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聊钢材之前,先讲个老掉牙的小段子——两猎户上山猎雁,一人说打下雁来后红烧最好,另一人则坚持说是清炖更佳,论争半晌,直至剑拔弩张,适时一樵夫经过,听后哑然失笑——你们所说的雁在哪呢?

故事不新,但说得道理和玩刀者拘泥于刃材没什么两样,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并不了解我们在争论不休的东西。

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S90V,CPM440V,BG42,CARNON5,VG10,三美,这些我们所公认的优质钢材是否就是一款好中国刀的全部保证?AUS6/8,420,425(包括近来为人们所广泛诟病的ATS34,154CM)是否就是一款垃圾刀产生的根源?钢材对于一把刀来说真的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重要吗?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最好先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以上这两大类所谓优质和劣质钢材对于制刀而言至少都在及格线之上,所存在的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细微差别,或硬度稍高,或抗腐蚀性更强,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天渊之别;而所谓这些钢材的优劣之分,更多的则是来自于玩刀者的内心偏见——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往往是来自于刀商和厂家一些未必有根据的宣传和炒作,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刀友将这些缺乏验证的字句奉为玉律金科,并对此深信不疑。

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有时候我们对钢材的这种偏执常会令我想起文革时期的血统论,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蛮横武断又不容异议,其实如果我们把句中的主语换成好“坏”钢材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自文革一脉相承下来的思维方式到今天并没有消亡。

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罗索了半天,只是想说明,好钢并不一定等于好刀,而一些不起眼的钢材却经常会成就一些经典。仗义每多屠狗辈,英雄莫论出身低,名刀如名将,之所以为人所仰是因为其功盖当世而不是缘订前生,英雄莫问询出处,好刀别计较钢材,寻常巷陌往往是英雄一飞冲天之前所暂寄的渊薮,普通钢材则经常成为好刀出世前的摇篮。翻看武侠小说往往会看到,没出息没气节的大多是出身于钟鸣鼎之家的世家子弟,而真正成为侠之大者的无一例外全是出身微寒的草莽英雄,文革时期大肆宣扬的血统论出身论也正是一个鲜明的反证。钢材与刀的关系也一样,好钢材固然造就好刀的几率会更大一些,但谁也不能说一些经济型钢材(如420,425,D2,A2。AUS系列等等)最后造出来的就一定是垃圾,老鸟们都知道:冷钢,蜘蛛,巴克,SOG都有一些低端钢材造就的传世佳作。

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常常会有刀友发出类似这样的疑问帖子——为什么一把有420制成的BUCK刀会比出身于S30V的名品刀具更坚固,为什么由440A制成的SOG会比号称硬度高达HRC62的大马士革刀更耐用,除了开锋方式,刀刃大小形状等因素之外,不同的热处理经常会成为改变刀具“出身”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名厂名家的热处理工艺往往能把一块质地平平的凡铁化腐朽为神奇,而一些不入流的厂家则相应的会把一种好钢做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史密斯威森至于440C,MOD之于154CM,都是点金成铁的现成例证。

别太拿钢材当回事儿?你有多了解钢材呢?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日常使用对于刃材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一把洛氏硬度为30——40的普通铁刀其实就已足够应对多数切割任务。刀就是刀剑,不是斧子和锯,更不是电钻和激光,不是使用者吃饱了没事干,刀具的正常使用范围决不会拓展到钢铁,岩石和玻璃(厂商的破坏性测试例外)。当然,对国内玩刀者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刀具测试正如吝啬鬼对于一掷千金的梦想——向往却又舍不得,即如此,一味追求钢材硬度和韧性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你不会拿它去进行破坏性的强度测试,一般的日常使用或是把玩是看不出钢材优劣的,对于削苹果和割包装袋来说,S90V并不比AUS6更能说明问题,而只要不是在盐水里泡上一星期的话,1095的防锈性也不见得就会和VG10有上天壤之别,余下的就只有一个词——意淫,我忘了这个词是哪位网友用来形容玩刀者心态的,在此我只想说,这个比喻简直是妙到巅豪——想想看,我们只有在幻想的情境中才会感受到所谓好钢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