,给出了人们明确的答案。接着导演利用一个定场镜头,从建筑、门面招牌,描绘出了这是一个在中国某个城市,某个街道,故事起源于一间印度神油店。

《我不是药神》经典的对话,独特视角,摄影机背后导演的创作功力

我不是药神剧照

导演从场地和布景(低矮的楼房建筑)让人们坚信这是发生在2002年的事情,而并非现在,(纵横密布的电线)在论证年代的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终将错综复杂。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电影中四名主演都留着长发,这样的打扮更加契合那个年代的风尚,电影中的服装、打扮、布景等,都可以看出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

(当影片进行到一小时25分)曹斌与局长在楼梯中的一段对话剪辑,也势必成为经典。

《我不是药神》经典的对话,独特视角,摄影机背后导演的创作功力

我不是药神剧照

在狭窄的楼梯里曹斌堵住局长的去路,两人的交流通过五个正/反打镜头,让事件的发展更具有逻辑的必然性。第一个镜头出现的是局长站在台阶上的一个中景,这使得曹斌和局长形成一种对抗的感觉。第二个镜头角度发生改变,它是从上到下45度倾斜拍摄的曹斌,将视觉交给了观众,曹斌说出了他的顾虑,替病人求情。第三个镜头转到局长身上依旧是一个中景,微微放低摄像机,摄像机朝上倾斜,这样的拍摄让观众产生局长比曹斌更加强势的视觉效果。第四个镜头是一个双人的中景,让两人的身影同时出现在镜框中,两人的对抗依旧持续,但从拍摄的角度,预示着曹斌已经明显落入下风。第五个镜头是一个全景,使用俯拍的角度,观众再次成为视觉的调停者,也预示着在局长之上,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法律)。第六个镜头,一闪即逝的曹斌,已经快要妥协。第七个镜头,局长完全占据上风,说出这么一句话,“法大于情的事情你还见的少吗?”这也是两人对话的终极含义,此时的摄像机甚至到了需要仰拍局长的程度。第八,是个摇镜头,以观众的视角,从上到下20度左右给了曹斌一个特写,曹斌无奈的给局长让出了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