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曾大败晋国的中山国是什么来头?

中山国是一个镶嵌在燕国和赵国之间的小国,其前身是北方戎狄。公元前652年鲜虞部落联盟出击邢国和卫国,若不是大国干预,邢、卫两国将被中山国前身鲜虞部落灭掉,从此鲜虞势力在中原崭露头角。

中山国疆域:

春秋战国时期曾大败晋国的中山国是什么来头?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定都中人城,因为城中有山所以称为中山,同时也还称鲜虞。鲜虞建国前后频频与中原各国作战,更与晋国摩擦不断,建国前在公元前530年晋国伐鲜虞占领中人城,公元前507年鲜虞大败晋军捉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国伐鲜虞之仇。公元前497年鲜虞伐晋取得大片土地,由于中山(鲜虞)的数次用兵,晋国两次伐中山国,其中公元前457年中山国遭到致命打击,此后中山国淡出历史数十年。

中山国军队剧照:

春秋战国时期曾大败晋国的中山国是什么来头?


晋国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名存实亡。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效法中原各国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军事和政治制度,中山国开始兴盛。但武公不久去世而年幼的桓公即位后没能发展中山国,因此魏文候派兵伐中山国,公元前407年中山国被吴起和乐羊占领,中山国残余势力进入太行山。

乐羊画像:

春秋战国时期曾大败晋国的中山国是什么来头?


正当大家认为中山国将从此一蹶不振的时候,二十余年后的公元前380年中山国成功复国。复国后不断强盛的中山国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割裂开来,因此成为赵国心腹大患。桓公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发展国家,富国强兵,因此在桓公之后两代国君的努力下,中山国成为“千乘之国”拥有能动用兵力二十余万,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中原强国。

中山国军队:

春秋战国时期曾大败晋国的中山国是什么来头?


中山国复国之后多次击败赵国的进攻,但正当列国富国强兵之时中山国开始“安乐”了,此后中山国逐渐衰弱,立国两百余年的中山国被赵国灭亡。

赵国骑兵:

春秋战国时期曾大败晋国的中山国是什么来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中山国最好的概括,中山国四方被燕、赵两大强国包围,时时刻刻面临着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边境常年战事不断。这些忧患却没有让中山国就此倒下,而是奋发图强,内修国政外挫强敌,灭亡后还能励精图治成功复国,逐渐成长为举足轻重的中原强国。但在中山国强盛之后统治者逐渐忘记了忧患意识,骄傲自满,开始贪图享乐。而且还趁燕国内乱攻占大量土地,四面树敌。而劲敌赵国则在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军力大增,有了灭亡中山国的实力,中山国无法和赵国铁骑抗衡,强盛一时的中山国就此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值得后世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