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八大胡同中的石頭衚衕 圖源新浪博客@陳越剛

來北京,很多人喜歡逛衚衕,八大胡同作為清末民國時期極為繁華的煙花之所,可算是十分熱門的打卡地。

其實八大胡同的興盛主要是在清末民國時期,早在明代,胭脂衚衕、皮條營、百順衚衕等衚衕裡雖也有一些妓院,但獨木難成林,當時的八大胡同尚未形成氣候。此時的粉子、勾欄、堂院主要集中在內城的東四西四一帶。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解放初期西四一帶的衚衕地名,多的是勾欄粉子、秦樓楚館,可見這一帶也曾歌舞昇平。

您仔細品品這些衚衕的名字:粉子衚衕、前後英子衚衕(纓子衚衕)、大小院衚衕(勾闌衚衕)、堂子衚衕……

其中變化最大的要數西單的堂子衚衕,如今已是商貿輻輳、車馬喧囂的城中鬧市。今天咱們就來講講堂子衚衕是怎麼從一條花街柳巷成為鬧市的……


堂子 是勾欄瓦舍還是祭祀之所?

要講堂子衚衕,首先得知道“堂子”是什麼意思。在北京的衚衕名裡,堂子一般作妓院解釋,據傳來自蘇滬方言

其實早在元代,大都內雜劇盛行,城內擁有眾多大小勾欄演出雜劇,當時的西四磚塔衚衕一帶就是其一。勾欄內有戲臺、戲房(後臺)、神樓和腰棚(看臺)。大的勾欄可容數千人,臺上鑼鼓喧天,臺下歡呼喝彩,熱鬧非凡。

明初定都北京,南方居民移居北京,也帶來了蘇滬地方的方言“堂子”。清人朱一新的《京師坊巷志稿》中的堂子衚衕(包括東、西、南、上、下、趙堂子衚衕)便有十條之多,在一定意義上,這些堂子衚衕的分佈便代表了當時京城花街柳巷的分佈。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八大胡同裡的雲吉班舊址 圖源@向東向北

直至滿清入關,定都北京,這時“堂子”又有了一層新的含義——

堂子祭祀

這是一種滿族薩滿教的皇家祭典,是由滿清入關之後帶進京城的。每年元旦、春秋立杆大祭時,皇帝都會親臨恭祭。不過這個“堂子”建於玉河橋東(東交民巷),並不在這裡。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堂子建於1644年,今位於南河沿南口路北、北京飯店貴賓樓。圖源網絡。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進京,堂子的含義又多了一個——“私坊”(也叫“私房”“私寓”)。這裡的堂子,一方面是傳授演劇技藝、傳承崑曲的地方(可以認作“小科班”),也有著接待來客、侑酒佐歡以求盈利的一面(即“打茶圍”)。

據《中國劇》記載,過去唱戲的出身一般有四種:一是科班出身,二為私家出身,三為票友出身,四即像姑出身

科班出身和票友出身,相信大家都瞭解。第二種私家出身,和堂子沒有關係,是指名伶子弟在家中學劇,待學有所成登臺獻藝。

而第四種“像姑出身”就是指投身“堂子”學藝的伶人,因而也叫“堂子出身“。

在道、鹹、同、光四朝的“四大徽班”中,有一半以上

的名伶都是堂子出身同光十三絕”中,13位名伶有5位是堂子出身,有7位出師後自己也開設了堂子。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同光十三絕,沈容圃繪。

至於為什麼叫“像姑”,則是因清代禁嫖妓,男風盛行,男妓因“像姑娘”而被稱為“相公”,也叫“像姑”。《側帽餘譚》:“雛伶本曰‘像姑’,言其貌似好女子也。今訛為‘相公’。”

不過這裡說的堂子大多集中在八大胡同,這也是八大胡同能夠形成規模的一個原因。


從“拉屎大院”到西單商場

堂子衚衕很短,不過200米,一眼便能望到頭。但因地處西單北,和西單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民國初到上世紀20年代末,整個西城最熱鬧的地方要數西單牌樓附近。大街兩旁有各色商店、飯館,便道上有許多賣菜的、賣各種小吃的。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如今復建的西單牌樓,圖源網絡。

但熱鬧的也只是西單路口一帶,往北走到堂子衚衕,就是這“熱鬧”的邊界

此時堂子衚衕裡的“堂子”早已遷走,西單北大街路東街面上最後一家店鋪,就在堂子衚衕把口,後來的迎春餃子館所在地。這家店鋪門前掛著“切面鋪”的幌子,其經營範圍卻是既賣切面也做炒菜。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當時切面鋪可以不納稅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切面鋪的幌子用三根繩吊個羅圈,下面綴上一圈布條,回民用藍色布條,漢民用紅色的。圖中左側便是一家切面鋪

過了堂子衚衕往北,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商店了,大多是住宅,要說有,也是一些修桶、洗衣服的。再往北到缸瓦市就更沒什麼人去了,只有幾家賣缸瓦和賣棺材的鋪戶。

可以說,過了堂子衚衕往北,一派荒涼景象。尤其是甘石橋電話西局對過,除了破舊的矮房就是髒亂的空場,也是人們隨地大小便的地方,甚至得了個“拉屎大院”的名頭。這裡的居民都是窮苦人家,有幾家小作坊,如鞝鞋的、刷油漆的。主人家白天鎖門外出幹活,所以這裡的房子看上去像沒人住的“趴趴房”。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1961年的西單北大街,左側可見樂仁堂的招牌。

不過,漸漸地,這裡有了一些賣小吃的,比如串糖葫蘆的,烤白薯的,賣煎餅油條、爆肚、灌腸、包子、大餅、豆腐腦、驢打滾兒的。另外還有一大子兒八張賣豆兒紙(即廁紙)的。農民肩挑菜筐、手推菜車也來這兒叫賣。

自從有了做小買賣的,人來人往多了,“拉屎大院”慢慢變得象個自由貿易小市場

定居此處的歸國華僑黃樹滉先生,受東安市場的啟發,決心在這小市場的基礎上蓋一座商場。於是幾經周折,買下地皮,又自己動手設計商場圖紙。1929年動工,1930年5月正式開業,名為厚德商場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上世紀30年代的厚德商場。

見此地蓋商場有前景,緊挨厚德商場、原來洵貝勒府的馬圈和花窖這塊地界兒上很快也建起了福壽商場,1931年動工,1932年10月開業。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福壽商場攤位圖,圖源《舊日西單商場》。

此後三五年,兩座商場發展迅速,不僅商場內貨攤林立,還直接帶動了整條街的繁榮。據瞭解,每年從陰曆小年到正月十八落燈,期間西單北大街東側自西單頭條西口外向北,至大醬坊衚衕西口,西側自舊刑部街東口外往北,至豐盛衚衕東口,擺滿了攤位,其中應節商品更是花樣繁多,令人應接不暇。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1956年的西單北大街,左側可見西單區合作社、亨得利鐘錶眼鏡店的招牌。

1936年出版的《北平一顧》一書中曾這樣介紹當時西單商場:“‘市場’指東安市場而外,還有一個‘商場’,那就是指西單商場而言了。”由此可見,西單商場已經成為北平“商場”的代名詞,足見其在整個京城的影響力。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解放初期的西單食品商場。

而這時的堂子衚衕,自然也受厚德、福壽商場的影響,西口南側也有幾家不起眼的小商店。1937年厚德、福壽商場著火後,一些店鋪南移到這些臨街的鋪房裡。

1941年夏,福德商場建成開業。商場只是把臨街鋪房後邊的宅院拆除,場內北邊和東邊蓋起三層樓的鋪房,場中間建起一座小三層樓,樓的兩側有東西方向兩趟攤販街。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福德商場一樓攤位圖,其中盛錫福、明明眼鏡公司等如今還耳熟能詳。

抗戰勝利後,福德商場也稱一場,後在1966年改為食品商場。


西單食品商場和紅光電影院

曾有一位老街坊回憶了他兒時的西單食品商場,因為母親是食品商場的售貨員,他經常到商場裡面玩,如今甚至還能畫出各個櫃檯的分佈情況。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食品商場一樓各櫃檯分佈情況

當時的食品商場分三層樓,一樓分佈如上圖,二樓是倉庫,只有東北把角有塊高檔消費的地界兒,裝潢高級,賣的是冷飲,很多人經常來這裡拍婆子。三樓就是辦公區了。

過去福德商場東邊有個小門直通東邊的另一家電影院——仙宮影院,解放後改名紅光電影院。影院雖不大,卻是附近孩子們和家長們的最愛。過去西單電影院雖多,但是去首都電影院要過長安街,家長不放心,這畢竟離得近。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解放之初,福德商場三樓還有家燕京影院。

1968年4月3日傍晚6點45分,西單食品商場裡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聲音,震驚了整個北京城。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爆炸之後的西單食品商場,圖源網絡。

原來,西單食品商場發生了一起大爆炸,場面十分慘烈,半尺厚的水磨石地板被炸出了直徑30釐米的大洞,原本埋在地下的暖氣管道清晰可見。此次爆炸共造成了5人死亡,108人受傷,其中9人為重傷。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食品商場爆炸現場,圖源水印。

所幸,經臨時徵調回來的刑偵專家和民警們竭力追查,一個多月後,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董世候,已在爆炸中當場身亡。

他因本身是“富農成分”被歧視,家境又貧寒,29歲也沒有成婚,生活沒有奔頭,對現實極其不滿,於是利用在家鄉遼寧參加水利建設的機會,從工地偷了五六公斤炸藥以及若干雷管和導火索,從承德轉車來到北京,策劃並實施了這起

報復社會的惡劣案件。


堂子衚衕 遍佈名人足跡

堂子衚衕裡住的名人也不少,一些老街坊還記得的就有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和開國少將李鍾奇。據傳徐特立老先生家養的猴子亂躥,有時候能翻牆頭兒出來,嚇的小孩兒亂跑。

其實在堂子衚衕南側還有一處王府——綿德貝子府,也曾是吳應熊尚公主時的額駙府,也曾是曹雪芹在北京足跡的唯一留存——右翼宗學,也曾是徐志摩的“新月沙龍”,也曾是國立蒙藏學院,也曾是無數八零、九零後熟悉的民族大世界,如今則是被圍起來正在修繕,成為西單北大街上唯一一座四合院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如今的西單北大街北向,右側便是綿德貝子府。

不過,因為正門開在小石虎衚衕裡,之前也曾詳細介紹過,這裡不再贅言,您有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移步閱讀。

逛西單你不知道的古蹟,路過必打卡

真正讓堂子衚衕有了翻天覆地變化的,就要提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單地區的改造,其中

最早一批改造的便有堂子衚衕。

整條衚衕,除了作為全國文保單位的國立蒙藏學校舊址沒有被拆,其他的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棟棟高樓,西單也終於發展成了一片在京城足夠有影響力的商業區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如今的堂子衚衕,一眼便能望到西單大悅城,圖源@厚德東方。

其中胡同北側被分割成三塊:西單食品商場改為了

華威大廈,紅光電影院到西牛角衚衕改為了新一代商城,西牛角衚衕以東全部改為了廣州大廈,如今還算得上過去老胡同遺存的,只有衚衕裡的幾棵大槐樹了。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堂子衚衕內以及路口的幾株老槐樹

衚衕南側則是被果匣衚衕被分成了兩塊:國立蒙藏學校舊址以及西單明珠市場。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明珠與廣州大廈隔街相望。 圖中正前方為廣州大廈,左側為西單明珠。

華威、新一代、西單明珠、民族大世界……這些地方,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你們都見證了堂子衚衕的變化。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如今的堂子衚衕,一側高樓林立,另一側則是高門大院,極具時空的割裂感。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街上每日來來往往最多的,不是購物的人流,而是送外賣的車輛:衚衕南側除了以純(一家服飾商店)店面門口,其餘地方都停滿了外賣的車輛。

​走在這樣一條衚衕裡,一眼便能望到另一頭。可能很少有人能想到,短短200米的衚衕,其實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西單地區的變遷也和這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關於堂子衚衕,還有哪些故事?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

有興趣的老街坊也可以添加編輯微信cxw198101拉您進入“西城老故事群”~


· end ·

致謝和聲明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刪。

參考文章

[1] 王岫雯,舊日西單商場,北京出版社

[2] 袁家方,京味兒商文化空間研究,文津出版社

[3] 白洪希,清宮堂子祭祀研究,民族研究,1996(04):80-85

[4] 麼書儀,Five Explanations for a Photo%一幀照片的五種說明,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6):17-20

[5] 遊走在八大胡同的前生之中(3)&從相公堂子到徽班進京(1)

[6] 麼書儀,作為科班的晚清北京“堂子”,北京社會科學, 2004(03):22-28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北京的春天裡 這幾種聲音越來越少了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和二龍坑中間的大木倉 王爺府變教育部

西單堂子衚衕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這麼多商場都是什麼時候建起來的?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傳統文化聯盟”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