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對比中得到的儀式感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沒有古琴,沒有宮商角徵羽的抹挑勾摘,沒有香爐,沒有窗明几淨煙霧嫋嫋的氛圍,沒有筆墨紙硯,沒有鴻函鉅櫝。

只有一把生了鏽的單簧管,安靜的躺在角落。

疫情期間,似乎要把之前少躺的床都躺回來,宅在家中,躺在床上,玩著手機。劃過新聞看電影,看完小說聽音樂。快餐打包好的文化內容,碎片化的視聽感受,讓我突然有些迷茫,因為這種情況下,我一個小時之內瞭解了兩本書。

有趣的對比中得到的儀式感


有趣的對比中得到的儀式感

一本是堪稱西方經濟學界“聖經”的《國富論》,另一本則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的《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

"人天生,並且永遠,是自私的動物。"和“媽媽,飯要一餐一餐地吃,洗澡時褲子也要一條一條的脫!”

鮮明的對比,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讓我想要完整的閱讀一些書,我想認真嚴謹的對待它們。或許能用蒲柏的話來解釋,“自然界的所有差異,換來了整個自然界的平靜。"

在這個世界,有時候,我想獲得平靜。而平靜在鬱躁的社會中是一種奢侈品,恰巧,在古代,書籍也是一種奢侈品。電影《中國合夥人》有這樣一句話“當才華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只能安靜讀書”。

焚香沐浴,更衣膜拜,開卷獲益,這是古人因為閱讀是件美好的事而產生的儀式,但我想,相反,茶香氤氳,陽光如米,因為儀式感才讓閱讀更美好。

早過了戴紅領巾的年紀,好久沒有唱國歌,看升旗了。但想到要寫這篇文章分享我的感受時,就像一杯溫白開溫潤我的腸胃,一顆牛奶糖化了纏繞於唇齒,一種叫做儀式感的東西油然而生。沒有鋼筆,沒有白紙,只有水筆在筆記本上寫下的並不優美的文字。但是,我彷彿擁有了一顆明珠,一顆星辰,它是至寶。

我希望自己能多閱讀一些書,就像曼德拉盼望正義,朱自清盼望春天。至於儀式感,每個人感受到的內容不同,程度不同,我只希望更多的人注意到它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