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從迷失到救贖,心靈的重生之旅

《復活》是一代文豪托爾斯泰伯爵的最後一部小說。這個故事原型是托爾斯泰從他的律師朋友,科尼那裡聽來的。有位被富有婦女撫養長大的女孩,受她親戚引誘並被拋棄,得知她懷孕後,貴婦將她趕出家門。這個孤女被迫去賣淫,後來妓院指控她偸錢,將她帶到法庭。陪審團的一個成員,就是當初引誘她的那人。他良心發現,向這位女子提出結婚,然而不等實現,她就染上傷寒而死。

這個故事觸動了托爾斯泰,引發他的共鳴。他年輕時,也有過私生活不檢點的短暫時期。在他1899年的作品《惡魔》中,講述了他引誘姨母的侍女喀沙的故事。後來喀莎被趕出家門,陷入悲傷。所以說《復活》這部作品,也表達了作者自己的罪疚感。

《復活》:從迷失到救贖,心靈的重生之旅

小說從女主人公的視角和觀點出發,探索了這個壓迫她的世界,也提供了一幅十九世紀,舊俄時期的生活全景圖,觸動人們的心靈,去發現生活真相。《復活》這部作品,呈現出女主人公受到的"強迫"和"暴力"。可以看出托爾斯泰受到他精神導師,盧梭的影響。偉大的哲學家盧梭,宣揚人性的純潔、美好被文化和社會制度所扭曲,托爾斯泰也同樣提出了這個扎心的觀點:這個社會十分虛偽自私,受教育階層暴力地對待無辜的底層平民,給他們灌輸錯誤的觀點。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最近一條新聞,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律師,欺詐暴力地對待無依無靠的孩子,對她實施犯罪行為,更可怕的是,還儼然作出一副慈善施恩的姿態。這些人追求權力,踐踏女性,甚至用法律來庇護自己的惡行,禽獸不如。即便是支持正義,刑罰罪惡的司法體系,也被他的知識迷惑。現在,只有當所有人意識到,自己無法置身事外,大家一致發聲,才能停止這種折磨、壓迫,強姦和殺害。

《復活》:從迷失到救贖,心靈的重生之旅

我們越依靠才智生活,越不明白生活的意義。

墮落的人性

"春天依然是春天。陽光送暖,青草蓬勃生長……不論樹木花草,不論雀鳥昆蟲,不論小孩子,全都歡歡喜喜。可是人——大人,成年人――卻依然無休無止地在欺騙自己和相互欺騙,折騰自己和相互折騰"


《復活》:從迷失到救贖,心靈的重生之旅

小說開篇描繪的這幅自然景象,展現了人和動物都受到春天的恩惠和喜悅,整個大自然創造的美與和諧,通過大自然來襯托主人公的內心活動。聶赫留朵夫的故事講述的正是,原本純潔美好的人性逐漸復甦的過程。

公爵聶赫留朵夫的故事開始於,他回憶他作為陪審員時,參與聽審的一個企圖謀殺的妓女案。當他看到瑪絲洛娃,認出了那是他愛過的喀秋莎,他痛苦地想起,那遙遠的被遺忘的記憶,想起了他的施暴和遺棄,是他親手摧毀了一件大自然的傑出藝術品。這種回憶通過第三者的敘述以倒敘的方式講述。

故事展現了聶赫留朵夫"動物性自我"和"精神性自我"之間的鬥爭,他的生理、身體需求,社交需求,看待世界的自我中心視角與他人性中的理性秩序、道德根基,這兩個自我,彼此撕戰、相互共存。

聶赫留朵夫第一次覺醒時刻出現在他記起了那個春天,他出於愚蠢和輕浮乾的事,意識是自己是個混蛋。想對瑪絲洛娃贖罪,求得她的寬恕,如果必要娶她。當他做出決定後,心靈感到的平安喜悅,從原先的盲目中醒悟,他想要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無法彌補的傷害

"自從那個可怕的夜晚起,她不再相信善了。以前她自己相信善,並且以為別人也相信善,但從那一晚起,她斷定誰也不相信善,人人嘴裡說著上帝說著善,無非只是為了騙騙人罷了。"

這種被拋棄的痛苦,讓瑪絲洛娃甚至不願再想起那個夜晚。她懷著孕,在車站四處尋找聶赫留朵夫,看著他坐在車裡,離自己遠去。正是這種傷害導致了她現在的心理狀態。

"人人活著都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歡樂,一切有關上帝和善的話都是騙騙人的。如果她心裡發生疑問:為什麼人間安排得如此糟糕,為什麼人們互相欺凌,受苦受難;那麼,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如果她感到苦悶,那就抽抽菸,喝喝酒,同男人談談愛情,這樣也就會把苦悶忘掉。"

瑪絲洛娃壓制了那個真實美好的,更好的自我,還過去的愛情理想,內心聲音。用性來麻醉自己的理智良知,她變得憤世嫉俗,隱藏過去的痛苦。即使聶赫留朵夫決定和她結婚,也不能為當初拋棄她贖罪。

喀秋莎憤怒地想起被遺棄的經歷,看出他想和她結婚的意圖,說出了他的贖罪計劃,"我是罪犯,你是公爵,這不是你呆的地方,我知道你想通過我贖罪……你從我這取樂,又想來我這兒贖罪。你讓我噁心,你這塊爛泥,滾!滾!"

聶赫留朵夫並沒有完全走出自戀式的贖罪。他只想拯救自己,並不是為了愛。從這時起,轉變發生了,他開始不再是從自己的立場看瑪絲洛娃,而是真切地看到她的痛苦。

《復活》:從迷失到救贖,心靈的重生之旅

寬恕

後來,瑪絲洛娃被聶赫留朵夫打動,他為她甘願放棄一切,陪伴和追隨她流放西伯利亞。馬絲洛娃寬恕並重新愛上他。但她知道聶赫留朵夫和她是不同世界的人,她不能給他帶來幸福。為他的緣故,瑪絲洛娃選擇嫁給了象徵著進步和希望的革命者,西蒙森,將聶赫留朵夫從對贖罪的追求中釋放。聶赫留朵夫英雄式的贖罪行動,終於求得瑪絲洛娃的寬恕,也帶來他們倆人的新生。

心靈的重生

從聶赫留朵夫身上,可以看到我們都經歷著相同的誘惑,他從純潔正直的青年到沾染世俗、追求享樂,一步步屈服周圍的人和環境的影響,漸漸地放棄內心的良善和信仰。"他相信自己,就總是遭到人們的責難,而他相信別人,倒會博得他四周的人們的讚揚。"聶赫留朵夫沉淪,墮落成徹底的利己主義者後,在姑姑家引誘、強暴了瑪絲洛娃,然後塞給她一點錢,一走了之。沒想到,十年後在法庭上相見,聶赫留朵夫無法逃避內心的譴責。他決心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走出虛偽的自我欺騙,彌補他犯的罪,拯救他的靈魂。他盡一切努力想減輕瑪絲洛娃的厄運,甚至願意和她結婚,為她的平反四處奔走,上訴到樞密院和沙皇,卻以失敗告終。

結語

在這一段長途跋涉的心靈歷程中,是什麼支撐著聶赫留朵夫有勇氣作出決定,堅定地走下去?是內心的良善之光,也就是孟子說的"良知良能",催促他洗滌他的罪惡,彌補他的過失,也只有這樣,才能找到靈魂歸宿,心之所安。

《復活》:從迷失到救贖,心靈的重生之旅

若想得到幸福,就成為像托爾斯泰那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