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怕打針?深度思考後,原來這是孩子面對困難的第一步

為什麼孩子怕打針?深度思考後,原來這是孩子面對困難的第一步


所有孩子都會遇到打針,而打針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孩子不肯配合,進一步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孩子怕打針。

為什麼孩子怕打針?

1、我們家長就沒有認為孩子不怕打針的。

這個觀念可謂根深蒂固,我們本能的認為孩子一定害怕打針,甚至表現出過度的為孩子擔心,但我們為什麼不去思考,孩子到底怕不怕打針?是不是我們誤會了孩子,其實孩子原本不怕。我們的表現誤導了孩子,讓孩子認為打針很可怕。

2、打針確實疼,孩子怕疼。

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都知道打針疼,而這感覺確實不好,孩子出於保護直接不受疼痛的刺激,當然可能不喜歡打針。

這兩種情況,不管是我們誤導孩子,還是孩子自我保護,都會導致孩子怕打針,從而不想打針,抵制打針,那孩子打針就成了問題。

我們面對問題通常怎麼處理?

1、必須打,拖著孩子打針。

暴力解決永遠是最簡單有效的,直接把孩子按住,打完就沒事了。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每次打針都懼怕無比,而我們每次都要為打針付出體力的代價,甚至誤認為孩子打針是一件天大的難事。

2、打完給糖吃。

哄孩子,用糖衣炮彈引誘孩子去面對打針,第一次可能有效,而後孩子只會對糖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們的脾氣所能忍受孩子的極限終會到達,從而轉化為第一個方法,暴力解決。

3、打針不疼的,來吧,孩子。

這個方法最弱,第一次可能有效,但第二次孩子就不會受騙了,從而我們會採取第二種方法,進而被逼成第一種。

這三種處理方法,最終都會變成暴力解決,而孩子面對打針永遠害怕,直到他長大,脫離孩子的稱號。甚至,有些孩子長大了也會繼續害怕打針。

而這個打針的問題,不就是孩子面對困難時,如何克服困難的最好實例嘛?我們不採取有效引導,而通過暴力的手段,只會讓孩子更加懼怕困難,更加依賴我們的暴力監督,在生長過程中失去了主動面對困難的勇氣,這不是我們家長想要看到的。

如何有效引導?

1、明確告訴孩子,打針有多疼,用孩子以往的經歷來想象打針的疼痛。這好比讓孩子模擬一遍,以做到提前瞭解。我們成人在面對陌生事件時都會緊張、害怕,何況孩子。我們讓孩子提前模擬,就是讓孩子有心理預期,這樣減輕孩子面對困難的緊張和痛苦。

2、我們改變打針的觀念,再也不要表現出緊張。讓我們的從容、鎮定影響孩子,讓孩子天然的認為打針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就像吃飯、睡覺一樣,不要有刻板印象。

3、不用哄騙,不獎勵,激發孩子勇氣。日常培養個孩子的英雄感,讓孩子嚮往成為解決困難的英雄,這樣面對打針,可以讓孩子體驗克服苦難,成為英雄。

這3點,不但可以用到打針,孩子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引導孩子積極面對,從而讓孩子不再懼怕困難,從容、鎮定面對。

打針就是孩子人生中面對困難的第一步,正確走好這一步,讓孩子從小從容不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