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近期关于95后平均七个月辞职的说法炒的沸沸扬扬,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发声道"不修内功,难成大器",难道继80后之后,现在的95后成了更加垮掉的一代?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一、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首先,我很想问一下,这个95后平均辞职时间的数据来源是哪里?是什么机构通过怎样的抽样算法进行统计的?所有引用这一数据的文章都没有给出具体的信息源,我个人也并未找到任何权威文献有这个说法。

其次,即使这个数据是真是可信的,那么它就真的有意义吗?今年是2018年,95后中年龄最大的也才24岁,也不过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如果统计平均离职时间,当然是小于一年的,这样的数据,我不知道除了能够制造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大新闻外,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二、再来说说招工难和离职率高的问题

招工难和离职率高确实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无法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是劳动力锐减。因为当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劳动力自然供应不足,企业工员也天然有更高的议价权,根据我找到的数据:85后-90初是一波生育高峰,平均每年出生2500万人左右,而到了95后-10初,平均每年出生1500万人左右,每年少了近一千万人,怎么会不招工难?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二是经济增速放缓。目前中国经济呈"L"型走势,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勉强续命,新兴行业又是资本为王,加之社会重要岗位和资源都被70后到85初这一年龄段的前辈所占据,那么留给年轻人选择是,要么在大公司当一颗难以出头的螺丝钉,要么在创业小公司加班加点却永远看不到IPO的希望,画饼没有了作用,收益却只能勉强糊口,在这家公司如此,换一家公司依旧这样,离职成本接近于0,这就导致了稍有不顺心动辄离职的现象。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三是阶级初现固化。经过40年的市场竞争,国内各行各业已经趋于饱和,没有了蓝海环境去创造奋斗神话,加之城市房价高企,造成了有房的无欲无求,没房的求无可求,使得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了通过自力更生安家立命的希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公司管理层还在以自己曾经的奋斗经验,以自己车房具备甚至拥有高薪期权的既得利益状态,来要求年轻人加班奉献,然而诚如前文所说,现在的年轻人即使奋斗了也买不起房,奉献了也跨越不了阶层,他们现在唯一所求,只是一个能够安于现状的谋生之职,这种站位上的差距,大大增加了底层员工的离职意愿。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三、新常态下企业如何拴心留人

95后的青年人普遍契约观念和法制意识更强,真正想留住员工,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权责明确。尽量在入职前,把工作内容、标准要求、福利待遇、加班情况和各类补贴,坦诚说清楚,不要搞模糊不清的弹性地带,让员工对要干多少活、能拿多少钱做到心中有数。弹性工作和随意加班是对轻年人最大的剥削。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二是要多点坦诚少些忽悠。95后是在互联网爆发期长大的一代人,在信息广度上普遍要胜过70、80后,很多套路即使不会用至少还是听过见过的,把人当傻子式的忽悠除了徒增反感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三是企业管理者要更新思路。杜绝人身依附的腐朽思想,杜绝工作生活混为一谈的管理方法,多点个体意识,少些集体主义。但这些管理层面的东西,终究还是要企业掌舵人亲自去抓的,职业经理人是不为企业负责的,他们只为自己的高薪负责,所以多出了诸多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危害甚重。

少谈些梦想,多说点待遇,关于95后七个月辞职的一些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