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敵軍猛攻上甘嶺,我炮兵大顯神威,斃傷萬餘人擊落敵機上百架

作者:原志願軍炮兵第一師師長 文 擊

在1952年的抗美援朝秋季反擊戰中,志願軍各種火炮已由3047門增到3807門,由於炮火的增加,步兵衝擊發起前,敵陣地上的工事大多已被我炮火摧毀,步兵往往僅用數分鐘或一二十分鐘即可佔領敵陣地。

這次戰術反擊,我炮兵支援步兵對敵60個支撐點或陣地進攻70餘次,打退敵反衝擊500餘次,殲敵2.7萬餘人,擊毀敵火炮57門、坦克67輛,擊落敵機183架,擊傷241架,繳獲火炮32門。

6萬敵軍猛攻上甘嶺,我炮兵大顯神威,斃傷萬餘人擊落敵機上百架

1952年10月14日,敵發動了"金化攻勢"。我軍堅守陣地,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上甘嶺防禦戰役。敵先後投入總兵力達6萬餘人,坦克180餘輛,口徑105mm以上的火炮300餘門,出動飛機3000餘架次,還把不輕易使用的美軍第八集團軍炮兵總預備隊調來投入戰鬥。我步炮緊密配合,頑強抗擊,終於戰勝了敵人。

其中敵人直接被我炮火斃傷者即達1.3萬餘人,擊傷、擊落敵機270餘架,毀傷敵大口徑火炮61門,坦克14輛。戰後,炮兵第二十團八連、第十一團高機連、第九團八連和九連的三排分別榮立集體一等功,第二十團九連榮獲"二級英雄連"稱號。

6萬敵軍猛攻上甘嶺,我炮兵大顯神威,斃傷萬餘人擊落敵機上百架

我軍於1953年5月13日開始,發起了夏季反擊戰役。作戰中我參戰炮兵進一步增大了炮火力度,一般以4、5個步兵連攻擊敵軍一個陣地時,支援作戰的炮兵即達60~70個連,火炮250~260門。

經過炮火準備後,敵人的部署基本被打亂,工事大多被破壞,人員多被殺傷,守敵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尤其在戰役的第三次進攻——即金城戰役中,更加顯示了炮火的威力。

7月13日進攻開始時,炮兵集中了1000餘門火炮在25公里的地段上,對敵前沿陣地和炮兵陣地進行了強有力的火力突擊,28分鐘內敵苦心經營的堅固工事大都被毀,前沿有生力量大部遭殺傷。步兵在炮火支援下1小時內全部突破敵防禦,一晝夜向前推進了8~10公里。

6萬敵軍猛攻上甘嶺,我炮兵大顯神威,斃傷萬餘人擊落敵機上百架

這次作戰也是我高射炮兵投入數量最多的一次,共作戰5000餘次,擊落敵機270餘架,擊傷530餘架,保障了部隊的空中安全。

我炮兵為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朝鮮戰場上,除隊屬炮兵外,我預備炮兵先後投入了15個師,計61個團又64個獨立高炮營。作戰中湧現出英模個人32348名,英模集體459個。

毛主席於1952年12月在分析評價朝鮮戰局時,指出:"今年秋季作戰,我取得如此勝利,除由於官兵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給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準確,實為致勝的要素。"

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