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知否》中,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可有時候,“為之計深遠”並非良策。因為想得太多,可能會讓自己的計劃永遠沒有施展的機會。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有些時候,需要“目光短淺”。

1、目光短淺,才能做好當下的決定

明蘭知道小公爺訂婚之後,心下十分傷心。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盛家老太太為了寬慰她,便決定帶她回老家散散心。在老家宥陽,她親眼目睹了堂姐淑蘭的不幸婚姻。

盛家大伯和伯母一直憂心淑蘭的婚姻,可是解決辦法卻是安撫淑蘭的婆婆和老公孫秀才。

明蘭看到這一切,她想表明自己的觀點,此時,盛家老太太是不允許的。

但是明蘭說:她做不到視若無睹。

伯母問她有什麼看法,她回答:既入窮巷,應該及時掉頭。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其他人都擔心,如果淑蘭跟孫秀才和離,將來品蘭的婚姻怎麼辦?

在當時那個時代,和離對女性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尤其是對於盛家來說,會影響其他姐妹的婚嫁。

明蘭卻說:不該把品蘭的婚姻建立在淑蘭的痛苦之上。

生活中,很多人都選擇“忍”,總覺得忍,能夠換來更好的結果。他們把希望寄託於將來,覺得這就是“計深遠”。

可殊不知,有時候,當下的事情處理不好,根本無法看到將來。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你怎麼確定事情一定會按照你想得向前進行呢?

就像淑蘭的婚姻一樣。淑蘭的婚姻不幸,為了品蘭的婚事,不和離,可萬一將來品蘭的夫君看到淑蘭的夫君是如此對她的,會生出什麼想法呢?

與其隱忍,不如決斷。

處理好當下的事情,才能有將來。

只一味地把希望寄託於將來,恐怕你都等不到將來那一天的到來。

2、目光短淺,才能毫不猶豫地執行

論語上講“三思而後行”,是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思考再去決斷,但絕沒告訴我們要多想幾遍再去決定。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這世上,大多數人會因為想得太多卻沒有付諸行動而後悔,卻很少有人因為自己執行力高而後悔。

明蘭做事情時,就非常果斷。

她的閨蜜張大娘子生產時遇到危險,喊她去幫忙。張大娘子怕自己的父母擔心,不讓手下人去通知自己的爹孃。

而明蘭看到張大娘子的情形,當下決定派人通知她的父母前來。

然後又跑到小鄒氏的院子裡,去把太醫叫過來幫張大娘子生產。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試想,如果換做他人,一定是思前想後,拿不定主意,說不定就會錯過最佳機會,讓張大娘子一屍兩命。

明蘭對於盛家老太太中毒之事,也是當機立斷,封住庭院,不讓任何人出入,甚至也不讓父親盛紘去上朝。

時間把控得好,才揪出了康姨媽。

如果晚一點,康姨媽恐怕就脫了罪。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想得過多,會減小你的執行力度。所以人做某一件事,越是瞻前顧後,企圖把各種可能性、各種後果都想到以避免風險,反而越是踏不出那關鍵的第一步,成為做事情只知空想而沒有執行力的空想家。

3、有時候,笨一點,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如果你過於擔憂未來會面臨的諸多挑戰,你會覺得,目標太遠,危險又實在太多,最終,你的想象力會侵蝕你的執行力,讓你根本就無法邁出第一步。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有時候,只盯著眼前,做好眼前事,看起來雖然笨,卻是最聰明的方法。

明蘭在經歷了小公爺的事情之後,遇上了吳大娘子的示好。

當她明白了吳大娘子為什麼不在乎嫡庶,非要自己嫁過去的原因後,給墨蘭設局,讓墨蘭進了圈套。

眼看著她的婚姻無望,盛老太太選定了賀弘文做孫女婿。

可是賀弘文又出了表妹那件事。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按說,像明蘭這樣的庶女,經歷了兩次談而無果的談婚論嫁,面對好容易能夠抓住的賀弘文,本不該輕易放過。

因為婚姻這件事,錯過了,就怕未來沒有更好的。

可是明蘭卻依然放棄了賀弘文。

她沒有想,萬一將來沒有合適的怎麼辦,她只知道,現在這個,不是她想要的婚姻。

細品《知否》明蘭:有一種智慧,叫做目光“短淺”


有時候,我們過於思慮未來,就會恐懼現在,就會讓我們的決定不那麼堅定。

在你的決定面前,所有你可能想到的後果,全部都是你的懸崖。

想得過多,有時候反而是一種壞事。因為人的思想也是要消耗能量的。你把能量全部用來想東想西了,那你就沒有能量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人啊,眼光適當短淺,未嘗不是一種踏實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