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之四:中國皇帝大全(八、十六國)

  • 中國歷史上的十六國是指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期間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以公元304年李雄建立成漢政權和劉淵建立漢趙政權開始,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為止。在這短短的100多年間,中華大地上先後建立了二十幾個政權。相對而言,只有成漢、前趙、後趙、前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國最為強盛,因此北魏史學家崔鴻取十六個國家來命名這一混亂的歷史時期,稱之為“十六國”。
  • “十六國”始於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因此在時間上和兩晉部分重疊。
  • 成漢政權(公元304年-公元349年),是由巴氐族人李雄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巴氐族是氐族的一個分支,根據史料記載,氐族早在先秦時期生活在今川西北地區,後逐步擴張至青海、西藏等地。
  • 公元301年,東羌獵將李幕的兒子李特因為當地刺史的壓迫而起義,公元303年李特戰死。隨後其子李雄接替權位,次年稱王。公元306年,李雄稱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

成漢歷代皇帝

成漢景帝 李特 公元303年 1年 戰死

成漢武帝 李雄 公元304年-公元334年 31年

成漢哀帝 李班 公元334年 116天

  • 李班是李雄的侄子,因李雄的10個兒子都不成氣候,而李班的為人和品質受到李雄認可,故傳位給李班。但李雄的兩個兒子李越和李期最終暗殺了李班,李期就是下一任成漢廢帝。

成漢廢帝 李期 公元334年-公元338年 5年(自殺)

成漢昭文帝 李壽 公元338年-公元343年 6年

成漢文帝 李勢 公元343年-公元347年 5年

公元347年李勢投降了當時東晉的桓溫

成漢末帝 範賁 公元347年-公元349年 3年

  • 範長生是成漢的丞相,博學多才的他活了近百歲,被當地人視作神一樣的存在。因此他的兒子範賁得以繼承他的丞相位置,並在李勢投降東晉後被成漢將領推舉為新帝,公元349年被東晉所滅。
  • 成漢政權自李雄傳位給侄子開始,就已經註定了這個政權不會安寧和長久。李班寬厚仁慈的性格,在李雄那些嗜血成性的兒子面前不過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沒準這也是李雄故意下的一步糊塗棋。
  • 前趙政權(公元304年-公元329年),又稱漢趙,是由匈奴人劉淵建立的又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目前關於匈奴的史料記載最早出現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是生活在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秦始皇時期匈奴被趕出黃河流域,萬里長城就是為了抵禦匈奴而修建。漢朝時期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依附於中原漢王朝,北匈奴出走中亞。
  • 劉淵原本是匈奴部落在漢朝的人質,後因父亡繼承了部落王位。在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期間,劉淵通過一系列的手段整合了被漢朝分裂為五個部落的匈奴族,最終於公元304年建立政權,國號漢。

前趙歷代皇帝

光文皇帝 劉淵 公元304年-公元310年 7年

歷史趣聞之四:中國皇帝大全(八、十六國)

劉和 公元310年 6天(劉聰所殺)

昭武皇帝 劉聰 公元310年-公元318年 9年(篡位)

隱皇帝 劉粲 公元318年 22天(被自己的岳父靳準發動政變所殺)

漢趙末帝 劉曜 公元318年-公元329年 12年

  • 劉曜是劉淵的同族子孫,不是嫡系直傳,於319年稱帝並改國號為趙,追劉淵等歷代祖先為先帝。因此,從劉淵到劉曜這一歷史時期又被稱為“漢趙”,為了區別於石勒的趙政權,所以又稱前趙。
  • 後趙政權(公元319年-公元352年)是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又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史稱“後趙”。
  • 石勒原本是羯族的一個小頭頭,因被俘虜成為富商師歡家裡的一個奴隸,因相貌奇特被另眼看待,幫他取名石勒並厚待他。先後投靠成都王、劉淵,逐漸形成自己的強大勢力。在靳準發動政變後,與前趙末帝劉曜決裂,自稱趙王,其建立的政權史稱“後趙”。石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皇帝。石勒本人勇猛無比,而且特別喜歡儒家文化。在其執政期間重用名臣,重視經濟,同時也推動了文教的發展,使前趙一度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權。

後趙歷代皇帝

後趙明帝 石勒 公元319年-公元333年 15年

石弘 公元333年-公元334年 2年

後趙武帝 石虎 公元335年-公元349年 15年

後趙少帝 石世 公元349年 21天

石遵 公元349年 183天

石鑑 公元349年-公元350年 103天

魏平帝 冉閔 公元350年-公元352年 3年

歷史趣聞之四:中國皇帝大全(八、十六國)

  • 冉閔:漢族,他的父親冉良原為漢朝將領,當年僅12歲被石勒擊敗後收為養子,後被封西華侯。冉閔因為自幼聰明可愛,很受石虎的寵愛。但石虎生性殘暴,對內殘殺異己篡奪皇位,窮兵黷武嚴刑苛政;對外則是嗜血成性,以殺人為快,對待俘虜不分男女一律坑殺。後趙政權羯族自稱國人,漢人則被稱為趙人,沒有地位任人宰殺。作為漢人的冉閔憑藉自己的勇猛官至都督,總管內外兵權,最終屠胡滅石建立冉魏政權。冉魏政權最終僅存世3年,就因冉閔被前燕所殺而滅亡。
  • 前涼政權(公元318年-公元376年)公元301年,涼州大姓漢人張軌被晉朝封為涼州刺史,割據西北地區的政權。課農桑、立學校,多所建樹。又鑄五銖錢,全境通行,前涼對之後南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的政治、軍事、宗教、建築、藝術都有深遠影響。同時前涼也是“士族北上”的最大聚居地。前涼前期,張氏仍據守涼州,表面向東晉和前趙稱臣實際已成為割據政權,史稱前涼。公元324年,漢趙封張茂為涼王。公元345年,張駿稱涼王。公元349年,張重華稱涼王。公元353年,張祚即位後給前任諸王追加廟號、諡號。公元359年,張玄靚去王號。

前涼歷代皇帝

前涼昭王 張寔 公元314年-公元320年 7年

前涼成王 張茂 公元320年-公元324年 5年

前涼文王 張駿 公元324年-公元346年 23年

前涼桓王 張重華 公元346年-公元353年 8年

前涼哀王 張耀靈 公元353年-公元354年 2年

前涼威王 張祚 公元354年-公元355年 2年

前涼衝王 張玄靚 公元355年-公元363年 9年

前涼悼公 張天錫 公元363年-公元376年 14年

  • 西涼政權(公元400年-公元421年)李廣後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涼王朝, 在敦煌稱“涼公”,405年遷都酒泉。420年,李歆與北涼交戰被殺,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次年北涼軍繼續圍攻敦煌,李恂戰敗,乞降不成後自殺。西涼就此被北涼攻滅。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為先祖。涼州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之一,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

西涼歷代皇帝

西涼興勝帝 李暠 公元400年-公元417年 18年

李歆 公元417年-公元420年 3年

李恂 公元420年-公元421年 2年

  • 西涼政權最大的意義在於,李暠的第九世孫李淵建立了唐王朝政權。
  • 後涼政權(公元386年-公元403年)是由呂光建立的政權,因地處涼州而為國號。呂婆樓是前秦的開國元勳,他的兒子呂光少年老成,城府極深,喜怒不形於色。被苻堅重用,經過多年征戰,成為當時西北部的霸主,公元386年建立政權,公元389年稱天王。

後涼歷代皇帝

後涼武帝 呂光 公元386年-公元399年 13年

後涼隱王 呂紹 公元399年

後涼靈帝 呂纂 公元399年-公元401年 2年

後涼後主 呂隆 公元401年-公元403年 2年

後涼在公元403年被後秦所滅,兄弟內鬥為後涼早早就埋下了分崩離析的炸彈。

  • 南涼政權(公元397年-公元414年)是由鮮卑族的拓跋烏孤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在今天的甘肅、寧夏和青海一帶。

南涼歷代皇帝

南涼武王 拓跋烏孤 公元397年-公元399年 3年

南涼康王 拓跋利鹿孤 公元400年-公元402年 3年

南涼景王 拓跋傉檀 公元402年-公元404年 3年

  • 公元404年西秦突襲南涼,南涼就此滅亡。
  • 前燕政權(公元352年-公元370年)是又一個由鮮卑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鮮卑族貴族燕王慕容儁於公元352年稱帝,因地處戰國時期的燕國舊地,所以國號“燕”而為了區別於同一時期的其他慕容氏諸燕,《十六國春秋》稱其為前燕。公元370年,前燕被前秦苻堅所滅。

前燕歷代皇帝

前燕文明帝 慕容皝 公元337年-公元348年 12年

前燕景昭帝 慕容儁 公元348年-公元360年 13年

前燕幽帝 慕容暐 公元360年-公元370年 11年

  • 後燕政權(公元384年-公元407年)也是一個由鮮卑族建立的政權,建立者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五兒子慕容垂。

後燕歷代皇帝

後燕武成帝 慕容垂 公元384年-公元395年 12年

後燕惠閔帝 慕容寶 公元396年-公元398年 3年

後燕昭武帝 慕容盛 公元398年-公元401年 4年

後燕昭文帝 慕容熙 公元401年-公元407年 7年

  • 後燕在公元407年被北燕所滅
  • 南燕政權(公元398年-公元410年)由鮮卑族的慕容德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範圍在山東和江蘇的部分地區。慕容德是後燕宗室范陽王,公元397年,當時的後燕君主慕容寶於參合陂之戰被北魏打敗後,後燕被截成南北兩部分。398年慕容德於滑臺(今河南滑縣)自稱燕王,史稱“南燕”。

南燕歷代皇帝

南燕獻武帝 慕容德 公元398年-公元405年 8年

慕容超 公元405年-公元410年 6年

  • 公元409年東晉劉裕率軍北伐,公元410年二月廣固失陷,南燕亡。
  • 北燕政權(公元407年-公元436年)公元407年,馮跋發動政變滅後燕,擁立後燕惠愍帝慕容寶的養子,高句麗人高雲(慕容雲)為帝,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 409年,慕容雲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殺,諡號惠懿帝。馮跋平定政變後即位,公元436年被北魏所滅。

北燕歷代皇帝

北燕惠懿帝 慕容雲 公元407年-公元409年 3年

北燕文成帝 馮跋 公元409年-公元430年 22年

北燕昭成帝 馮弘 公元431年-公元436年 6年

  • 但北燕皇室卻沒因此滅亡,馮弘還有幾個兒子各奔東西,有一支歸順北魏,成為北魏名門。另一支有300人,於437年在馮業的統領下從海邊登船逃難,浮海萬里,投奔南方當時與北魏為敵的宋朝。然而出於多種原因,史書中並沒有相關馮業的詳細記錄,其南渡廣東的歷史更是證據難尋。
  • 前秦政權(公元351年-公元394年)是由氐族人苻堅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苻堅據守關中,自稱秦王,因此他所創建的政權史稱“前秦”。公元376年前秦前涼後統一北方。

前秦歷代皇帝

前秦宣昭帝 苻堅 公元357年-公元385年 29年

歷史趣聞之四:中國皇帝大全(八、十六國)

前秦哀平帝 苻丕 公元385年-公元386年 2年

前秦高帝 苻登 公元386年-公元394年 9年

前秦末帝 苻崇 公元394年7月-10月

  • 前秦高帝苻登於公元394年在和後秦交戰中被擒後斬首,太子亡命出逃,最終被西秦斬殺,前秦就此滅亡。
  • 西秦政權(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又一個鮮卑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公元385年,淝水之戰後,隴西地區的鮮卑族酋長乞伏國仁趁前秦敗亡之際,自稱大將軍,脫離前秦統治,史稱“西秦”。公元388年國仁死後他的弟弟乾歸即位,稱河南王並。公元431年,大夏政權的赫連韋對西秦發起進攻,同年西秦滅亡。

西秦歷代皇帝

西秦宣烈王 乞伏國仁 公元385年-公元388年 4年

西秦武元王 乞伏乾歸 公元388年-公元412年 25年

西秦文昭王 乞伏熾磐 公元412年-公元428年 17年

乞伏暮末 公元428年-公元431年 4年

  • 後秦政權(公元384年-公元417年)是一個由羌族人姚萇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和西秦一樣,姚萇也是在前秦兵敗肥水之後背叛而建立的政權。後秦政權地處陝西、河南和甘肅的部分地區。公元417年,東晉太尉劉裕圍攻長安,後秦覆滅。

後秦歷代皇帝

後秦武昭帝 姚萇 公元384年-公元393年 10年

後秦文桓帝 姚興 公元394年-公元416年 23年

姚泓 公元416年-公元417年 2年

  • 大夏政權(公元407年-公元431年)史稱“胡夏”,是又一個由南匈奴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也是十六國時期最後出現的一個政權。政權從赫連勃勃公元407年稱天王大單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屬國吐谷渾俘赫連定止,僅存在了24年。

大夏曆代皇帝

武烈帝 赫連勃勃 公元407年-公元425年 19年

廢帝 赫連昌 公元425年-公元428年 4年

末帝 赫連定 公元428年-公元431年 4年

  • 十六國時期歷經130多年,一方面促進了中華各民族的文明交融,推進了少數民族文明的發展。另一方面因為少數民族的落後文明,頻繁的政權更迭以及政權間的連年征戰,導致大量的漢人被屠殺,史稱“五胡亂華”。這一時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中華文明進步的速度,而少數民族政權開始走上歷史舞臺,並在以後的幾百年間影響著中國的歷史。
歷史趣聞之四:中國皇帝大全(八、十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