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取暖記

小時候的冬天才更像個樣子。地凍的結實,嚴霜結於表,用鍁很難鏟的動。屋簷邊掛滿冰柱,像皇帝老子戴著的流蘇。天,那叫一個真冷。取暖基本是“八仙過海, 各顯其能”。

寒冬取暖記

每次放學後,外婆忙從柴垛上取一些柴禾,放在火盆裡燒起來,手往火苗近處一放,渾身打個冷戰,熱乎氣很快傳遍全身。稍後,外婆再添加一些硬材,明火之後,沒有了煙燻,只有暖和藍焰。外公、大姨、小姨忙完了各自的任務,也加入進來,圍爐夜話,直到倦意十足。暖一直在,外婆的愛也一直在。

被窩冷似鐵,鑽涼被窩是很難為情又略打怯的事。智慧在民間,取了輸完液的玻璃瓶,倒入開水,在被窩裡來回滾幾遍,涼意就緩解了許多。略有瑕疵的是瓶子後半夜涼了,還貼著腳的時候也有。前半夜瓶子暖我腳,後半夜我腳暖瓶子。是不是應了那句話呢,欠了人家的終究要償還的,這倒也公平!後來,這種形式有了升級版,條件好些的,玻璃瓶換成了橡膠袋。當自家裡有了之後,有幾次還故意當著鄰居的面灌熱水,其實離睡覺還有好長時間呢。

寒冬取暖記

大約我上初一的時候,家裡用上了蜂窩煤爐。這種爐子2既能有不間斷的熱量散出來,還可以燒水做飯,現在看來也不失為一種性價比比較高的取暖方式。在廚房或屋子角落,碼上一堆,隨換隨取。晚上閘好風門 ,次日清晨拉開風門,約半小時後,藍色的火苗就能竄出來。母親常拿了棉襖、棉褲在爐子上烤一烤,把母親的愛穿在身上,一整天都舒服。整個冬日,煤爐成為一家人的中心,成為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換下的炭球渣灑在庭院路面上 ,雨天時不至於鞋上粘的全是粘泥巴。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富裕了一部分人。掙錢不就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麼,人們也不像以前那樣把錢捂的那麼緊了。有的家庭燒起了暖氣,俗稱“土暖”。一個大爐外加幾個暖氣片,這是標配。這時,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領到的工資能貼補一些家用了。不久有了自己的房子,冬天到來之前,花了1000元安裝了一套取暖設備,。天冷的拿不出手的時候,就果斷點爐取暖。調試一天後,整個屋子像換了一個季節似的,原來冬天裡的春天就是這個樣子。把父母接了過來,這是兒子的“反哺”和“跪乳”。

寒冬取暖記

現在,小區集中供暖,交費之後靜等暖氣就可以了。從凜冽的寒風中奔到家門口,推開的是一個春天。褪去厚厚的外套,被溫暖包裹的幸福感是難以言喻的。

冬日寒冷,乃自然之天性;避冷趨暖,實人類之本性。天冷人暖,這座城市不再寒冷。

我尋暖,我享受了暖 ,我也要奉獻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