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央企一季度成績單:疫情之下“危”“機”並存

中國網財經4月21日訊(記者 暢帥帥)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20日舉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會上表示,從整體上看,一季度雖然多數中央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效益恢復增長面臨巨大壓力,但各企業都在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挽回損失,總體運行還是保持平穩狀態。

​五問央企一季度成績單:疫情之下“危”“機”並存

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中國網董寧 攝)

疫情之下一季度央企運營如何?

“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經濟循環受阻,下行壓力遠超預期,中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諸多挑戰,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下滑。”彭華崗指出。

數據顯示,中央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萬億元,同比下降11.8%,超過8成企業營業收入下滑;實現淨利潤1304億元,同比下降58.8%,57家企業淨利潤同比下滑,26家企業經營淨虧損,雖然3月份月度淨利潤比2月份明顯回升,但與上年同期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究其原因,彭華崗指出,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國內外需求驟然萎縮、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部分能源類央企執行國家政策向全社會讓利,在市場和政策的疊加影響下,石油石化、航空、汽車、電網等企業收入效益都出現深度下滑。

“從整體上看,雖然多數中央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效益恢復增長面臨巨大壓力,但各企業都在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挽回損失,總體運行還是保持平穩狀態。”彭華崗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復工復產快速推進,企業經營活動基本恢復。中央企業2月底復工復產率超過90%,目前已達到99.4%。多數企業盈利狀況已明顯轉好,中央企業3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2萬億元,已恢復至1月份水平。3月份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1%,月度投資規模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國資委、央企如何應對危機?

關於如何應對危機,彭華崗表示,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繼續保持戰時狀態,在動態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提高各項防控工作針對性、有效性的同時,實施硬核舉措,堅決遏制效益下滑的勢頭,儘快實現穩定增長。具體的措施有五個方面:

一是要千方百計拓市場。要鞏固開拓國內市場,加快現有項目建設和訂單生產的進度,力爭合同交付不延期,既有客戶不流失,踐守承諾不違約,把握疫情緩解以後恢復性增長的機遇,積極響應國家擴大內需的戰略安排,主動對接地方投資建設需求,有效對沖疫情造成的損失。積極做好國際化經營,“一國一策”“一企一策”,抓好“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實施和推進,努力保障境外項目、企業經營活動正常開展,如期履約。要支持中央企業加大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的合作力度,在投資參股、產品合作、科研協作、經驗分享等方面和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起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積極帶動中小企業實現共同發展。

二是要多措並舉深挖潛。加大降本節支增效的力度,實施全員、全要素、全過程的成本管控,更加突出管理降本、技術降本,大幅度降低運行成本。要加大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力度,加快不具備競爭優勢、缺乏發展潛力的非主業、非優勢業務的剝離,抓好無效資產、低效資產的處置,加快清理低效、無效參股的股權。要加大虧損企業的治理力度,在完成“處僵治困”收尾工作基礎上,深化虧損上市公司的治理,努力完成重點虧損子企業專項治理任務,堅決止住出血點、消滅虧損源。

三是要加快升級補短板。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要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品服務,切實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要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補短板,聚焦生命科學、醫療健康等前沿領域,加大攻關力度。要在產業佈局優化完善上補短板,加大在醫療衛生、公共防疫、應急管理等領域的佈局力度。加大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佈局力度,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要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上補短板,充分發揮央企的優勢,當好新基建的主力軍,支持數字經濟等新業態發展。加快傳統產業改造。

四是要深化改革強動力。按照將要實施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要求,主動改革、大膽改革、務實改革,更多的推出能夠激發企業活力、提高運營效率的改革舉措,以改革對沖疫情的影響。

五是要防風險守好底線。要強化底線意識,強化風險防控,密切關注資金風險,妥善防控債務風險,注重管控金融業務風險,始終謹防投資風險,嚴格控制法律合規風險,切實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疫情之下央企如何化“危”為“機”?

“疫情發生以來,中央企業發揮科技優勢,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5G技術等助力抗疫,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夏慶豐指出。

具體來看,一是運用大數據助力聯防聯控。中央企業積極發揮大數據多源性、海量性、廣開放性的特徵,推出多項大數據服務,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精準決策。比如,中國電科打造的“一網暢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系統,截止到4月17日,系統中的密切接觸者測量儀累計服務超過4.46億人次,通過自我查詢發現密切接觸者超過16萬人。中國聯通推出了社區風險預測和健康U碼等大數據產品,向全社會免費提供防疫、預警、出行、復工等查詢功能。

二是加大醫藥科技攻關,取得了多項突破。中央醫藥企業第一時間啟動了突發傳染病應急反應機制,在核酸檢測、疫苗研發、藥物器械研製生產等方面開展應急科研攻關,短時間內取得多項突破。例如,國藥集團中生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經投入臨床試驗。部分企業加快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航天科工研發出高性能ICU級別的重症呼吸機,航天科工還在移動醫院的基礎上打造“負壓型模塊化方艙醫院”。

三是提供數字服務,加快發展新業態。中央企業發揮移動互聯網全天候連接優勢,助力遠程教育、居家辦公和企業正常運營。電信企業提供在線教育服務累計覆蓋用戶超過1億,提供的視頻會議、無線對講等辦公服務覆蓋政企用戶超過770萬,免費服務時長超過了4000萬分鍾。中國石化依託生產管控仿真平臺,為勘探、煉化、運輸等生產作業現場提供遠程專家支持、在線管控和動態監測,為疫情期間正常的生產運營提供保障。

四是運用先進的技術產品,助力抗擊疫情。中核集團和中廣核為醫藥物資提供輻照滅菌,大大縮短了滅菌產品再使用的時間。中國電子研發生產的測溫儀芯片為測溫儀全力生產提供了護航。中國建材高效玻纖空氣過濾紙支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對0.3微米顆粒的過濾效率達到99.97%,能有效過濾新冠病毒氣溶膠顆粒。

五是推動智能製造,支撐“無人”生產和遠程醫療。中央企業充分運用5G技術、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自動化車間、智能工廠,提升智能製造的水平,有效減少了現場用工。中國移動開發醫療服務機器人、醫療急救車、無人物流車和無人防疫車等5G智能設備,服務全國3900多家醫療機構,支撐了3萬多次遠程醫療會診。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夏慶豐強調,國資委將指導中央企業化危為機,利用好這次科技抗疫中形成的研發優勢、產業優勢和成果經驗,加大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佈局,加大在生命科學、遠程醫療、醫藥健康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信息同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和轉型升級。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有何大方向?

2020年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第一年,混改、重組和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等方面將有哪些新的突破?彭華崗回應,《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大量調研、反覆論證、反覆修改完善,已經形成了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履行審批程序。今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深入貫徹“兩個一以貫之”,推動董事會應建盡建,進一步理清黨委(黨組)、董事會、經理層等各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落實董事會職權,加快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大力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和職業經理人制度,推動國有企業積極統籌運用各類中長期激勵政策,著力提高企業活力和效率。

三是要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別是要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化經營機制,充分發揮非國有股東的積極作用。

四是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推動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引導企業進一步聚焦實體經濟,做強做精主業,特別是發揮國有企業在優化結構暢通循環穩定增長方面的引領作用,對沖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五是要進一步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大授權放權力度,有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

六是要大力推進“雙百行動”、“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科改示範行動”等專項工程,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七是要進一步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高質量的發展。

如何確保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艱鉅繁重,再疊加這次疫情影響,做好全年工作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彭華崗表示,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全面分析研判疫情帶來的衝擊影響,堅決頂住壓力,進一步聚焦目標任務,精準施策,全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突出抓好“三穩四保一加強”。

“三穩”一是要穩經營,統籌國際國內市場,統籌產運銷儲,努力保持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穩定;二是要穩產業鏈,發揮中央企業產業龍頭牽引作用,打通供應鏈、協同上下游,保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三是要穩企業,抓好各類風險防範,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除了像“殭屍企業”處置外,努力做到出資企業不要出現倒閉和大幅度降薪、裁員,不要給社會增添不穩定因素。

“四保”一是要保國計民生,切實保障煤電油氣、通信、糧食等基礎產品服務供應,為保持經濟社會正常秩序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要保重大工程,全力保障重大科技專項、“十三五”規劃重大工程、“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等按計劃推進、穩步實施;三是要保安全生產,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安全生產工作;四是要保高質量發展,牢牢堅持新發展理念,突出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增長,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一加強”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中央企業黨委(黨組)領導作用、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為統籌疫情防控和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 作者:暢帥帥編輯:王擎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