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之二(2019年本)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之二(2019年本)

十六、汽车

1、汽车关键零部件:汽油机增压器、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

速器、随动前照灯系统、LED 前照灯、数字化仪表、电控系统执行

机构用电磁阀、低地板大型客车专用车桥、空气悬架、吸能式转向

系统、大中型客车变频空调、高强度钢车轮、商用车盘式制动器、

商用车轮胎爆胎应急防护装置、转向轴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EPS)、转向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R-EPS)、怠速启停系

统、高效高可靠性机电耦合系统;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电控

机械变速器(AMT)、7 挡及以上自动变速器(7 挡及以上 AT)、无

级自动变速器(CVT);高效柴油发动机颗粒捕捉器;电控高压共

轨喷射系统及其喷油器;高效增压系统(最高综合效率≥55%);废

气再循环系统;电制动、电动转向及其关键零部件

2、轻量化材料应用:高强度钢(符合 GB/T 20564《汽车用高

38

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标准或 GB/T 34566《汽车用热冲压钢板及

钢带》标准)、铝合金、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

合纤维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3D 打印成型、激光拼焊板的扩大

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强度≥980MPa、强塑积 20~

50GPa%)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环保材料应用:水性涂料、

无铅焊料等

3、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高安全性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能

量密度≥300Wh/kg,循环寿命≥1800 次);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

≥180mAh/g,循环寿命 2000 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 80%),电池

负极材料(比容量≥500mAh/g,循环寿命 2000 次不低于初始放电

容量的 80%),电池隔膜(厚度≤12μm,孔隙率 35%~60%,拉伸

强度 MD≥800kgf/cm2,TD≥800kgf/cm2);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

器,电动汽车电控集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高效区:85%工

作区效率≥80%),车用 DC/DC(输入电压 100V~400V),大功率

电子器件(IGBT,电压等级≥750V,电流≥300A);插电式混合动

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质量比功率≥350W/kg)、

燃料电池堆(体积比功率≥3kW/L)、膜电极(铂用量≤0.3g/kW)、质

子交换膜(质子电导率≥0.08S/cm)、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厚度≤

1.2mm,其他双极板厚度≤1.6mm)、低铂催化剂、碳纸(电阻率≤

3MΩ·cm)、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引射器、增湿器、燃料

电池控制系统、升压 DC/DC、70MPa 氢瓶、车载氢气浓度传感器;

电动汽车用热泵空调;电机驱动控制专用 32 位及以上芯片(不少

39

于 2 个硬件内核,主频不低于 180MHz,具备硬件加密等功能,芯

片设计符合功能安全 ASIL C 以上要求);一体化电驱动总成(功率

密度≥2.5kW/kg);高速减速器(最高输入转速≥12000rpm,噪声

<75dB)

4、车载充电机(满载输出工况下效率≥95%)、双向车载充电

机、非车载充电设备(输出电压 250V~950V,电压范围内效率≥

88%);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技

术及装备,快速充电及换电设施

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ECU)、变速箱控制

系统(TCU)、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牵引力控制(ASR)、电子

稳定控制(ESC)、网络总线控制、车载故障诊断仪(OBD)、电控

智能悬架、电子驻车系统、电子油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电控制动系统(EBS)、载货汽车用轴

荷自动测量系统等

6、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效车用内燃机研

发能力建设

7、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技术:传感器、车载芯片、中央处

理器、车载操作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车网通信系统设备、视觉识

别系统、高精度定位装置、线控底盘系统、智能车用安全玻璃;新

型智能终端模块、多核异构智能计算平台技术、全天候复杂交通场

景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技术、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车用无线通信关

键技术、基础云控平台技术;新型安全隔离架构技术、软硬件协同

40

攻击识别技术、终端芯片安全加密和应用软件安全防护技术、无线

通信安全加密技术、安全通讯及认证授权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测

试评价体系架构研发,虚拟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

整车级和系统级测试评价方法,测试基础数据库建设

十七、船舶

1、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适应绿色、环保、安全要求的优

化升级,以及满足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的船型开发建造

2、10 万立方米以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1.5 万立方米以上液化

石油气船、万箱以上集装箱船、5000 车位及以上汽车运输船、豪华

客滚船、IMO Ⅱ型以上化学品船、大中型豪华邮轮、2000 车位以

上汽车滚装船、3000 米车道以上的货物滚装船、LNG 加注船、牲

畜运输船、甲醇(乙烷)运输船、油电混合动力船、电池驱动船及

多用途船、极地邮轮、极地运输船舶、极地多用途船、极地物探船

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3、大型远洋捕捞加工渔船、1 万立方米以上耙吸式挖泥船、火

车渡轮、科学考察船、破冰船、海洋调查船、甲板运输船、海洋监

管船等特种船舶及其专用设备

4、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翼船、地效应船、气垫船、穿浪船等

高性能船舶

5、120 米及以上水深自升式钻井平台、1500 米及以上深钻井

船、1500 米及以上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主流海洋移动钻井平台

(船舶);15 万吨及以上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1500 米水深

41

半潜式生产平台、立柱式生产平台(SPAR)、张力腿平台(TLP)、

LNG-FPSO、边际油田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等浮式生产系统;万马

力水级深水三用工作船、1500 米水深大型起重铺管船、1500 米水

深工程勘察船、高性能物探船、5 万吨及以上半潜运输船、海上风

车安装船、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深水动力定位原油输

送装置、超深水海工作业船、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起重能力 10000

吨以上的重吊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装备、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勘

探开发装备、岛礁重载建设平台、海上油田设施拆解装置等海洋工

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6、动力定位系统、FPSO 单点系泊系统、大型海洋平台电站集

成系统、主动力及传动系统、钻井平台升降系统、水下油气生产系

统等通用和专用海洋工程配套设备

7、游艇开发制造及配套产业

8、智能环保型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大型甲板

机械、船用锅炉、油水分离机、海水淡化装置、压载水处理系统、

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及设备、液化天然气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吊舱推

进器、直翼舵桨推进装置、大型高效喷水推进装置、大功率中高压

发电机、船舶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

备、船舶尾气处理装置、余热回收系统、双金属气阀、大型船用垃

圾焚烧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货油系统等关键船用配套设备

9、海底采矿机器人、海底挖沟机等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及

深海采矿系统、深海立管相关配套系统和设备,水下潜器、机器人

42

及探测观测设备

10、精度管理控制、数字化造船、单元组装、预舾装和模块化、

先进涂装、高效焊接技术应用、超高压水除锈装置、激光焊接机器

人、智能化分段流水线、船舶小组立焊接生产线、船舶中组立焊接

工作站、船舶分段智能涂装机器人、船舶管子加工生产线、船舶船

体小构件自由边打磨生产线

11、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修理与改装以及爬

壁机器人、高压智能清洗机器人等绿色环保修船技术应用

12、智能船舶、无人船艇开发和相关智能系统及设备开发,船

舶全寿命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开发

13、安全节能环保内河、江海联运及沿海船舶开发制造

14、"胀断连杆"生产制造

15、纯电动和天然气船舶;替代燃料、混合动力、纯电动、燃

料电池等机动车船技术;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

优化动力总成系统匹配

十八、航空航天

1、干线、支线、通用飞机及零部件开发制造

2、航空发动机开发制造

3、机载设备、任务设备、空管设备和地面保障设备系统开发

制造

4、直升机总体、旋翼系统、传动系统开发制造

5、航空航天用新型材料开发生产

43

6、航空航天用燃气轮机制造

7、卫星、运载火箭及零部件制造

8、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及系统软硬件产品、终端产品开发生

9、航空器地面模拟训练系统、试验系统开发制造

10、航空器地面维修、维护、检测设备开发制造

11、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建设及设备制造

12、航空器专用应急救援装备开发与应用

13、航空器、设备及零件维修

14、先进卫星载荷研制及生产

15、无人机总体、材料、通信、控制系统等开发制造

16、民用飞机、直升机的设计

17、航空航天用太阳能电池开发生产

十九、轻工

1、单条化学木浆 30 万吨/年及以上、化学机械木浆 10 万吨/

年及以上、化学竹浆 10 万吨/年及以上的林纸一体化生产线及相应

配套的纸及纸板生产线(新闻纸、铜版纸除外)建设;采用清洁生

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条 10 万吨/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

建设;先进制浆、造纸设备开发与制造;无元素氯(ECF)和全无

氯(TCF)化学纸浆漂白工艺开发及应用

2、非金属制品精密模具设计、制造

3、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农用塑

44

料节水器材和长寿命(三年及以上)功能性农用薄膜的开发、生产

4、新型塑料建材(高气密性节能塑料窗、大口径排水排污管

道、抗冲击改性聚氯乙烯管、地源热泵系统用聚乙烯管、非开挖用

塑料管材、复合塑料管材、塑料检查井);防渗土工膜;塑木复合

材料和分子量≥200 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及板材生产

5、动态塑化和塑料拉伸流变塑化的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应

用电磁感应加热和伺服驱动系统的塑料加工装备

6、应用于工业、医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特种陶瓷生

产及技术、装备开发;陶瓷清洁生产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7、高效节能缝制机械(采用嵌入式数字控制、无油或微油润

滑等先进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

8、用于制笔、钟表等行业的多工位组合机床研发与制造

9、高新、数字、智能印刷技术及高清晰度制版系统开发与应

10、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制造

11、真空镀铝、喷镀氧化硅、聚乙烯醇(PVA)涂布型薄膜、

功能性聚酯(PET)薄膜、定向聚苯乙烯(OPS)薄膜及纸塑基多

层共挤或复合等新型包装材料

12、二色及二色以上金属板印刷、配套光固化(UV)、薄板覆

膜和高速食品饮料罐加工及配套设备制造

13、锂二硫化铁、锂亚硫酰氯等新型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

氢镍电池、新型结构(双极性、铅布水平、卷绕式、管式等)密封

45

铅蓄电池、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燃料电池、锂/氟化碳电池等新型

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14、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中间相

炭微球和硅碳等负极材料、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氟代

碳酸乙烯酯(FEC)等电解质与添加剂;废旧电池资源化和绿色循

环生产工艺及其装备制造

15、铅蓄电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锂离子电池自动化、智

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碱性锌锰电池 600 只/分钟以上自动化、智

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

16、制革及毛皮加工清洁生产、皮革后整饰新技术开发及关键

设备制造、含铬皮革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皮革及毛皮加工废液的

循环利用,三价铬污泥综合利用;无灰膨胀(助)剂、无氨脱灰(助)

剂、无盐浸酸(助)剂、高吸收铬鞣(助)剂、天然植物鞣剂、水

性涂饰(助)剂等高档皮革用功能性化工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

17、高效节能电光源(高、低气压放电灯和固态照明产品)技

术开发、产品生产及固汞生产工艺应用;废旧灯管回收再利用

18、符合国家 1 级能效或 2 级能效家用电器开发与生产

19、多效、节能、节水、环保型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洗涤剂的

开发与生产

20、采用新型制冷剂替代氢氯氟烃-22(HCFC-22 或 R22)的

空调器开发、制造,采用新型发泡剂替代氢氯氟烃-141b(HCFC-141b)

的家用电器生产,采用新型发泡剂替代氢氯氟烃-141b(HCFC-141b)

46

的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生产与应用

21、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含全电熔、电助熔、全氧燃烧技术、

NOx 产生浓度≤1200mg/m3的低氮燃烧技术)的设计、应用;玻璃

熔窑 DCS 节能自动控制技术

22、轻量化玻璃瓶罐(轻量化度≤1.0)工艺技术和关键装备的

开发与生产

23、水性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植物油油墨等节能环保型油

墨生产

24、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

25、先进的食品生产设备研发与制造;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检

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26、热带果汁、浆果果汁、谷物饮料、本草饮料、茶浓缩液、

茶粉、植物蛋白饮料等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加工原料

基地建设;果渣、茶渣等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27、营养健康型大米、小麦粉(食品专用米、发芽糙米、留胚

米、食品专用粉、全麦粉及营养强化产品等)及制品的开发生产;

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杂粮加工专用设备开发与生产;粮油加工副

产物(稻壳、米糠、麸皮、胚芽、饼粕等)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

应用

28、菜籽油生产线:采用膨化、负压蒸发、热能自平衡利用、

低消耗蒸汽真空系统等技术,油菜籽主产区日处理油菜籽 400 吨及

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1.5 公斤以下(其中西部地区日处理油菜籽 200

47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花生油生产线:花生主产

区日处理花生 2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棉籽油生

产线:棉籽产区日处理棉籽 3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

下;米糠油生产线:采用分散快速膨化,集中制油、精炼技术;玉

米胚芽油生产线;油茶籽、核桃等木本油料和胡麻、芝麻、葵花籽、

牡丹籽等小品种油料加工生产线以及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

艺技术生产植物油

29、采用发酵法工艺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赖氨酸、谷氨酸、苏

氨酸除外),以糖蜜为原料年产 8000 吨及以上酵母制品及酵母衍生

制品,新型酶制剂和复合型酶制剂、多元糖醇及生物法化工多元醇、

功能性发酵制品(功能性糖类、功能性红曲、发酵法抗氧化和复合

功能配料、活性肽、微生态制剂)等开发、生产、应用。酵素生产

工艺技术开发及工业化、规范化生产

30、畜禽骨、血、羽毛及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31、搪瓷静电粉、搪瓷预磨粉的技术研发和生产

32、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使用聚能燃烧技术的燃气灶具等高效

节能环保型燃气具的开发与制造

二十、纺织

1、差别化、功能性聚酯(PET)的连续共聚改性[阳离子染料

可染聚酯(CDP、ECDP)、碱溶性聚酯(COPET)、高收缩聚酯

(HSPET)、阻燃聚酯、低熔点聚酯、非结晶聚酯、生物可降解聚

酯、采用绿色催化剂生产的聚酯等];阻燃、抗静电、抗紫外、抗菌、

48

相变储能、光致变色、原液着色等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的高效

柔性化制备技术;智能化、超仿真等功能性化学纤维生产;原创性

开发高速纺丝加工用绿色高效环保油剂

2、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

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生物基聚酰胺、生物基呋喃环等新

型聚酯和纤维的开发、生产与应用

3、采用绿色、环保工艺与装备生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

(Lyocell)、细菌纤维素纤维、以竹、麻等新型可再生资源为原料

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PLA)、海藻纤维、壳聚糖纤维、

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PHA)、动植物蛋白纤维

4、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碳纤维(CF)(拉

伸强度≥4200MPa,弹性模量≥230GPa)、芳纶(AF)、芳砜纶(PSA)、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纺丝生产装置单线能力≥300

吨/年,断裂强度≥40cN/dtex,初始模量≥1800cN/dtex)、聚苯硫醚

纤维(PPS)、聚酰亚胺纤维(PI)、聚四氟乙烯纤维(PTFE)、聚苯

并双噁唑纤维(PBO)、聚芳噁二唑纤维(POD)、玄武岩纤维(BF)、

碳化硅纤维(SiCF)、聚醚醚酮纤维(PEEK)、高强型玻璃纤维

(HT-AR)、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纤维

等]

5、符合环保要求的特种动物纤维、麻纤维、桑柞茧丝、彩色

棉花、彩色桑茧丝类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与产品

49

6、建立智能化纺纱工厂,采用智能化、连续化纺纱成套装备

(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及数控单机及喷气涡流纺、高速转杯纺

等短流程先进纺纱设备),生产高品质纱线;采用高速数控无梭织

机、自动穿经机、全成形电脑横机、高速电脑横机、高速经编机等

新型数控装备,生产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档机织、针织纺织品

7、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印染技术装备、染整清洁生产技术(酶

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针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低温前处理及

染色、低盐或无盐染色、低尿素印花、小浴比气流或气液染色、数

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功能性整理技术、新型染色加工技术、

复合面料加工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智能化筒子纱染色技术装

备开发与应用

8、采用非织造、机织、针织、编织等工艺及多种工艺复合、

长效整理等新技术,生产功能性产业用纺织品

9、智能化、高效率、低能耗纺织机械,关键专用基础件、计

量、检测仪器及试验装备开发与制造

10、高档地毯、抽纱、刺绣产品生产

11、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装生产技术和装备开发、应用

12、纺织行业生物脱胶、无聚乙烯醇(PVA)浆料上浆、少水

无水节能印染加工、"三废"高效治理与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广

与应用

13、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利用聚

酯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非织造材

50

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二十一、建筑

1、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

2、智能建筑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制造与集成技术研究

3、集中供热系统计量与调控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4、高强、高性能结构材料与体系的应用

5、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发电应用一体化建筑

6、先进适用的建筑成套技术、产品和住宅部品研发与推广

7、钢结构住宅集成体系及技术研发与推广

8、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

广

9、工厂化全装修技术推广

10、移动式应急生活供水系统开发与应用

11、建筑信息模型(BIM)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

12、既有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

13、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研发及推广

二十二、城镇基础设施

1、城市高精度导航、高精度遥感影像和三维数据生产及关键

技术开发

2、依托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城市立体管理信息系统

3、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51

5、城市交通管制系统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6、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含轻轨、有轨电车)

7、城镇安全饮水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

8、城镇地下管道共同沟建设,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9、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管网排查、检测及修复与改造工程、

非开挖施工与修复技术,供水管网听漏检漏设备、相关技术开发和

设备生产

10、城市燃气工程

11、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

12、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13、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

14、既有停车设施改造;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

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建设;停车场配建电动车充电设施

15、城市建设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16、城市生态系统关键技术应用

17、城市节水技术开发与应用

18、城市照明智能化、绿色照明产品及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19、再生水利用技术与工程

20、城市供水、排水、燃气塑料管道应用工程

21、城市应急与后备水源建设工程

22、沿海城镇海水供水管网及海水淡化工程

23、城市积涝监测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城市排水防涝工程

52

24、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

25、合流制溢流污染、初期雨水等快速净化装备、分散净化设

26、基于大数据、物联网、GIS 等为基础的城市信息模型(CIM)

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

二十三、铁路

1、铁路新线建设

2、既有铁路改扩建及铁路专用线建设

3、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与建设

4、铁路行车及客运、货运安全保障系统技术与装备,铁路列

车运行控制与车辆控制系统开发建设

5、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

6、7200 千瓦及以上交流传动电力机车、6000 马力及以上交流

传动内燃机车、时速 200 公里以上动车组、海拔 3000 米以上高原

机车、高原动车组、大型专用货车、机车车辆特种救援设备

7、干线轨道车辆交流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核心元器件

(含 IGCT、IGBT 元器件)

8、时速 200 公里及以上铁路接触网、道岔、扣配件、牵引供

电设备

9、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功率因数补偿技术应用

10、大型养路机械、铁路工程建设机械装备、线桥隧检测设备

11、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技术开发

53

12、混凝土结构物修补和提高耐久性技术、材料开发

13、铁路旅客列车集便器及污物地面接收、处理工程

14、铁路 GSM-R 通信信号系统

15、LTE-R 等铁路宽带通信系统开发与建设

16、数字铁路与智能运输开发与建设

17、时速在 300 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减震降噪技术

应用

18、城际、市域(郊)铁路

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

1、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建设

2、国省干线改造升级

3、汽车客货运站、城市公交站

4、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

5、公路智能运输、快速客货运输、公路甩挂运输系统开发与

建设

6、公路管理服务、应急保障系统开发与建设

7、公路工程新材料开发与生产

8、公路集装箱和厢式运输

9、特大跨径桥梁修筑和养护维修技术应用

10、长大隧道修筑和维护技术应用

11、农村客货运输网络开发与建设

12、农村公路建设

54

13、城际快速系统开发与建设

14、出租汽车服务调度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

15、高速公路车辆应急疏散通道建设

16、低噪音路面技术开发

17、高速公路快速修筑与维护技术和材料开发与应用

18、城市公交

19、运营车辆安全监控记录系统开发与应用

20、公路主干线交通安全和治安管控装备及技术开发和应用

二十五、水运

1、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

2、沿海深水航道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及通航建筑物建设,西部

地区、贫困地区内河航道建设

3、沿海陆岛交通运输码头建设

4、大型港口装卸自动化工程

5、海运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应用

6、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

7、内河船型标准化

8、老港区技术改造工程

9、船舶污染物港口接收处置设施建设及设备制造,港口危险

化学品、油品应急设施建设及设备制造

10、内河自卸式集装箱船运输系统

11、水上高速客运

55

12、港口龙门吊油改电节油改造工程

13、水上滚装多式联运

14、水运行业信息系统建设

15、国际邮轮运输及邮轮母港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