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又称塔门塘桥,为浙江省和嘉兴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齐塔塘桥|古时又称塔门塘桥,为浙江省和嘉兴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南湖区余新集镇,古时称余贤埭、时贤埭,该镇始于明代,400多年间一直是嘉兴城南较为繁华的商贸集镇。

位于集镇西南的塔塘桥(古时又称塔门塘桥),为浙江省和嘉兴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余新镇具有标志性的地理符号。

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塔塘桥,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后的样貌。它横跨海盐塘(又称横塘),桥下的河水自北边的鸳湖(南湖)向海盐秦山流去。

清光绪《嘉兴县志》的记述中,生于斯长于斯的学者闻元晟、吴展成、郑湘等人,将余贤埭的美景归纳成“渔里十景”,其中的两个景色“大桥赏雪”“古塔吟风”,就和塔塘桥密切相关。

齐塔塘桥|古时又称塔门塘桥,为浙江省和嘉兴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一些史料中记载,塔塘桥为明崇祯八年(1635)始建,但清代道光年间的《余闲小志·桥梁》中,有这样的记载:“塔塘桥在里西,跨横塘,相传创自宋代,高踈雄壮,为郡郭南来第一桥。明崇祯甲申重建。”按照这一记叙,塔塘桥的建造历史应再往前推移五六百年,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明崇祯甲申年(1644),塔塘桥经历了重建。不过,塔塘桥这一时期的重建,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关于塔塘桥修建的文字记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塔塘桥重修,记录则十分详细。

清代后期,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已经被平息,但清朝国运大伤,内忧外患,清廷岌岌可危。光绪中期,已存在数百年的塔塘桥终于坍塌。没了塔塘桥,海盐塘东西岸的百姓过河极为不便。

光绪三十一年,当地士绅时谓祥,联合沈文华、邹勇先、沈景秋、徐霞轩等士绅,带头捐出银两,并积极联络百姓,在余贤集镇上发起了重新建造塔塘桥的募捐活动。募得钱款后,塔塘桥终得重见天日。

齐塔塘桥|古时又称塔门塘桥,为浙江省和嘉兴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塔塘桥是座单孔石拱桥,全长45.93米,桥面宽3.45米,桥底距水面8米,拱跨14米。桥顶四端,各有一个石雕狮子望柱;桥东西两侧,各有43级石阶;桥顶中央,有水涡纹、蟠螭纹。

桥面两侧,修有可供行人休息的石栏。桥墩南北两侧,各嵌有桥联两副。

南侧主联为“西迎练浦东注凤溪佳日快登临隐隐见双山古塔”“南接盐官北通鸳水中流资砥柱魏魏镇百里横塘”;副联为“十景里中收赏雪吟风留雅集”“扁舟圯下泊沽春唱晚任渔闲”。

北侧主联为:“由郡治至此逾二十里市集阗骈远脉受横塘实赖中流锁钥”“溯明季迄今几三百年舆梁朽蠹近功侔永庆更迟一纪经营”,副联为“为亘古开一奇世界道贯东西”“使寰海息其大波澜水融南北”。

塔塘桥规模宏大,造型美观,是海盐塘上仅存的古桥。该桥山花墙采用的是斗式结构,节省石料,操作方便,砌筑省力,牢固稳定。

这样的古石拱桥,在嘉兴市也是首座,省内也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齐塔塘桥|古时又称塔门塘桥,为浙江省和嘉兴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4

为了纪念万众募捐建桥一事,余贤集镇百姓镌刻了《重建塔塘桥众善同登碑》,立于塔塘桥东堍南侧。通过碑文,可以知晓当时捐助修筑桥梁的详细情况。

我细数了“助洋者”,共有商家、个人181户捐出钱款和物资,共捐助银元2719元、环石14块、石灰30担。捐款数额不一,有捐数百元的,也有捐五元的,都是尽自己财力而为。

镇上一些可能失去丈夫的妇女,如唐门汤氏、李门谢氏等,独自或两三人合凑,捐出建桥所需环石。一位乡人可能是经营石灰生意者,捐出了30担石灰。

在捐款榜上,还可看到三个“无名氏”,各捐出10元。在“经营善事者”的名单中,镌有时谓祥、沈道生、邹稚卿等10人,这10人是主要的建桥事宜运作者。

修筑塔塘桥的倡导者时谓祥,在当地经常做善事,因此也出了名。百姓感恩于他,于是余贤埭也被称为“时贤埭”。

如今,塔塘桥雄踞海盐塘上,虽然桥下已无古时船只往来的喧嚣,但仍能让人联想到昔日的繁华。

--END

文/欧福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