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暴露了千萬家庭的模樣:家長關心孩子,應當把握4個度

網課暴露了千萬家庭的模樣:家長關心孩子,應當把握4個度


<code>“你怎樣,孩子便會怎樣”/<code>

網課期間,相信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被家裡的“神獸”們“摧殘”著。當我們發現孩子們出現的問題時,總是想著讓他們去改變,這就有可能會引發家庭大戰。


如果你班裡的家庭也有這樣的情況,那麼就請將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吧,相信這篇文章一定會讓廣大家長們受益的。


我們一起讀讀吧~


凡事都有度,都講一個適當,當出現過度的時候多是不好的。


教育中亦是如此,關愛過度就會變成溺愛,放鬆過度就會變成放縱,嚴厲過度就會變成嚴苛,懲罰過度就會變成體罰。


家長都關心自己的孩子,但關心也有幾個不能過的“度”。


01


關心不能過頻


網課開始的第二週,就有一位家長給我發消息,說他娃子上網課不用心。


家長也還未上班,每節課都督促上課,需要做筆記的時候就提醒他做筆記;看到別的孩子參與課堂,就對他兒子說:你也發言啊!


課後作業時,就說:你咋不問問題,我看班上某某經常提問被表揚。


兒子呢,屬於比較沉默的類型,一聲不吭,除了上課勉強在聽外,其他方面該怎樣還怎樣。


家長心急如焚,乾著急,向我訴了一堆苦水。我安慰了他幾句,又告訴娃子要按時上課之類的。


本以為就這麼過去了,誰知第三週早上,又來了電話,我一接,那頭傳來他兒子對的哭泣聲:老師,我不想上學了。


我一驚:為啥啊?


“不為啥,就是不想學了。”之後就沉默了。


我一想,得趕緊勸啊。舉例告之學習是如何重要;又鼓勵他樹立目標,規劃未來;又勸他不要沉迷於低級趣味;又寬慰給他一天休息,好好想想。


可謂是,十八般武藝使了個遍,終於安撫下去。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天,就迎來了他爸的QQ消息。之後更是隔三差五,不曾停歇,不是電話,就是消息;不是抱怨兒子不好好上課,就是詢問怎麼管。


期間聽到最多的抱怨就是:老師,他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嘞?


一向自命波瀾不驚,富有耐心的我,也抵擋不住他這般“窮追猛打”,竟生出一絲厭煩來。我猛然意識到:如果我是他娃子,早就煩了吧。


由此可見,關心不能過頻,容易變成嘮叨。孩子正處於思維活躍的青春期,最受不了喋喋不休的重複性話語。


我已然能想象這樣一幅場景,孩子雙手捂耳,心中默唸:不聽不聽,王八唸經!此種情形下,父母的話就像蚊子,恨不得立即驅之,哪還入得了耳,進得了心。


尤其父親,與孩子談話,一定要少而精,講證據,抓重點,一語中的,勝過千百句囉嗦。


02


關心不能過急


我們的父母常常是急躁的,教育孩子要堅持時頭頭是道,而想要結果時卻一心想立竿見影。


孩子不愛做筆記,說了一次,下次發覺還是不做,就急了。


孩子英語不好,報了一個補習班,一個月後月考沒進步,又急了。


孩子喜歡玩遊戲,吵了他一次,過幾天還是照玩不誤,更急了。


父母總是如此著急,以至於我們忘了教育孩子時常說的那句:不著急,慢慢來。


所以,教育需要耐心。


父母總是如此著急,以至於想只要一規定,孩子就照辦。你一說就照辦的,那是機器人,習慣的養成和改正都需要時間。


父母總是如此著急,以至於短時間內將手段一次次升級,嘮叨不聽換吵,吵了不聽就上手了,父子關係一步步惡化。


莫言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你覺得孩子不聽話,覺得心累,那就對了,離開汗水就能成長的那是“神童”。


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所以各位父母也用教育孩子的話,提醒一下我們自己,放慢些,有耐心點,不著急。


03


關心不能過激


操之過急,矛盾就容易升級,行為就可能過激。如同之前那個家長,終在一天晚上,又打電話給我,電話那端傳來他急促的呼吸聲:


我剛和他打了一架!一回家,看他作業不做,趴在沙發上玩手機,說了也不聽,一時氣不過,就上手了,他也還手了。


我又是一番安慰,接著又找孩子瞭解情況。讓孩子冷靜冷靜,好好和父親聊聊。許久之後,才回消息:


我和他沒什麼好聊的,他剛還說要報警抓我,我倒看警察會不會來。


父子徹底撕破臉皮,短時間內難以緩和。愛嘮叨,又操之過急的家長最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產生過激行為。


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提升自己的修養,讓心底的火山在爆發前偃旗息鼓。


梁實秋說:控制自己的音量,對家人溫柔的說話,是一個家庭幸福的開始,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教。


父母更當以身作則,很多矛盾都起於說話的音量,也都可以止於說話的音量。


04


關心不能過當


這個家長的性格造成了矛盾不斷升級,由嘮叨到吵,再到打,一個沒落下。除此之外,他關心的方法也是不當的。


他說:娃子上課時,我和孩子一起聽課,發覺高一的數學內容,很多我聽一聽都能懂,還幫娃子做了一些筆記,可他就是不上心。


我想說:有人幫他做筆記,有人幫他聽課,他幹嘛還要自己動手呢?


他說:娃子又不好好寫作業了,麻煩老師幫忙說說他,我們的話他根本不聽,老師的話他還聽。


我想說:老師的話不是聖旨,他可能只是表面恭敬些,而背後依然不執行。


他說:能不能麻煩老師,每週給孩子打幾個電話,提醒他按時上課寫作業。


我想說:孩子不得煩死我啊,頻繁的說教不僅會降低老師的威信,還會覺得老師與家長是“同謀”。


對孩子的關心應當是恰當的,不能過度干涉,更不能代替他完成;對老師的要求應當是合理的,可以適當的建議,但不能要求老師按照你的意願來管理,也不能侵佔老師的私人生活。


對孩子的關心應當是溫和而持續的,不能三分鐘熱度,不能當“周扒皮”剝削,也不能當甩手掌櫃。


對孩子的關心應該是溫柔的,不溫不火,連綿細長。方法不過當,行為不過激,表現別太急,言辭莫嘮叨。要溫和的愛,這樣方得久遠,太快和太慢,結果都一樣遲緩。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時才是教育,你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


身教大於言教,與其苦口婆心的勸說,不如以身作則。每天積極地生活,努力追求,你是怎樣的,你孩子就是怎樣的!


▍文章來源:教師枕邊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英語學習問題,私信老師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